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旧城改造背景下对襄阳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思考

旧城改造背景下对襄阳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思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84.3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11:37:5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旧城改造背景下对襄阳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思考 2014年8月
建材医装饰
规划与设计
旧城改造背景下对襄阳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思考
李哲峰
完潮北襄阳441000)
(寒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如何处理好旧城改造遗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旧城历史风总区改遗工作的关健,也是成市规划研究工文脉、营遗新的市生活,以使更好地指导旧成改遗中对历史风税区如何保护性改造
关键词:旧城改遗;历史风貌区;历交文脉;保护性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前言
文献标识码:B
通过《襄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2020年)方案,儿年来,襄阳市政附在名城保护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修鳝城墙、改善护城河水质及周边环境等,本文通过对友谊街历史风貌区保护性规划改造,提出旧城改造中对襄阳历史风貌区保护的
见解,对本地区或其他城市历史风貌区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1基本概念与背景认知
1.1历史风貌区保护的相关概念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历史风貌是指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城镇、多村景观和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
随者保护规划的相继审批,襄阳历史风貌区的改造开发进入新的阶段,风貌区的保护与发展均涉及大量资金,雷要各种社会资源的配合运作。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的配合运作。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市场力量仍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开发主体的地位:由于历史遗留和顾及开收益平衡等原因,整体开发在短期内仍
不为一种较理想的开发方式 1.2襄阳旧城改造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开始了改革开放后的第轮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现在的历史风貌区地位在当时并没有地
2襄阳历史风貌区保护的特点与问题 2.1经济平衡主导下的高强度开发
缺乏长远发展的经济利益眼光,旧城改造中,历史风貌区内具有保护价值的风貌建筑,城市肌理遭到破坏神之拆除,严重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对风貌区的保护百害无一利。旧城更新改造不是让我们都一味地去追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观,造成“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独特文化无法得到延续。21 世纪的今天,仍然有人认为现代化城市的代表符号就是不断建设高楼大厦,却不知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已经使高楼或摩天大厦失去了高度优势,人们更多的开始追求是和当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城市建筑。
重视大面积改造,忽视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一个城
文章编号:16730038(2014)34002102
市的历史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历史建筑是风貌区的核心保护对象,襄阳古城墙在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首届一指,在历史上铁打的襄阳城,就是古城墙,护城河更是华夏第一城池,以上这些因素与旧城历史风貌区改造之间存在较多矛盾。从城市经济角度和土地效益方面来说,都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无形的价值依然存在,是历史风貌区、名城保护应具备的要系,相当重要。
2.2传统城市空间的尺度异化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按照审查通过的规划设计来进行改造,旧城改造中出现两套设计图纸的方式:①应对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查:②实际建设用的图纸,对投资主体来说,实际操作用的图纸开发建设利益是最大的,同时对旧城区的历史风貌破坏也是最大的,已经确定的改造规划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就非常重要,并且是全过程的监督才能保证规划的正确实施,避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配套公其设施能少建就少建,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能多建就多建,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整个旧城区改造完成后,投资者才能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抱者“生米做成熟饭、本已成舟“的想法,旧城风貌已经拆除,现代风格建筑已经建好,无法挽回的局而,造成政府部门职能接受现实,即投资者把自己与政府捆绑在一起。监督部门无法执行监督权利,结果就是风貌区的历史风貌消逝,
更新,导致空间肌理的破坏和人性化尺度的丧失.以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旧城改造,“见缝插针”、
的城市空间,破坏了旧城的空间肌理和传统风貌。
一友谊街历史风貌区的格局决
邻汉江的襄阳历史风貌区一
定了沿街界面的商业开发价值远远高于街区内部,所以旧城改造追求利益是第一位。
2.3历史遗存和场所精神的消失
街道是传统城市最典型的公共空间,各种沿街林立的商铺和螨蜓曲折的具有历史文脉的街巷是襄阳传筑城市生活最真实的转变,以小面积、多样化为特点的各种会馆,形成汉江北侧的建筑风景线。以回民为聚集点的风貌区,在“寸土寸金”的旧城中心
-21
上一章:旧城改造与景区产业的自然融合﹢——以长沙后湖综合整治项目为例 下一章:钢结构柱壁外套管节点试验研究

相关文章

旧城改造中停车楼复合性规划设计的探讨——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政府停车楼综合设计 上海新天地:旧区改造的建筑历史、人文历史与开发模式的研究 [沙永杰等] 2002年版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姜堰北大街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思考 社会工作视角下对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思考 低碳经济下对新材料产业的战略性思考 新形势下对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发展的思考 旧城区改造规划的探析——以济南旧城区改造为例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我国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