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07.9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4:02: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鼠圆
计算机·信息
“微课”在高职
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刘磊龚少卿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332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投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微课"的特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契合程度比较高,所以"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本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据"微课”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4;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33(2014)11-166-02
"Class"in highervocational course"computerapplicationfoundation"intheapplication
Liu Lei,Gong Shaoqi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m teaching methods, microlesson as a new teaching model,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lass applications ar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As the "microclass" features and the development pace of modem society and the student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relatively fit high degree, the "micro lesson" has been widely welcomed in class of the university.lIn this article, we attempt analysis the "micro less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in order to fully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the role of "microclass" in the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Course Teaching
Keywords: microlesson;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applications
0引言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重点或者教学难点为中心录制的长度为 5-8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在这种教学视频中,主要录制了教师关于重难点间题的阐释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等内容。微课由于教学时间较短,所以能够充分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在本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们在高职学校中利用微课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优势
(1)微课较短的教学时长能够充分抓住高职学生的兴趣,《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而高职学生一般都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关注度较低,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很少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且高效地完成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面在微课教学中,由于其教学时长较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精彩地呈现教学重难点,所以能够在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地时间段内充分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微课教学就避免了长时间枯燥的讲说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从而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得到充分地提高。
(2)微课的视频呈现形式能够方便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含的内容较多而且系统性较差,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出现有部分问题听不懂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在课下就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来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再学习,在对重难点内容理解之后就可以带动对其它相关问题的理解,进面完成对课堂学习的补充。而在学生因事耽误课堂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来进行补课,这样就弥补了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人指导的缺陷,实现了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
2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1)微课的制作。由于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讲,知识基础较差,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到要使微课的内容浅显易懂。在微课制作的
16方网终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11
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形象而贴近生活的事例来阐释知识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其次,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吸引学生的兴趣。高职学生对于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内的各种公共基础课程的兴趣较小,而对自己专业的关注程度较高,所以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的应用等来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设置有一定难度面又不超过学生能力范围的讨论题目或者间题等来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题。[]
(2)以微课为中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以微课为中心的课
堂教学过程包括视频观看、学生讨论或者学生设计、学生汇报以及教师总结等过程。首先,视频观看过程。视频观看即对微课内容进行观看。微课内容一般为5-8分钟,这部分内容既是对教学重难点的阐释,又能够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统领,决定着整个课堂的走向。其次,学生讨论过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学生讨论或者学生设计过程应该根据班级人数来分为3-5人的小组,小组讨论或者动手设计的过程一般为 7-8分钟左右,既要让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文要避免对个问题过度关注而忽略其他相关问题。再次,学生汇报。学生汇报的过程可以采用组内轮流汇报的形式进行汇报,避免有些学生缺快乏汇报机会而产生讨论时的解意。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总结能够纠正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的错误、弥补同学们认识的不足等,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重难点知识的认知程度。
(3)教师在课后将微课内容上传至学习平台或者直接下发给学生,以供学生课下学习。微课提供的自主学习机会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而不将微课内容与学生进行共享,就会造成微课资源的浪费。国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后通过将微课内容上传至学习平台或者将微课内容直接下发给学生来供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既能够弥补学生
(下转第169页)
上一章:样品厚度对薄膜法X射线荧光光谱测量的影响研究 下一章:光栅色散型成像光谱仪室内外光谱定标中心波长偏移研究

相关文章

微信平台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设计+--以单片机原理与设计课程为例 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多媒体技术课程为例 建筑应用文写作 新世纪高职高专公共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 模型论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课系列教材 JCCAD模块在超高层筏板基础计算中的应用 Arduino在高职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探索赏识教育在高职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机械原理课程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