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肝细胞肝癌转移复发中的研究

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肝细胞肝癌转移复发中的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4.9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9 10:28:4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肝细胞肝癌转移复发中的研究 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9月第16卷第9期
neoplastie, and malignant prostate cells have distinet protein ex pression profiles by SMLDI MS[J]. Clin Caneer Res, 2002, 8(8) :2541 2552.
[14]
Pan YZ ,Xiao XY,Zhao D, et al. Proteomie analysis of prostate cancer using 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Pionization mass speetrometry[ J). Natl Med J China,2005 ,85(45) :3172 3175.
Petricoin EF, Omstein DK,Paweletz CP. Serum proteomic patems
[15]
for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J]. J Natl Cancer Inst,2002 ,94(20) :1576 1578.
Morgenroth A, Cartellieri M, Schmitz M,et al. Targeting of tumor
[16]
cells expressing the 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 ( PSCA) using ge netically engineered T cells[ J]. Prostate, 2007, 67 (10) : 1121 1131.
[17]
Bonfil RD,Dong Z,Trindade Filho JC,et al. Prostate cancer as
F181
维普资讯htp:/www.cqvip.com·1629·
sociated membrane type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 pivotal role in bone response and intraoseous tumor growth[J]. Am J Pathol,2007,170(6) :2100 2111.
Lein M,Nowak L,Jung K,et al. Metalloproteinases (MMP 1 , MMP 3) and their inhibitors( TIMP) in blood plasma of pe tients with prostate carcinoma[J]. Urology,1998,37(4) ;377.
Hak Jong Lee, Kwang Gi Kim, Sang Eun Lee, et al. Role of tran-
[19]
srectal ultrasonography in the predi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alysis[J]. Ultrasound Med,2006,25 :815 821.
Egorov V,Ayrapetyan S,Sarvazyan AP,et al. Prostate mechanical
[20]
imaging:3 D image composition and feature ealculations[J]. IEEE Trans Med Imaging.2006,25(10) :1329 1340.
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肝细胞肝癌转移复发中的研究

雪,刘青光,杨

【关键调】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肝细胞癌;angiocidin
【中图分类号】R730.3
【文献标识码】A
临床上仅仅25%的肝癌病人能接受完全切除手术,而且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病人5年复发率高于60%,小肝癌的术后复发率高于40%]。因此,不仅仅肝癌的早期诊断成为一大棘手间题,肝癌的术后复发转移问题也是肝癌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肝癌的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肝癌病人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之一,也是当前肝癌研究的热点。
无论是在器官的正常生理过程、组织修复,还是在各种各样的肿瘤病理的过程中,血管发生是一个基本过程。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是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外部因素,它不仅为肿瘤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为转移的肿瘤细胞提供了通道。肝癌是肝脏肿瘤中富血管性的肿瘤之一,并具有血管没润的倾向。完全手术切除后的肝癌早期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灶是一常见现象。血管生成被认为是肝癌组织形成的关键步骤,也是复发和转移的标志之一[2]。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由一系列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所介导的,目前研究较多的新生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和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CF和aFCF)、表皮生长因子( EGF)、肿瘤坏死因子(TNF)、胰岛索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ⅡI,IGFIⅡI)、胎盘生长因子(PIGF)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2007 09 20 2007 11 30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朋外科,陕西 710061
西安
杨雪(1984-),男,江苏江都人,硕士,医师,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转移及复发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
刘青光(1962-),男,内蒙古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转移复发机制及微创外科研究。
【文章编号】16724992(2008)09162903
等,抑制因子主要有血管抑素(angiostatin)、内皮抑素(en-dostatin)、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等,多数学者认为肝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的生成是一种血管生成因子的病理性失衡所引起的,即促进因子表达的增加,而抑制因子的表达下降有关(3)。近年来,国内研究多倾向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是作为抑制因子发挥作用的,它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干扰血管生成因子对内皮细胞的诱生作用从而抑制血管生成,但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在测定肝细胞癌病人血浆及肿瘤组织中VECF、TSP-1及 TSP-1受体水平,发现在发生静脉浸润的病人或者pTNM分期较晚的病人体内VEGF、TSP-1[4及TSP-1的受体(CS-VTCG receptor angiocidin)[13]水平表达量是增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中是一类强烈的促进因子[5],随着肿瘤发生进展中表达是增加的,那么为什么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作为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但却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也表达增加呢?因此,关于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1)在肿瘤组织的作用机制引发了异议。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结构
血小板反应蛋白-1或称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in sensitiveprotein,Thrombospodin1,TSP1)是个分子量为 450kd的同源三案体基质精蛋白,作为一系列独立的分子构成与线性排列中。目前发现的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因家族中共有5个亚型,包括TSP1,TSP2,TSP3,TSP4,TSP 5。TSP-1最初发现于血小板α颗粒内,随后被证明TSP-1 除来源于血小板外,体内多种细胞均可产生TSP-1,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角质细胞、单核细胞以及肿瘤细胞。 RonnieT.Poon-4]等采用ELISA技术证实了人血浆中的TSP-1水平与血小板计数明显相关,同时免疫组化显示在肝癌病人的肿瘤及间质细胞内也存在TSP-1的表达。此外
上一章:药用丁基胶塞化学助剂检测及与药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下一章: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虚寒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相关文章

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与骨肉瘤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 血小板增多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研究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 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肝癌氧合血红蛋白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pH协同血清白蛋白对单个活态人红细胞作用的拉曼光谱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时监测乳腺癌细胞化疗反应性的研究 光系统_反应中心细胞色素b559结构和功能的研究_辛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