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668-2016 游梁式抽油机的安装与维护

SY/T 6668-2016 游梁式抽油机的安装与维护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0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0:45:41



推荐标签: 抽油机 抽油机 6668

内容简介

SY/T 6668-2016 游梁式抽油机的安装与维护 ICS 75.180.10 E 92 备案号:57664—2017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6682016 代替SY/T6668-2006
游梁式抽油机的安装与维护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beam pumping units
2017-05-01实施
2016—12-05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66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非等效采用APIRP11G:2013《抽油机安装、维护与润滑的推荐作法》。 本标准代替SY/T6668--2006《游梁式抽油机的安装与润滑》,与SY/T6668—2006相比,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3575.1(见第2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场地和基础”(见4.1);一增加了抽油机在整个作业周期内,基础的上表面垂直挠度的要求(见4.1.1);
增加了基础土壤承载强度的要求(见4.1.2.4): -增加了桩柱上的安装基础(见4.1.3), -修改了修筑基础区域挖掘至硬土层的深度要求与本标准4.1.4.3相对应(见4.1.4.2,2006年
版的3.3.3);一增加了无基础抽汕机的井场准备以及升场处理要求(见4.1.4.5):
整合梳理广基础的制备利布置等内容(见4.1.5);修改了采用压杠法安装的混凝土基础上表面平整度的精度要求(见4.1.5.3,2006年版的 3.2.1) -修改了“抽油机的安装”的编排结构,对内容进行了整合梳理(见4.2,2006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垫铁摆放位置的要求(见4.2.2.2);一增加了对螺栓检查后做配对标记的内容(见4.2.3.1); "--删除了不符环保要求的“在填人土上喷一层机油,提高其防渗水性能”(见4.2.3.2,2006年
版的3.3.17):增加了“减速器之外的其他轴承的润滑”(见5.1.2);增加了钢丝绳、传动带、刹车系统以及结构连接维护的相关内容(见5.2、5.3、5.4和5.5):增加了“停机的安全要求”(见第6章);删除了润滑油的选择依据;增加了无基础抽油机的安装要求及地基参数表(见表A.1):增加了无基础抽油机井场地基示意图(见附录A):删除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PIRP1IG:1994章条编号对照”和“本标准与APIRP 11G:1994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2006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
油田装备制造集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华北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机械制造总厂、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强、张文海、王树龙、王春春、魏誉琼、李海东、孙娟、韦芳、魏培静、 邢延方、杨玉生、王薇。 II SY/T 6668—2016
游梁式抽油机的安装与维护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游梁式抽油机(支点在游梁中间)的安装与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游梁式抽油机(支点在游梁中间)的安装与维护。其他类型的游梁式抽油机(支点
