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卷,第4期 2010年4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混合菁染料J-聚集体的光谱性能研究
Vol. 30, No, 4, pp1053-1055
April,2010
涛",康灵华*,徐端夫”,王笃金”,李晓第3,邹竞4 需
1.北京印剧学院基础部,北京102600
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3.河北大学物理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4.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河北保定071054
摘要对2种混合菁染料吸附在浪化银颗粒表面形成的J-聚集体的反射光谱及感光性能与对应菁染料单独吸附在漠化银颗粒表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计测定了菁染料吸附在浪化银颗粒表面形成 J-聚集体的反射光谱。结果表明:2种混合善染料吸附在漠化银颗粒表面形成的J-聚集体的反射光谱分别具有2个最大峰值波长,并且与对应菁染料单独使用时的峰值波长相一致。2种混和菁染料的感光性能比对应菁染料单独使用时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混合菁染料:化银微晶:光谱增感:J-象集体
中图分类号:0644.1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0)04-1053-03
了实验对比。
实验部分 1
染料敏化是染料太阳能电池和卤化银微晶提高光电转换
效率的基础。光谱敏化技术仍然是目前照相科学中的一个关键技术。菁染料的基本特性是必须能吸附在卤化银晶体上。因此菁染料在卤化银上的吸附行为的研究一直引起感光科学家们的关注,同时由于菁染料分子的自组装作用而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它们可形成向蓝移的H-聚集或向红移的J-聚集,面J-案集体的最大吸收峰红移和尖锐的J-带,才能使得卤化银乳剂颗粒的光敏性扩到较长波长范围的光,从而提高卤化银的照相括性("。
在感光胶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同时加入对不同范围的光敏感的菁染料,如对红光敏感的菁染料和对绿光敏感的善染料等。而只有当善染料吸附在卤化银表面形成J-聚集体时,才能起到光敏化作用。因此,研究菁染料混合吸附在卤化银表面形成的J-聚集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研究者已对菁染料结构与善染料在水溶液或卤化银表面的案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1)。结果表明菁染料的聚集体与结构有著密切关系,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2种混合善染料及对
应的善染料单独吸附在浪化银颗粒表面形成J-象集体的光谱反射。对2种混合菁染料的光谱感光性能与对应菁染料进行
收稿日期:2009-12-10,修订日期:2010-03-02
1.1
鲁染料结构
选用的菁染料的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Dye1和Dye2
U'H
(CH,),SO′,(CH,),SO,
Snc Dye1 洪 SHc, Dey2
Dey 3
".os(H))(CHL),SO
OCH
Fig 1Molecular structure of cyanine Dye 1, Dye 2 and Dye 3
基金项目:北京市人才引进项目(PXM2008-014223-054038),北京印别学院重点项目(Ea-08-12)和北京市教委项目(KM200910015011)资助
作者简介:孟涛,1964年生,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万方数据
e-mil,tmeng@iccas, 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