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8 组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第22卷,第10期
基本癌愈
例数
综合康复组
组别
28
表3
综合康复组对照组
例
15 8
%
53.57 32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2
好特
明昱好转
%
9 5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评分比较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28 25
4.86±2.12 4.69±2.27
8.15±1.24 6.07±1.81
32.14 20
(xs)
P <0.01 0.01
据惠者情况进行构音、失语及认知方面的训练。
针灸刺激惠
者吞咽肌群的收缩功能,改善吞明肌群及构音器官的血液循环,起到提高吞明功能的作用。我们所采用电脑中额为调制中频电流,具有低频电与中频电两种电流特点,因其不易产生适应性被患者接受。通过放置在咽喉部的一对电极板可刺激舌下神经、喉返神经等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缓解神经元麻痹,最终实现吞肌肉收缩。同时放置在食道部上段的一对电极板作用为增加食道部平滑肌蝎动功能,从而有利于食物顺利通过食道,使食物存留在食道的时间缩短。通过我们临床观察,惠者在行电脑中题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在帮助惠者吞明功能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在需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吞畔功能训练、针灸、电脑中频等综合康复治疗,使以上各个措施得到有机的结合,可增加肌肉运动的协调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扩大皮质感觉区国。不仅缩短了康复过程,同时还防止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经过4周综合康复治疗,综合康复组吞明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康
·短篇论著·
3 6
% 10.71 24
普澳讯hp://www.cqvip.com
Oct. 2007,Vol. 22, No.10
无效
例 6
% 3.58 24
总有效率(%) 96.42 76.00
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为76%,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综合康复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我们所观察的28例惠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仅1 例患者因真性延髓性麻痹其代偿功能较差仍置鼻饲管进食以外,其余病例全部拨除鼻饲管而独立完成进食,使惠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此方法简便、实用,是治疗脑卒中吞明
障碍较理想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参考文献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各种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7:312—315
[2][3][4][5][6] 7][8]
大西幸子,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明障再的评价与训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
南登冕,郭正成,主编.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0—341
贾子善,张清丽.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10(6);278—279.
朱销连,主编.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51-553.
朱士文,李义召,任文博,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53—54.
马艳平,张俊玲,宋慧,等.综合性吞明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明障碍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5,11(6):492.
朱月琴.脑卒中吞明障碍患者系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1]护理学杂惠,2006,21(9):63—64,
悬吊牵引下步行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马诚1成鹦12王新丽1尹佳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国外文献报道约50%一80%的成人曾患腰腿痛,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患者经牵引、理疗等非手术治疗后疼痛可缓解。减重运动训练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一般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功能训练,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治疗的效果、拓宽该治疗的领域,我们对减重训练的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将之用于腰椎间突出症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5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男34 例,女21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为45±10.1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0年,平均病程为4.5年。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8例,L5/S1椎间盘9例,LA/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 15例,L3/4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0例,L3/4合并LA/5,L5/ S1椎间盘突出3例。患者均进行X线片、CT或MRI检查以
确诊。临床诊断标准参考胡有谷1995年制订的标准目。 1.2
评定方法
采用杨克勤的《脊柱疾的临床与研究》中腰部疾患评分对惠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评定闪,评定分别在人院和出院时进行(表1)。疼痛评定;采用10分制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电生理检测;采用丹麦产KeypointV型肌电图仪对惠者进行肌电图检查。用表面皮肤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检测受累肢体胖神经、胫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其中部分单侧型累计L5/S1椎间盘突出症观察记录H反射,分别在惠者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检查。
1.3
治疗方法
应用C-JB-02型减重训练装置(江苏)和电动活动平板,
对悬吊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将双侧大慰固定带去除,改为胸腋部吊带,形成垂直悬吊腰椎牵引,减轻腰椎和双下肢的负荷。治疗开始时,根据患者具体体重情况用减重装置自动减去身体部分重量以使惠者在活动平板上呈直立体位,并且可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834000
2通讯作者:成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
作者简介,马诚,男,副主任医师收稿日期;200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