在游梁一端)的安装与维护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义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义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575.1普通和窄V带传动第1部分:基准宽度制 SY6666石汕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foundation 用来支撑抽油机底座的钢筋混凝1结构件。
3.2
无基础抽油机no foundationpumpingunit 不用可移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混凝土灌浆基础安装,而将底座直接放在灰土地基上的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的安装
4
4.1 场地和基础
4.1.1总则
在所有载荷条件下,基础的上表面应保持水平。在整个作业周期内,基础的上表面垂直挠度不应超过0.9mm。 4.1.2地面上的安装基础 4.1.2.1依据制造商提供的抽油机底座载荷要求进行基础设计。 4.1.2.2安装基础的地面应进行适当准备,以满足安装基础需要的稳定性,其强度能够承受抽油机的各种载荷。 4.1.2.3初始场地准备时应调查当地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并制订准备工作计划:清除抽油机地基下 SY/T 6668—2016
土壤中的疏松物质(矿渣、地表植被、根系和其他有机物质等);视需要,应用合适的材料改良土壤。 4.1.2.4对抽油机的基础场地进行处理使其承载能力不小于0.15MPal。
4.1.3# 桩柱上的安装基础 4.1.3.11 在严重冻胀、易涝、泄洪等地区宜采用在桩柱上安装基础。 4.1.3.2用柱柱方法安装的基础,通常是预制混凝土板固定在桩柱顶部的埋置钢筋或焊接钢板上。桩柱及基础的设计应通过·系列桩柱承载能力的累加和验证以保证承受抽油机的载荷。 4.1.3.3基础侧向支撑宜采用外露桩的斜撑或与垂直方向成--定角度的基础补充附件实现。 4.1.4井场准备 4.1.4.1应对选定的井场进行平整。 4.1.4.2修筑基础的区域都应挖掘至硬t层,深度不少于150mm。为尽可能增大上壤的密实度,宜用夯实机进行分实。 4.1.4.3应使用分实:1、泥灰存和粗砾石修筑·个加高的基础墩,墩顶每边长度应至少比基础的外部长610mm,基础墩侧壁坡度应小」所用材料的静山安息角,分实基础墩的高度应至少有150mm在坚实的壤内。 4.1.4.4如果:1壤承载能力不是或场地排水不畅,应增加分实基础墩的高度。在基础墩1均匀地铺一层100mm厚的粗砾石,再在粗砾信1南均匀地铺层50mm厚的沙子,在纵横两个方向找平。 4.1.4.5无基础抽油机的川场:
a)无基础抽油机的地基处理应按照4.1.2.3准备。 b)采川不含有机杂质的黏性1、Ⅲ级以1:舍氧化不低」70%的熟灰块灰,分别过筛(粒径
小」15mm),按3:7的灰、1比例拌合,灰1拌含应均匀--致 C)按图A1及表A.1的可挖量坑,低H全硬质黄层,按每层100mm遂层叫填索上开劵实车
并1I地面平齐:然后铺设灰上。按每层100mm的厚度分3层夯实,灰土实后垫层的压实系数不低丁0.93,承载能力不低于0.15MPa:应修筑散水坡和排水沟,防止雨水冲毁灰上地基。
d)地基纵横两个方向找平,纵向允许偏差为3mm/1000mm,横向允许偏差为0.5mm/1000mm,
纵向偏差方向:地基前端(靠井口侧)应高于后端5mm以上。 e)刚施工完的地基,应做好成品保护。雨天应做临时覆盖,3d内不得受雨水浸泡 f)环境温度低于5C或冻层不进行无基础抽油机的基础施工和安装工作。
4.1.5基础制备和布置 4.1.5.1.般要求:
a)基础布置方位宜考虑主导风能将井口落物吹离抽油机和原动机。 b者抽油机配备的是发动机,则抽油机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效果。 c)确定地基位置时,应利用天然排水条件或在并场修整出一定坡度将水和井液排离基础。
4.1.5.2采用地脚螺栓及混凝土灌浆法安装抽油机的基础应按照制造商或制造商提供的有效图样浇灌混凝土基础。利用灌浆管准确放置地脚螺栓,并使基础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5mm/1000mm。 4.1.5.3用压杠法安装抽油机的混凝十基础上表面应平整,安装表面每个方向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1mm/1000mm 4.1.5.4待基础凝固后,按照有效安装图样上所示中心线位置,在基础上表面画一条通过井口中心的中心线。 4.1.5.5可移动钢筋混凝土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2 SY/T6668—2016
a)所用混凝土的最高水灰比为6:1,浇灌28d后其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7.6MPal。 b)基础设计应包括钢筋的直径、数量及布置。若采用预应力钢筋,应给出施加预紧力的方法,
