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645-2019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SY/T 6645-2019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4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0:57:42



相关搜索: 地下 规范 工程设计 油气藏 6645

内容简介

SY/T 6645-2019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ICS 75.020 E 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645—2019 代替SY/T6645—2006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
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rafting completion design of
underground natural gas storage wells i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2020一05—01实施
2019-11-04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645—2019
目 次
前言范围
I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计内容 4.1 设计目的 4.2 设计依据和要求 4.3 工艺设计 4.4 主要施工步骤和施工重点要求 4.5 风险点识别及对策 4.6 施工队伍及人员配备要求 4.7 井控要求 4.8 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 4.9 质量控制要求 4.10 资料录取要求 5设计书格式 5.1 设计书幅面尺寸 5.2 设计书的构成 5.3 设计书示例附录A(资料性附录)设计书格式 SY/T664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645一2006《枯竭砂岩油气藏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射孔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与SY/T6645一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由《枯竭砂岩油气藏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射孔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修改为《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一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6年版的第3章);删除了“设计编写依据、原则中的*编写依据”和“编写原则”(见2006年版的4.1和4.2);增加了“设计目的”(见4.1、A.4.1);
一增加了“明确设计依据和执行的标准”设计依据”“设计执行的标准”(见4.2.1、A.4.2.1、
A.4.2.2); 将“油气藏基本情况”修改为“描述油气藏基本情况”(见4.2.2、A.4.2.3,2006年版的 6.1.1、表A.1“一、设计依据和要求”中第1条的②、表1、④、③、@):增加了“储层流体性质(见A.4.2.3.3):删除了“注采井单井设计要求”“注人气的性能及基本参数”“注人气体性质”(见2006年版的6.1.3、6.1.4、表A.1一、设计依据和要求”中的第3条、第4条)将储气库注采井钻井基本数据(见2006年版的表A.1中的表5至表7)”修改为“列出储气库注采并钻并基本数据。具体参见表A.1至表A.3”,将钻并基本数“并斜数据表”修改为“钻井基本数据表”“电测连斜数据表”,增加了“部分生产套管记录表”,删除了“套管柱强度数据表”(见4.2.3、表A.1、表A.2表A.3,2006年版的6.1.2、表5、 表6、表7):增加了“储层保护要求*(见4.2.4)删除了“射孔工艺”相关内容(见2006年版的6.2、表A.1“二、射孔工艺”的第1条、第 2条、第3条、第4条、第6条);增加了“射孔工艺设计”相关内容(见4.3.1、A.4.3);增加了“酸化工艺设计”(见4.3.2、A.4.4);将“生产管柱设计”修改为“注采工艺设计”(见4.3.3、A.4.5,2006年版的6.3)将“油管尺寸的确定”“油管螺纹类型的要求”“油管材质的要求”修改为“油管尺寸、材质、钢级、螺纹采用方案设计结果*(见4.3.3.1.1,2006年版的6.3.1.3、6.3.2.1,6.3.2.2):增加了“油管规格”及“配套工具”的“上扣扭矩值及气密封检测”要求(见4.3.3.1.2和 4.3.3.2.3) 增加了“配套工具”(见4.3.3.2);
将“生产管柱应配套如下工具:井下安全阀,封隔器;滑套。可选择的工具如伸缩管”修
改为“注采管柱应配套工具如下:井下安全阀、完井封隔器、坐落短节。注:可选择的工具如伸缩管、滑套、仪表坐落短节、剪切球座、筛管”(见4.3.3.2.1、A.4.5.2,2006年版的 6.3.3);
II SY/T6645--2019
一一将“生产管柱示意图:应设计生产管柱示意图”修改为“注采管柱示意图:设计中应附注
采管柱示意图,按照SY/T5952的规定执行”[见4.3.3.3、A.4.5.4,2006年版的6.3.4、表 A.1“三、生产管柱设计”中的第2条(4)】;增加了“人井液”(见4.3.3.4、表A.9、表A.10、表A.11);

