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卷,第5期 2010年5月
学与光谱分析
语光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30,No.5,pp1324-1328
May,2010
光谱法研究柔红霉素衍生物DNR-D3与DNA相互作用
吕娟,王公辑,张贵生,刘青锋,卢雁,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在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利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本实验室合成的柔红霉索衔生生减色效应且出现红移现象,这表明DNR-D3与ctDNA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以嵌插为主。通过20,30, 37C条件下ctDNA与DNR-D3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判断ctDNA与DNR-D3之间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利用荧光数据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从而判断DNR-D3与ctDNA的作用方式以嵌插为主,作用力类型是以氢键和静电作用为主,此过程是放热的恰确协同驱动过程。DNR-D3 的荧光猝灭50%时DNR-D3与ctDNA的摩尔浓度比R7/25,这表明DNR-D3的感环与ctDNA发生了强烈的嵌插作用,DNR-D3显示出了较强的抗痛活性。通过研究可知,DNR-D3有望成为抗癌活性候选药物。
关键词DNR-D3;ctDNA;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抗瘤活性
中图分类号:O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4/j. issn. 1000-0593(2010)05-1324-05
新型抗瘤药剂的开发和抗癌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前沿课题,而许多抗癌药物都是以DNA为靶分子来设计的。全面了解活性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对设计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瘤药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幻。
葱环类药物柔红霉索是一种广谱类抗癌药物,对白血病、实体瘤具有显券的疗效,但是耐药性及它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Stefania等(4]研究发现,药物的耐药性,心脏毒性及抗癌活性与其结构有直接关系。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特定序列选择性的葱环类药物,对于提高药物的抗癌活性,降低耐药性及心脏毒性具有重要意义%们。合成了一种
Fig, 1Structure of DNR-D3
新的柔红霉素衍生物DNR-D3{7}],结构如图1,用于降低抗
体的耐药性。作者已有的研究(*表明DNR-D3具有比较小的细胞毒性和更持久的耐药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柔红霉素衔生物DNR-D3与ctDNA 的相互作用,对其结合方式,结合常数,热力学函数及DNR D3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这些
信息对于新药设计,药物体外筛选都具有积极意义。收稿日期:2009-05-18,修订日期:2009-08-22
试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公司),CARY Eclipse型荧光光度计(美国瓦里安公司),智能型低温恒温槽 DC-0515(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2C型酸度计(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JA5003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精度为10-"g)。
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苷酸(CalfthymusDNA,ctDN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73034)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60476001)资助
作者简介:吕期,1981年生,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万方数据
*通讯联系人
e-mail;yanlu200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