以保证两点起吊基础时,其抗弯力矩不小于抗静弯力矩的两倍。 ℃)基础的设计应保证其任何-点的土壤最大负荷压力不超过当地土壤的承压能力。计算士壤承
压能力时,地基载荷应等于抽油机的驴头负荷、抽油机和基础的总重量。 d)基础的尺寸需根据抽油机的底座尺寸确定。 e)将钢筋混凝土基础放到找平的井场,从纵横两个方向找平基础,基础中心线和并口中心对齐,
调整基础距离井口中心的距离,保证安装抽油机后其游梁水平位时驴头上钢丝绳竖直运动轨迹与井口中心对齐。
4.2抽油机的安装 4.2.1准备
按4.1.4的要求做好并场准备,按4.1.5的要求制备基础并将基础布置在并场。 4.2.2安装与调整 4.2.2.1将抽油机底座直接放置在基础上,限据基础图,调整底座前端面到并口中心的距离并使底座中心标记与井目中心对齐。 4.2.2.2采用地脚螺栓安装的抽油机,先用斜铁将底座热高约25mm,使底座叶心线和基础粉线币合,偏差不大丁2mm;用斜铁找底座的上表面,每个地脚螺栓旁至少有组,相邻两组余铁间宜为 500mm~1000mm:沿底座长度方向分儿个点检查底座纵横两个方向的平整度,其允许偏不超过 1mm/1000mm 4.2.2.3采用压杠法安装并直接放在基础上的抽油汕机,可使用斜铁对底座进行调整使上表而水十,允许在某些部位加垫片。 4.2.2.4将支架安装在底座上,从支架顶部的中心悬挂一铅垂线。如果铅重没有落在粉线标记中心线的6mm偏差范围之内,检查底座横向水平度。如果底座的水平有问题,宜在抽油机底座横梁与基础上表面之间加片调整。若支架位置有误差可先旋松其连接螺栓,将游梁中心调整到基础粉线中心上,然后重新上紧螺栓。 4.2.2.5在将减速器安装到筒体之前,清洁减速器底部和简体上询,结合面问不应有泥上、粒等。 4.2.2.6制造商应确保游梁能纵向调整,以使悬绳器可以在油井中心线上方精确调整。 4.2.2.7将游梁安装在支架上并连接连杆与曲柄,宜采用测量连杆内侧到山柄端面的距离的方法检查游梁中心使其与抽油机中心线平行,安装曲柄销时,注意左右销子不能装错。在游梁处于水平位置时,驴头弧板钢丝绳中心处设置一个铅垂线至油管的中心。纵向或横向调整游梁使得铅垂落在距油管中心半径为1.6mm范围之内。 4.2.2.8制造商应保证驴头可以调整,以使驴头中线与钢丝绳运动轨迹平行。 4.2.2.9检查最终找正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对于可移动基础上安装的抽油机可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有效安装图样要求安装地脚螺栓并固定夹紧装置。若没有有效基础图样,应按下述方法安装紧固装置:
a)在尽可能接近抽油机尾部、接近支架后大腿处各装一-个紧固装置。 b)在齿轮减速器或齿轮减速器底座前方300mm的地方安装个紧固装置。 c)在紧靠齿轮减速器或齿轮减速器底座后方的地方安装一-个紧固装置。 d)对于大型抽油机,宜在支架前后大腿之间以及齿轮减速器下方布置紧固装置。 e)如果采用安装在顶部的横板式夹紧装置。则夹紧装置应伸到底座各板的中心腹板外面。对于
3 SY/T6668—2016
主梁中心线间距超过760mm的大型抽油机,应采用两排固定螺栓。顶部安装横板式夹紧装置,其横截面足以能够承受其作用力和螺栓连接力引起的弯矩。紧固应安全可靠
4.2.2.10采用地脚螺栓和灌浆法安装的抽油机在其底座下部和基体法兰之间的空隙用灌浆法填满混凝土。凝固后的混凝土应能够支撑抽油机和悬点载荷的共同作用。 4.2.2.11对于单缸发动机,应保证其加长底座的安装。 4.2.2.12安装抽油机护栏和皮带护罩。 4.2.35 安装后的检查 4.2.3.1检查所有连接螺栓的紧固程度。抽油机运行两周后,应再次检查所有螺栓的紧固程度。检查合格后用对比色的油漆笔对螺栓头和螺母相邻部位处做配对标记。 4.2.3.2在混凝土基础的四周填土夯实,以防止水和井液渗入混凝土基础下面。夯实后的填土最大坡度为1:6。 4.2.3.3人多数扣油机底座和混凝土基础都不宜承受持续的弯曲作用力和频繁移动。对于采用重型主底座构件的抽油机,只需在前后两端进行支撑,可不受此限制。 4.2.4抽油机冲程。冲次和平衡的调整 4.2.4.1抽油机冲程的调整:
a)冲程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曲柄销装置在曲柄上的孔位来实现的。 b)作业时,先停机,刹车后闭合刹车保险装置,再卸下井口负荷。 c)将预调整的曲柄销孔清理干净,涂防锈润滑脂。 d)无论采用何种力式固定游梁,应保证游梁不运动,不翘起, e)卸下曲柄销装置的锁紧螺母,将曲柄销装置连同连杆起拉出。 f)将曲柄销装置对正预调整的曲柄销孔并装人,上紧锁紧螺母,原曲柄销孔涂防锈油保护。 )脱开刹车保险装置,确认各部无误后松开刹车,启动电机,开始运行。运行时注意检查曲柄
销是否松动。并及时上紧。
4.2.4.2抽油机冲次的调整:
