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454-2019 数控射孔取心仪

SY/T 6454-2019 数控射孔取心仪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0:59:32



推荐标签: 数控 射孔 6454 射孔

内容简介

SY/T 6454-2019 数控射孔取心仪 ICS 75.180.10 E 9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454—2019 代替SY/T6454—2000
数控射孔取心仪 Computerized shooting & coring system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454—2019
目 次
I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组成 4 要求
4.1 外观质量 4.2 环境条件 4.3 外接电源 4.4 总体指标 4.5 仪器各部件指标 4.6 软件 4.7 可靠性 4.8 安全试验方法
-
5
5.1 试验设备 5.2 外观检查 5.3 环境测试 5.4外接电源测试 5.5 总体指标测试 5.6 各部件指标测试 5.7 软件测试 5.8 可靠性测试 5.9 安全测试 6检验规则 6.1 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6.3 判定规则 7 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识 7.2 包装 7.3 随带的技术文件 7.4 运输
9
10 10
.10
10 .11
11 11 11
7.5 贮存参考文献
12 SY/T 645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454—2000《数控射孔取心仪》,与SY/T6454—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0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组成”,将“仪器的使用功能”并入(见第3章);修改了“外观质量”内容(见4.1):修改了“环境温度”指标(见4.2.1):修改了“振动”指标(见4.2.2)增加了“外接电源”指标(见4.3)修改了“计算机显示系统”(见4.5.1,2000年版的4.6.1);修改了“深度”指标(见4.5.2.1):修改了“模拟记录”指标【见4.5.4.1f)】;修改了“数据记录”(见4.5.4.2,2000年版的4.6.4.2);修改了“图头”(见4.5.4.3);修改了“供电电源”,增加了安全要求(见4.5.5,2000年版的4.6.5);修改了“可靠性”指标,增加了仪器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4h的要求(见4.7);修改了“安全”指标(见4.8)修改了“温度试验”方法【见5.3a)】:修改了“振动试验”方法【见5.3b】】:删除了“整机车载模拟试验”(见2000年版的5.3.3);修改了“射孔指标测试”方法【见5.5.1c】;修改了“深度测试”方法(见5.6.2.1):修改了“可靠性测试”,增加了“仪器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24h”(见5.8);修改了“安全测试”内容(见5.9);增加了“判定规则”(见6.3);修改了“贮存”(见7.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石油工业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安石油
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坤宁、刘敏、刘建成、刘国权、刘杰、王易安、樊晶晶、王嘉婧、邢亚敏、 刘兆国、王选光、祝耘、黄竞、邬炜、刘升虎。
III SY/T 6454—2019
数控射孔取心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控射孔取心地面仪(以下简称“仪器”)的组成、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数控射孔取心地面仪器的制造、检验和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Y/T 5102 石油勘探开发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SY/T5132 石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 SY/T5325 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6681 测井采集数据硬拷贝记录格式
3组成
仪器由下列部件组成:
计算机显示系统:一深度系统;一数据采集系统: -记录绘图系统:
一 一

供电电源。 仪器可用于射孔、取心和电缆校深,即:
可进行上提,下放跟踪测量,不停车自动点火,停车手动点火的射孔作业:能实时跟踪自然伽马曲线或电阻率曲线或自然电位曲线,进行取心作业:
一在套管、油管中测量自然伽马曲线、接箍曲线,进行深度校正。
4要求 4.1外观质量
仪器表面应无划痕、裂痕、变形等现象,涂层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和气泡,金属件应无锈蚀,所印字符应端正、清晰,零部件安装牢固可靠,操作件使用灵活。
1 SY/T 6454-2019
4.5.2 深度系统
4.5.2.1深度
深度要求: a)深度采样脉冲应不低于960个/m,推荐采用1280个/m。 b)深度计数误差小于0.01%。 c)测井深度误差应小于0.02%。 d)深度显示:-99.99m~9999.99m。
4.5.2.2 速度
最高测井速度要求: a)电阻率及自然电位测量:最高测井速度3600m/h,测速误差10%。 b)套管接箍测量:最高测井速度1500m/h,测速误差10%。 c)自然伽马测量:最高测井速度800m/h,测速误差10%。
4.5.3数据采集系统 4.5.3.1 脉冲计数率通道
计数率要求: a)脉冲计数率的范围:Ocps2000cps。 b)误差:1cps(当计数率小于50cps时):2%(当计数率大于或等于50cps时)。
4.5.3.2模拟通道
模拟通道要求: a)电阻率测量范围:
0.45m电极:0Q·m~100Q·m,误差5% 2.5m电极:0Q-m~1000Q·m,误差5%。
b)自然电位测量范围:0mV~150mV,误差5%。 c)套管接箍和电缆深度记号:通道信号频率范围为1Hz~8.5Hz。 d)电缆张力为0kN~100kN,误差10%。
4.5.4记录绘图系统 4.5.4.1 模拟记录
模拟记录采用连续绘图仪,要求: a)图形分辨率不低于200dpi。 b)实时记录速度不低于3600m/h。 c)深度比例在1/200时,回放速度不低于3600m/h,其他深度比例回放速度不作要求。 d)应具有超界和限界处理的能力。 e)具有1/50,1/100,1/200,1/500的深度比例。 f)深度格线均匀,在1/200深度比例时记录走纸深度误差不大于1%o(1m走纸不大于1mm),
记录时走斜不大于2mm。
3 SY/T 6454-2019
4.5.4.2数据记录
数据记录应包括下列文件: a)测井数据文件,数据记录格式应符合SY/T6681规定。 b)人机交互记录(加密保存不可修改)。 c)射孔、取心作业参数输人文件。 d)测井资料应符合SY/T5132的规定。
4.5.4.3图头
图头格式应符合SY/T5325的规定,包含以下内容:公司名、油田名、井名、井号、曲线名称、 测井日期、深度比例、队名、操作员、验收员、文件名、测井记录状态、下井仪型号等信息。 4.5.5供电电源
应具有射孔点火电源(交直流可选)、取心点火电源、换挡电源、自然伽马仪器供电电源、电阻率测井供电电源。射孔取心点火电源应具有安全保险开关装置。推荐使用安全雷管起爆装置。 4.6软件 4.6.1软件要求
软件要求如下: a)系统软件应包括主控程序和应用程序,人机对话宜采用中文/英文菜单。 b)软件应用程序包括自检程序、测井程序、刻度程序、射孔取心程序、回放程序、打印程序。 c)实时滚动显示测井曲线及测量值,显示的井段不少于35m。 d)实时显示测井深度和速度。
4.6.2自检程序包括
计算机系统测试自检程序,数据采集测试程序,射孔点火,取心换挡检测程序。 4.6.3测井程序
测井程序包括:系统设置程序(包括组合仪器选择、套管接箍信号识别、滤波参数选择功能)、 参数输人程序、刻度程序(包括绘图仪刻度程序、电阻率刻度程序)、数据实时采集程序。 4.6.4射孔取心程序
应包括射孔、取心作业的控制程序。 4.6.5回放程序
回放程序包括:射孔回放程序、取心回放程序、测井回放程序。 4.7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 a)仪器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4h。 b)仪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400h。
4
上一章:SY/T 6482-2019 数传电缆测试仪 下一章:SY/T 6462-2019 油田用注聚合物泵

相关文章

SY/T 5911-2012 射孔优化设计规范 SY/T 5325-2013 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5325-2021 常规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5562-2016 油气井用射孔枪 SY/T 6549-2016 复合射孔施工技术规范 SY/T 6995-2014 动态负压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7030-2016 定方位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6491-2011 油层套管模拟井射孔试验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