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8.3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6:57:3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 现代肿瘤医学2007年5月第15卷第5期 ◆部肿瘤心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王萍,张庆,于东红”,承泽农',王祖义”
Cellcyclerelatedproteininnon-smallcelllungcancer
WANG Ping', ZHANG Qing",YU Dong -hong', CHENG Ze-nong',WANG Zu-yi
维普资讯,htp-/www.cqvip.com· 629 ·
gaaoao 233004,China.
J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ell cycle related proteins p53 and pl6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bstract]
( NSCLC) and evaluat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Methods : Total of 80 cases of NSCLC spec-imens were studied for expression of p53 and pl6 b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SP method. Results: Forty four(55% ) and thirty three (41. 25% ) of 80 patients revealed aberrant immunostaining p53 and p16 respectively. While 66 cases showed that at least one gene with abnormal protein expression.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of p53 or pl6 expression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except the loss of pl6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an in adenocarcinoma case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bnomal expression of cell cycle related proteins p53 and p16 is common in lung cancer and the disruption of p53/p21and pRb/p16 pathways plays an significant role in NSCLC tumorigenesis. ,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 role of p53 and pl6 in the biologic behavior of the tumor
[Key words]lung cancer; p53; p16
Moderm Oncology 2007,15(5) :0629 ~ 0632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和p1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p53和p16的表达和组织学类型、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0例NSCLC组织中,p53、p16的表达率分别为55%(44/80)、41.25%(33/80)。其中,66例患者显示至少有一种基因表达异常。除p1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之间有相关性,p53、p16蛋白的表达异常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p53和p16蛋白异常表达是NSCLC中的常见事件。NSCLC的发生与p53/p21和pRb/pl6两条重要的细胞生长周期调控路径密切相关。
【关键调】肺痴;p53;p16【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肺癌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75%~85%。尽管在肿瘤的早期发现、加强治疗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其预后在近20年内并没有真正的改善。一些研究正致力于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或寻找预后的生物学指标,然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细胞周期的调控。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p53和pl6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情况,以评定细胞周期检查点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它们与淋巴结转移、分期、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参
数之间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与材料
收集2000年~2001年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肺癌手术切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200612 15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2k220)"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敬
蚌埠233002
2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鲱埠233004
王萍(1966-),女,江苏唯宁人,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要从事肿瘤病理学研究。
【文章编号】16724992(2007)05062904
除的标本80例,其中男6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5岁(26 岁~77岁)。这些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大小,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见表1。
方法 1.2
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 切片,除作常规HE染色外,余作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免疫组化SP法,除作微波抗原修复,其他按常规进行。DAB显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已知肝癌组织作阳性对照。单克隆抗体p53、p16及SP试剂为为美国MAXIM公司产品,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结果判断 1.3
细胞染色阳性信号为棕黄色,p53定位于细胞核,p16 定位于细胞核和(或)细胞浆。以上特定部位出现棕黄色染色且染色肿瘤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例≥5%作为阳性表达,反之为阴性表达。由两位病理学家分别观察蛋白的表
达。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53和 pl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别用chi-square
上一章:胃肠道间质瘤40例Ki-67、PCNA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章: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关文章

血小板增多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下调IQGAP1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PC14/B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T/CAIM 024-2021 肺癌(非小细胞型)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血脑屏障通透性最大化时间窗指导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治疗的价值分析 药物阻滞白血病细胞周期的研究意义 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肝细胞肝癌转移复发中的研究 胸腺瘤组织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与其分级、浸润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依托泊苷联合洛铂与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