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社会工作视角下对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思考

社会工作视角下对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思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09:59:5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社会工作视角下对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思考 学术用户的课圈研究一般时间跨度大,对于长期课想研究的学术用户应读考惠让他们将信息来集中起来,让信息需求更加明晰,只有这样其信息需求才可能得到满足,所以建议学科馆员要主动与学术用户联系,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学科馆员认为他们的作用是确保学术用户知道计么资源可用,那里能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怎样使用合适的检索方法(如检索词。数据库等),怎样评价信息,学科馆员认为他们不需要为课题做研究分析,也没有必要嵌人到具体的研究领域中去。
关于学科服务中图书馆和学科馆员在科研中的作用,学术员和学术用户的认识是相似的,虽然学科馆员被最人到具体的研究课题没有必要,但应该主动紧密地与学术用户联系,了解学术用户的期望,就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和高能的捷索助手,需些数据库需要订阅,什么类塑的培训来提
高搜索和研究技能、多进行一些沟通与交流,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高校科研人的图书馆查找服务及相关服务的使用情况,以学术用户及学科馆员两个方面,探索了学科服务在科研支持中的作用和价值,总体来说,学科服务现状不是十分乐观,主要是有些服务不为广大学术用户熟知,或者提供的服务与学术用户科研查找活动不相称。通过调查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为大学图书管理和政策的订立提供急者依据,学科馆在学科服务工作中,要多作思考,争取为学术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HIM
参考文献
CollegeManagement
院校管理
[1]Weber, R. P. 1990. Basic Content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2]Pinto, M., V. FernandezMarcial, & C. GomezCamarero. 2010. The impactof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A case study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a in Spain. The Journal of AcademicLibrarianship. 36:7078
[3]覃丽金,吉家凡,唐朝胜,刘小香,邓玲.主题式学科化服务模式研究——结合海南大学图书馆的案例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4):23-29[4]高惠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利用情况和需求调查分析一一以江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4):14-16
[5]杜慧平,非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一一以纽约市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2(6):6265
[6]郭品,黄敏,陈进,郑巧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特色[J].图书馆杂志,2010(4):3234,19
[7]欧阳瑜玉.美国著名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图书馆建
设,2010(12):7476 作者简介
曾瑶,1971一,女,湖南双峰人,理学学士,馆员,从事图书管理与服务
社会工作视角下对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思考
沈燕梅福建警察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福建警察学院院级课题-“社会工作视角下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思考”(YJ1407)。
摘要: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特有的管理模式,实行警务化管理对培养学生的营累综合索质有看重委作用。然而公安院校营务化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生主体性缺失,学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更加需要关注。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的助人专业,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资源整合的价值理念,可以为警务化管理拓展可取的管理观与服务现。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社会工作方法,对于警务化管理具有积权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工作
营务化管理
公安院校
警务化管理量公安院校特有的管理模式,它采用“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管理学生的生活、行为和训练,通过队列会操、内务管理,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值班制度等来具体施行,实现学生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品格作风。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变迁,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在实践中产生的间题愈加凸显,也越来越引起公安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
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的助人专业,是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圈的实务活动。它以“助人自助”为宗目,注重个人与其所处环境的交互关累,强调独特的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强调个案、小组、,社区等社会工作方法,以帮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资源,解决间题,恢复或增强其社会功能。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社会实务,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专业的服务方法,对于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部对公安院校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警察意识的载体,是为顺应新时期警案队伍规范化建设而推行的一种管理制度。公安院
校通过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增强学生的警察意识,努力实现由高校学生向预备警察的角色转变,然而,社会现代化的转型、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这些对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1.学生主体性缺失,易息视个性化发展
警务化管理是一种相对对闭的管理,需调纪律严明、统一规范、令行禁止等,并通过队列会操、内务管理、请销假制度、一目生活制度、值班制度等内客具体施行。然而,公安教育终究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警务化管理的对象仍是学生而不是警察,警务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警务化管理往往过多强调管理职能,严格的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性和服从意识的间时,也让学生缺乏话语权,陷人“被管理”、“被服从"的境地,第二,警务化管理强调统一标准。整齐划一,忽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影响学生个性发挥,削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与现代高等教育学生发展规律不相适应。
2.学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与管理不相协调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3和2006年教育部领布《督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3以来,各省各高校都相应制定了具体的实范办法,公安院校也更加重视学生管理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尽管如此,公安院校在学管队伍建设中仍然面临一些难圈,第一,学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迫于职称评定需要而兼任学管干部,缺乏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质量,第二,学管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部分年轻学管干部毕业就参加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岗前培训,对警务化管理模式非常陌生,再加上经验不足,使得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上困难重重,第三,教学与管理相脱节,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不量一片现岛,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3 9
上一章:贯彻新条例规定不断提高民主推荐工作质量 下一章:企业应对碳排放权配额交易策略问答

相关文章

DB33/T 2202-2019 公安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规范 火电厂煤炭采制化培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旧城改造背景下对襄阳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思考 低碳经济下对新材料产业的战略性思考 新形势下对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发展的思考 首届全国公安院校道路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 高铁时代给水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和探讨 勘测设计分承包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