一将“井口与采气树”修改为“井口装置”(见4.3.3.5、A.4.5.5,2006年版的6.5、表
A.1“四、井口采气树”)$ 一将“主要施工步骤、工期预测和施工重点要求”修改为“主要施工步骤和施工重点要
求”,删除了“工期预测”(见4.4、A.4.6,2006年版的6.7、6.7.4、表A.1“六、主要施工步骤及时间预测,施工重点要求”):
将“射孔前井筒准备”修改为“施工前工具及设备准备”和“井筒准备”(见4.4.1和4.4.2
2006年版的6.7.1)增加了“设计中应根据工艺参数,按照现场实际需要,明确施工所需的主要工具和设备**应使用带扭矩仪的微牙痕或无压痕钳牙油管钳(见4.4.1.1和4.4.1.2)
一将“装油管头”修改为“应安装油管头、防喷器,并明确防喷器的通径、压力级别、试压
值、试压合格的标准”(见4.4.2.1,2006年版的6.7.1.1);一增加了“主要施工步骤和施工重点要求”中的“主要施工工序”“根据方案设计情况,设计中应按照射孔一注采联作施工,射孔和注采分次施工和筛管完井施工不同情况提出施工要求(见4.4.3和4.4.3.1):增加了“联作施工工序*内容(见4.4.3.2)一增加了“分次施工工序”内容(见4.4.3.3);增加了“筛管完井施工”内容(见4.4.3.4)一增加了“风险点识别及对策“施工队伍及人员配备要求”(见4.5、4.6、A.4.7、A.4.8):一将“井控”修改为“井控要求”(见4.7、A.4.9,2006年版的6.9、表A.1“八、井控要
求");一将“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修改为“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见4.8、A.4.10,2006
年版的6.8、表A.1“七、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增加了“质量控制要求”资料录取要求”(见4.9、4.10、A.4.11、A.4.12);将“推荐注采井油管尺寸为:Φ_mm”“推荐油管的螺纹类型为:—;钢级”修改为“注采井油管尺寸为:中mm*“油管的螺纹类型为。钢级,壁厚mm(见 A.4.5.1.1和A.4.5.1.2,2006年版表A.1“三、生产管柱设计”中的第2条①、②);增加了“双公两端规格及扣型”“油管螺纹上扣扭矩值范围、应采用微牙痕或无压痕钳牙大钳(见A.4.5.1.3和A.4.5.1.4)一删除了“注采工艺参数设计”的“注气时的温度、压力预测”“采气时的温度、压力预测、
油管强度的计算”部分(见2006年版的6.3.1.1、6.3.1.2、6.3.1.4、表A.1三、生产管柱设计”中的第1条);一删除了“生产管柱设计”(2006年版的6.3.2):删除了“油管强度校核”“下入程序要求”(见2006年版的6.3.2.3和6.3.2.4);
一增加了“主要配套工具参数”中的“坐落短节”参数,“完井封隔器”参数的坐封压力条件、
“仪表坐落短节”“剪切球座”“筛管”选用参数(见表A.8)一将“压井液的主要参数(用于射孔和生产管柱二次完成)”修改为“压井液主要参数(用于
分次完成)”,修改了“压井液主要参数”中的“密度”“黏度”参数,增加了“压井液主要参数”中的“pH”“最高抗温”“最小漏失压力”“渗透率恢复率”参数[见A.4.5.3.2,2006 年版的表A.1“三、生产管柱设计”中的第2条(3)】;
IV SY/T6645—2019
删除了“安全系统”(见2006年版的6.4);增加了“环空保护液主要参数”中“腐蚀速率”的测定条件及“耐温”参数(见表A.11, 2006年版的表A.1中的表17):增加了“井口装置示意图”(见图A.8):删除了“防腐蚀设计”“腐蚀环境的基本数据”“油管内壁防腐”(见2006年版的6.6、表 A.1“五、防腐蚀设计”中的第1条、第3条):删除了“替泥浆,洗井”(见2006年版的6.7.1.2)删除了“射孔、下生产管柱一次完成施工步骤”相关内容(见2006年版的6.7.2)删除了“射孔、下生产管柱二次完成施工步骤”内容(见2006年版的6.7.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
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采气工程研究所、中石化中原储气库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强、李国韬、毛川勤、丁建东、李隽、孙建华、朱广海、李玉飞、王云、 王军恒、翁博、宋桂华、任世举、吴天昊、宁坤、任文华、孙长红。
V SY/T 6645—2019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依据、原则、设计内容及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的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SY/T5325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5587.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5587.5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5952 油气水井井下工艺管柱工具图例 SY/T 6127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规范 SY/T 6276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 6334 油水井酸化设计、施工及评价规范 SY/T 6610 硫化氢环境井下作业场所作业安全规范 SY/T 6690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i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利用油气藏构造,建设的地下储气库。
3.2
