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

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1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6:20:38



推荐标签: 规范 设计 地热 供热站 10273

内容简介

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 ICS27.010 F15 备案号:J2799-2020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eothermal space heating station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eothermal space heating station
NB/T10273-2019
主编部门: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国 家能 源 局施行日期:2020年05月01日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9北京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19年 第6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工程电法勘探技术规程》等384项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19年11月04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E..
NB/T 10273—2019 规范
地热供热站设计
2019-11-04 2020-05-01
50 NB/T10273—2019
目 次
前 言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供热站布置
1
4.1 站址选择 4.2建(构)筑物及场地布置 4.3工艺布置. 5工艺系统 5.1地热水系统 5.2热泵中间循环系统 5.3供热热水系统·. 6监测和控制 6.1监测 6.2控制. 7 供热站管道
2
6
防垢、防腐及保温 8.1 防垢 8.2 防腐 8.3 保温· 9公用工程 9.1 建筑结构· 9.2 电气· 9.3 供暖通风· 9.4 给排水和消防 10环境保护 10.1 大气污染物防治 10.2 噪声与振动防治 10.3 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治理 11化验和检修 11.1 化验· 11.2 检修· 附:条文说明··
8
8 9
9
9 10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3
I NB/T10273-2019
前 創言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的要求,由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共分11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供热站布置、工艺系统、监测和控制、 供热站管道、防垢、防腐及保温、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化验和检修等。
本规范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3号:邮政编码:100083),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参编单位: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主要起草人:李宏武 樊梦芳 赵丰年 刘亮德 陈焰华 何建东刘中平
许豪 张焱 李希华 李 云 闻利华 张同秀 黄圆圆雷建平 胡磊 赵 军 许文杰 金光彬 李 昊 王琦经秋霞 马春红
主要审查人:周航兵 王剑波 况国华 陈情来 胡 达 郑晓菲 付伟
陈必亮
本规范于2019年首次发布。
II NB/T10273—2019
1总则
1.0.1为规范地热供热站设计,使其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水热型地热井提取地热水为热源,供热介质为热水的新建、改扩建地热供热站的设计。 1.0.3地热供热站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o.1地热梯级利用geothermalenergycascadeutilization
将不同温度要求的用热设备串联运行,由高温到低温逐级利用地热水的热能的方式。 2.0.2地热有效利用率geothermal effective utilization ratio
地热水进出地热供热站总温降与相对于室内供暖设计温度的极限换热温降的比值。 2. 0.3 换热端差 termi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a heat exchanger
换热器一次侧进水温度与二次侧出水温度之差或一次侧出水温度与二次侧进水温度之差。 2.0.4换热器供热系统heatingsystemwithaheatexchangen
采用换热器将地热水与供热循环水换热的供热系统。 2.0.5热泵中间循环系统intermediate circulationheat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 heatpump
由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定压等设施及管道组成,将中介水与地热水换热,为热泵蒸发器提供热量的系统。 2.0.6 热泵供热系统 heatpumpheating system
采用热泵直接或通过热泵中间循环系统间接提取地热水热能加热供热循环水的供热系统。
3基本规定
3.0.1地热供热站的设置应统筹考虑地热资源、钻井工程和地面工程,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3.0.2地热供热站应依据区域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进行设计,供热范围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 3.0.3地热供热站设计应取得经核实的建筑物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并应取得所在地的地热水水质、气象、地质、水文和电力等有关基础资料。 3.0.4对在原锅炉房改建并以原有锅炉作为调峰热源的供热站,应取得原有工艺设施的原始资料和运行参数,并应合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设备和管道,同时应与原有供热系统、设备和管道的布置、 建(构)筑物形式相协调。 3.0.5地热供热站宜按照地热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3.0.6设计调峰热负荷宜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地热有效利用率、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调峰热负荷宜占总热负荷的20%~40% 3.0.7地热供热站宜按无人值守站进行监测、控制和视频监控设计,实现负荷预测、自动调节、按需供热。 3.0.8地热供热站的设计应考虑实施地热供热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采取减轻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3.0.9经过热能利用后的地热水应科学回灌。