a)冲次的改变出调换电动机上不同大小的皮带轮或变频电机的频率来实现。更换皮带轮时减速
器皮带轮与电机皮带轮应在一个平面内,可拉线检查,误差不超过2mm。 b)每次换皮带轮后。应按抽油机制造商预紧皮带。运转12h后,应再次预紧皮带。
4.2.4.3抽油机平衡的调整:
a)抽油机的平衡应根据油井井况和抽油机工况,初步估算配重块的数量及位置,初步平衡。 b)待抽油机投产后,再根据减速器输出轴实际净扭矩或抽油机制造商推荐方法调整平衡,以保
证抽油机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具体操作参照制造商使用说明书。 c)对于已安装自动平衡装置的数字化抽油机,应根据抽油机制造商说明书要求操作。
4.2.5 基础维护 4.2.5.1 每班应检查地脚螺栓。确保无松动迹象。 4.2.5.2应维护基础周围的坡度,以保持基础的完整性。 4.2.5.3抽油机完成安装后,如发现混凝土基础有松动迹象,应将填人周围的土挖出,再往基础边缘填人沙子。直到基础稳固不再松动,再将土填人基础周围并夯实。 4.2.5.4应保证抽油机底座横向水平。 4.2.5.5应保证抽油机不超载并平衡。 1 SY/T 6668—2016
4.2.5.6除了安装在灌浆基础上的抽油机外,使用其他方法安装的抽油机都应检查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度以及运转时的稳定性。
5维护 5.1润滑 5.1.1减速器的润滑 5.1.1.1 润滑油的选择
宜使用抽油机产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润滑油,并按说明书要求更换。 5.1.1.2润滑油的更换 5.1.1.2.1每班检查呼吸器及减速器的密封性等部位。 5.1.1.2.2润滑油的更换可按期更换或按质更换:
a)更换周期宜为24个月或按制造商要求时间进行更换,当出现间歇运转、环境灰尘过多、环境
有硫雾、混度高且1d内气温变化较大之一时,更换周期宜缩减为12个月或更短。 b)按质更换:操作者应在设备运转24个月后检查减速器润滑油,并提取汕样进行实验室分析,
以测定润滑油中水分和固体物质的含量及检查黏度和酸度等指标。检查指标全部合格则继续使用,之后应定期(至少12个月)检查。提取油样分析结果中任一项指标超过了规定的极限(见表1),应立即更换润滑油。
表1评估废油测试结果用润滑油报废界限值
报废界限值 ≥ 2000 ≥ 300 >75 ≥ 275 2 60
检测项目水污梁(乳状液)
mg/m3
铁(Fe) 铅(Pb) 铜(Cu) 硅(Si)
固体颗粒 mg/m
≤ 165cSt@40C : ≥ 288cSt@40C ≤ 110cSt@40C : 2198cSt@40C
AGMA5/ISOVG220 AGMA 4/ISOVG 150
黏度
与新油做对比。若当前润滑油的AN或TAN超过新油的4倍,则判定报废
酸值(AN)或总酸值(TAN)
5.1.1.2.3操作者应对减速器进行日常巡检,当发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润滑油:
a)减速器内部各表面上有沉淀物。 b)润滑油呈乳化状。 c)润滑油呈泥浆状。 d)润滑油被灰尘、沙子或金属微粒等杂质污染。 e)减速器内部存在积水。
5.1.1.2.4应及时清理掉减速器底部聚集的水分,防止积水聚集在某些区域从而混入润滑油中导致润滑油发生乳化或呈泥浆状。
5
上一章:SY/T 6751-2016 电缆测井与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6644-2018 使用注入压力操作阀的连续气举设计及施工作业规程

相关文章

SY/T 6729-2014 无游梁式抽油机 Q/SY 01233-2018 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及操作规范 GB/T 29021-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游梁式抽油机 SY/T 5700-2013 常规游梁抽油机井操作规程 SY/T 10010-2020 非分类区域和Ⅰ级1类及2类区域的固定及浮式海上石油设施的电气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推荐作法 SY/T 10010-2020 非分类区域和I级1类及2类区域的固定及浮式海上石油设施的电气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推荐作法 SY/T 7088-2016 钻井泵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SY/T 6870-2012 石油钻机顶部驱动装置安装、调试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