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200 CCS J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10096—2022 代替GB/T10096—1988
齿条精度
Accuracy of rack
2022-10-12实施
2022-10-12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10096—202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符号
1
精度等级 6 基准与测量
5
精度公差值 8 图样标注附录A(资料性) 齿条的综合测量精度评价附录B(资料性) 齿条副的公差项目与精度评价附录C(资料性) 齿条齿厚偏差与齿条副侧隙附录D(资料性) 海洋平台升降用火焰切割大模数齿条的零件检测方法附录E(资料性) 齿条生产过程中可选用的五种测量工参考文献
10
13
18
20
26 31
GB/Z1009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0096一1988《齿条精度》,与GB/T10096一198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不再规范对齿条副的精度评价(见第1章,1988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部分术语的用词和符号(见第3章和第4章,1988年版的第3章); c) 更改了“齿廊总偏差"的定义,评价平面从“法截面”改到"端截面”(见3.5,1988年版的第3章); d) 更改了第5章,精度等级减少为11级,取消了公差分组(见第5章,1988年版的第4章); e) 更改第6章标题为“基准与测量”,并给出设计基准、加工基准、安装基准和检测基准的要求与
关系(见第6章,1988年版的第5章);
f) 更改了第7章,只保留了径向跳动(原齿槽跳动公差)F,、齿距极限偏差p、齿距累积总偏差
(原齿距累积公差)F。、齿廓总偏差(原齿形误差)F。和螺旋线总偏差(原齿向误差)F:等5项精度指标的规范要求,将其余指标和说明移到了资料性附录中,并删除了以上指标的第12级精度(见第7章、附录A附录C,1988年版的第6章~第9章);
g)更改了齿条精度的图样标注方法(见第8章,1988年版的第9章)。 本文件由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高端装备与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唯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索特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 郑州天时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市星火齿轮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沈阳东瑞哈默测控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德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刚、管洪杰、李五田、卢业青、朱华良、侯圣文、石照耀、王征兵、张立勇、 王建敏、张永娟、任继华、刘义、陈永洪、徐建东、凌四营、张元国、童爱军、钟瑞龄、魏芳坤、徐文博、 范瑞丽、李海霞、付雪川、邢鹤琛、董凡、纪谢茹、李宏伟、吉艺宏、李铁强、李同杰。
本文件于198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GB/Z10096—2022
齿条精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齿条齿部几何精度(以下简称“齿条精度”)的等级、基准、测量、公差值和图样标注。 本文件适用于基本齿廓符合GB/T1356、法向模数m的范围为1mm~40mm、工作齿宽6不大
于630mm的单一直齿或斜齿齿条。
警告:本文件的使用者应该注意,不能使用未装配齿条的精度值来直接判断装配后齿条副的使用性能。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1齿轮几何要素代号 GB/T3374.1齿轮术语和定义 ,第1部分:几何学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2821和GB/T337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径向跳动 runout 齿槽跳动 F 在齿条上取不超过50个齿距的任意一段,使测量头依次与被测齿条的齿槽在齿深中部附近保持
双面接触,测量头球心到齿条基准面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注:径向跳动F,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1
GB/Z10096—2022
3
标引序号说明:
一齿条; 2 测量头; 3- 测量基准;
-
测量头球心到齿条基准面的距离。
图1径向跳动F.的测量原理
3.2
任一单个齿距偏差 individual single pitch deviation fpi 在齿条任一齿与相邻齿的同侧齿面的分度线附近,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之差。 注:,有正负之分。实际齿距大于理论齿距时,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在图2中,为正值,
P
f
2
f
标引序号说明:
任一实际齿距;理论齿距;
p; p fri 一任一单个齿距偏差; f pr 齿距极限偏差,
合格齿条产品应符合一f≤f≤十。
图2任一单个齿距偏差f,和齿距极限偏差ft
2
GB/Z10096—2022
3.3
齿距极限偏差 pitch limit deviation fpt 在齿条任一齿与相邻齿的同侧齿面的分度线附近,给定的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之差的正负极限值。 注:齿距极限上偏差标注为十fn;齿距极限下偏差标注为一f,如图2所示。
3.4
齿距累积总偏差 total cumulativepitchdeviation F. 在齿条上取不超过50个齿距的任意一段的齿条分度线上,任意两个同侧齿廓间实际齿距与理论
齿距之差的最大绝对值、
注:齿距累积总偏差F,如图3所示
0
标引序号说明:
齿数; F, 齿距累积总偏差。
4
图3 3齿距累积总偏差F,
3.5
齿廓总偏差 total profile deviation F. 在齿条端截面上齿廓工作部分内,包容实际齿廓且相距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廓间的距离注:齿廊总偏差F。如图4所示。
3
GB/Z10096—2022
标引序号说明:
实际齿廓;齿席工作部分;
2 F. 齿席总偏差。
图4齿廓廊总偏差F
3.6
螺旋线总偏差 total helix deviation Fs 在齿条分度面上有效齿宽范围内,包容实际齿线且相距最小的两条设计齿线之间的距离注:螺旋线总偏差F:如图5所示。
2°b
标引序号说明:
一实际齿线;
设计齿线平行线;
2
F 一螺旋线总偏差。
图5 螺旋线总偏差F
4
GB/Z10096—2022
4符号
表1中列出的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表1 符号及其说明和单位
说明齿条公差等级工作齿宽接触斑点平均宽度
符号 A 5 b, C E. E. Es F Fia Fis Fiu.T Fic Fisc.T Ficl.T Fiea.T Fp Fp.T F. F。 F.. Fe f. fia fi fis fic.T fu fon fopu fm2
单位
mm mm mm Pm μm μm mm rm μm μm μm rm μm μm Pμm μm μm Pm μm μm μm μm μm rm μm μm μm μm μm
接触斑点超过模数值的断开长度
齿厚偏差齿厚上极限偏差齿厚下极限偏差
平面度径向综合总偏差切向综合总偏差切向综合总偏差的公差齿条副切向综合总偏差齿条副切向综合总偏差的公差齿轮切向综合总偏差的公差齿条切向综合总偏差的公差
齿距累积总偏差齿距累积总偏差的公差
径向跳动齿廓总偏差齿廊总偏差的公差螺旋线总偏差安装距偏差一齿径向综合偏差一齿切向综合偏差
齿条副一齿切向综合偏差齿条副一齿切向综合偏差的公差
任一单个齿距偏差齿距极限偏差齿轮的齿距极限偏差值齿条的齿距极限偏差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