1 NB/T10273—2019 4 供热站布置
4.1站址选择 4.1.1 供热站位置宜靠近热负荷中心,宜减少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4.1.2地热供热站的选址宜有利于降低地热钻井成本和减小地热水输送距离。 4.1.3供热站位置应满足工艺、运输、管理和设备管线布置合理等综合要求。 4.2建(构)筑物及场地布置 4.2.1各建(构)筑物与场地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应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并应满足工艺流程顺畅、安全运行、方便运输、有利安装和检修的要求。 4.2.2分期建设的地热供热站总体布置宜留有扩建空间。 4.2.3控制室宜布置在采光较好、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小的位置。 4.2.4地热供热站的净空高度应满足设备安装和检修时起吊搬运的要求。 4.2.5地热供热站内的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至少高出周围地坪0.15m。 4.2.6排水沟应设置盖板,宽度不宜小于350mm;起坡深度不宜小于200mm,坡度不宜小于1%。 4.2.7砂岩热储的地热供热站宜设置沉砂池。 4.3工艺布置 4.3.1工艺系统布置应确保设备安装、操作运行、维护检修的安全和方便,并应使各种管线流程短、 结构简单,使场地和建筑物内的空间使用合理、紧凑。 4.3.2换热器、热泵机组的布置应留有检修场地。 4.3.3站内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 4.3.4站内设备与周边建(构)筑物及设备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a)站房主要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00mm; b)设备安装完管道、阀门和电缆后,检修通道不应小于800mm; c)7 板式换热器基础间净距不宜小于1000mm,水泵基础间净距不宜小于700mm,当考虑就地检
修时一侧应留有大于水泵机组宽度加0.5m的通道; d)其余设备基础间净距、基础与墙柱净距不宜小于800mm; e)热泵机组与其上方管道、烟道或电缆桥架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1000mm。
5工艺系统
5.1地热水系统 5.1.1地热水系统应采用闭式系统,应与终端用热设备间接连接。 5.1.2地热水系统设计地热有效利用率不宜低于65%,地热有效利用率应按式(5.1.2)计算:
t-t
(5.1.2)
7-
t-tn
式中: n 地热有效利用率; ti 地热水进站设计温度,℃; t。一地热水出站设计温度,℃;
2 NB/T10273—2019
一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5.1.3地热水系统供热负荷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5.1.3.1换热器供热系统负荷
G
(5.1.3-1)
91= c(t -t)
3.6
式中: Q1 换热器供热系统负荷,kW:
地热水流量,t/h;水的比热容,kJ/(kg℃):
G C
ti- 地热水进换热器温度,℃:
地热水出换热器温度,℃。
t2
5.1.3.2热泵供热系统负荷
COP COP-1
G
Q2 = 3.6 c(t-t)
(5.1.3-2)
式中: Q2 热泵供热系统负荷,kW: t3 地热水进热泵供热系统温度,C:
地热水出热泵供热系统温度,C:
t4 COP 热泵制热性能系数。
5.1.4地热水进、出站阀组及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条地热水进、出站管道上应设置阀门,阀门应为双向密封型,且不应采用对夹式阀门; b) 当两条以上单井管线在站内汇集时,宜设置地热水分集水器,分集水器的筒体断面流速宜为
0.5~1.0m/s:
c)当地热井井身结构和储层条件允许采、灌井互换时,单井进、出站管路的连接方式宜能实现采、
灌切换功能; d)单井管线宜在站内设置回扬排水旁路。
5.1.5 地热水系统应设置除砂设施,除砂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设置于地热水进换热器前,对于出水含砂量容积比大于1/20000的地热井,应先在井口进行
一次除砂: b) 宜选用承压运行、排砂方便、压降小的除砂设备,除砂精度不应低于0.5mm; c)可不设备用,其总处理能力不应低于设计地热水进站流量,台数组合应能适应负荷变化规律,
并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 d) 排砂口应采用耐固体颗粒或耐磨性能好的阀门。
5.1.6地热水系统宜设置气水分离设施,气水分离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设置于回灌过滤设施前,当地热水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应在进站前的安全区域进行一次气
水分离; b)可不设备用,其总处理能力不应低于设计地热水进站流量: c) 应具有自动排气功能,且应考虑防腐措施。
5.1.7地热水系统应设置回灌过滤设施,回灌过滤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灰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0μm; b)对砂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um c)对砂岩型热储层,当设置两级过滤时,粗过滤的过滤精度宜根据测定的地热水悬浮颗粒粒度分
3
上一章:NB/T 10276-2019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验收规范 下一章:NB/T 10274-2019 浅层地热能开发地质环境影响监测评价规范

相关文章

NB/T 10267-2019 地热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DB11/T 2039-2022 中深层地热供热技术规范 水热 DB14/T 2386-2021 中深层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 DB41/T 2460-2023 地热能供热制冷计量与核算规范 DB11/T 2038-2022 中深层地热供热技术规范 井下换热 NB/T 34062-2018 生物质锅炉供热成型燃料工程设计规范 NB/T 10269-2019 地热测井技术规范 NB/T 10268-2019 地热井录井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