注采井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 储气库中既用于注气又用于采气的井
4设计内容 4.1设计目的
对该井工程概况、作业目的等进行描述。 SY/T 6645—2019
4.2设计依据和要求 4.2.1明确设计依据和执行的标准。 4.2.2描述油气藏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和地面情况储气层的物性特征,如温度、压力、渗透率、孔隙度等:储层流体性质,如原油、凝析油及地层水性质,天然气性质、硫化氢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等。 4.2.3列出储气库注采井钻井基本数据,具体参见表A.1~表A.3。 4.2.4根据储层特性、工况条件,明确储层保护要求。 4.3 工艺设计 4.3.1 射孔工艺设计 4.3.1.1 明确射孔目的、原则及设计依据。 4.3.1.2 列出射孔井段明细,参见表A.4。 4.3.1.3 明确射孔工艺及方式。 4.3.1.4 列出射孔参数,参见表A.5。 4.3.1.5 明确点火方式。 4.3.1.6 列出射孔管柱主要配套工具。 4.3.2 酸化工艺设计 4.3.2.1 明确酸化目的、原则及设计依据。 4.3.2.2 明确酸化工艺。 4.3.2.3 确定酸液性能参数,参见表A.7。 4.3.2.4 优化酸化施工参数,参见表A.8。 4.3.2.5 酸化设计、施工等技术要求按SY/T6334的规定执行。 4.3.3 注采工艺设计 4.3.3.1 油管规格 4.3.3.1.1 油管尺寸、材质、钢级、螺纹采用方案设计结果。 4.3.3.1.2 提供相应螺纹上扣扭矩值范围,宜现场进行螺纹气密封检测。 4.3.3.2 配套工具 4.3.3.2.1 注采管柱应配套工具如下:
井下安全阀;完井封隔器;坐落短节。
注:可选择的工具如伸缩管。滑套。仪表坐落短节、剪切球座、筛管。 4.3.3.2.2应列出配套工具的型号、内外径、材质、耐压、耐温、生产厂家等参数,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要求,参见表A.9。 4.3.3.2.3应选择气密封螺纹,并根据螺纹上扣扭矩值范围连接油管短节。
2 SY/T 6645—2019
4.3.3.3注采管柱示意图
设计中应附注采管柱示意图,按照SY/T5952的规定执行。 4.3.3.4入井液 4.3.3.4.1 根据储层特性,射孔工艺等要求,确定射孔液性能参数,参见表A.6。 4.3.3.4.2应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参数、准备数量等,参见A.4.5.3、表A.10。 4.3.3.4.3应明确环空保护液的类型、性能参数、准备数量等,参见A.4.5.4、表A.11。 4.3.3.5井口装置 4.3.3.5.1应符合GB/T22513的要求。设计中应标明井口装置的规格、压力等级、温度等级、材料级别、产品规范等级、产品性能等级等技术参数,参见表A.12。 4.3.3.5.2宜配置井口安全阀。 4.4主要施工步骤和施工重点要求 4.4.1施工前工具及设备准备 4.4.1.1设计中应根据工艺参数,按照现场实际需要,明确施工所需的主要工具和设备。 4.4.1.2应使用带扭矩仪的微牙痕或无压痕钳牙油管钳。 4.4.2并筒准备 4.4.2.1 应安装油管头、防喷器,并明确防喷器的通径、压力级别、试压值、试压合格的标准。 4.4.2.2 应制定通井、刮削、洗井的施工要求,按SY/T5587.5的规定执行。 4.4.3主要施工工序 4.4.3.13 主要工序
根据方案设计情况,设计中应按照射孔一注采联作施工、射孔和注采分次施工和筛管完井施工不同情况提出施工要求。 4.4.3.2联作施工工序 4.4.3.2.1应对射孔管柱的校深提出要求,按SY/T5325的规定执行。 4.4.3.2.2应明确管柱下井前对气密封螺纹的检查要求,上扣时应按供货商提供的上扣方法上扣:配套工具应按照供货商的下人及操作要求执行。 4.4.3.2.3应明确采气树的试压要求。 4.4.3.2.4应明确油管的试压要求 4.4.3.2.5应明确封隔器坐封和验封程序,记录坐封压力、验封压力、始未时间等参数。 4.4.3.2.6油套环空应充填环空保护液,油套环空上部宜充氮气,设计中应制定施工措施。 4.4.3.2.7应明确射孔后是否丢枪,并制定相应措施。 4.4.3.2.8根据方案设计,若需要酸化施工,对酸液配制、施工管汇连接、酸液泵注、残酸返排等提出要求,。应记录施工泵压,施工排量、用酸强度、返排量等数据。 4.4.3.2.9应对放喷测试提出要求。按SY/T5587.3的规定执行。
3
上一章:SY/T 6692-2019 随钻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6482-2019 数传电缆测试仪

相关文章

Q/SY 01878-2021 盐穴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及注气排卤设计规范 Q/SY 01009-2016 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钻完井验收规范 Q/SY 01012-2017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完井设计规范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初步研究 SY/T 7370-2017 地下储气库注采管柱选用与设计推荐做法 Q/SY 01879-2021 陆上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及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压力管理规范 SY/T 6805-2017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安全技术规程 Q/SY 1561-2013 枯竭型气藏储气库钻完井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