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降低焦化原料氮含量和调节加氢改质料氮含量的主要措施

降低焦化原料氮含量和调节加氢改质料氮含量的主要措施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14:29: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降低焦化原料氮含量和调节加氢改质料氮含量的主要措施 72
当代化工研究
miearIw
wefat
工艺与设备
2017-03
降低焦化原料氮含量和调节加氢改质料氮含量白

主要措施*李静
(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浙江316015)
摘要:我公司采用延焦化一加氢一芳构化一烃格提加工工艺路线,按期延焦化的增分油作为加氢改质和加氢精制的原料,来生产芳烃原料的组合工艺。焦化产品直接影响到后续装置的原料,降低焦化原料氧含量和调节加氢改质料氟含量主要措施就是为了改善加氢装置
原料,保证加氢装置长周期平稳适行,关键词:降低;原料氨;调节;措施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
Mainmeasures forDecreasingtheCokingRawMaterialNitrogenContentand Regulating
the Hydro-upgrading Raw Material Nitrogen
Li Jing
( CNOOC Zhoushan Petrochemical Co., Itd, Zhejiang, 316015 )
Abstract:Our company has adopted rhe deleyed coking-hydrogenation-aromarization-arene extra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routine and faken rhe delayed coking disrillate as zhe ranw material of hydrotpgrading and lydrorefining fo make the integrated process for arene raw materials The cokirg prodcts dinect/y inflnence the raw materias of subsegaen devices and he main measunes for decneasirg fhe coking raw maferiaf nitrogen contenf and regulating the hyedro-apgrading raw material nitrogen are fo improve the hydrogenationt device raw maferials and guarantee rhe long-term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iydrogenation device.
Key words: decrease; raw material nitrogen; regulartion; measarres
加以控制,保证装置长满优运行。下面就从近期焦化原料性
1.前言
针对原料氨含量居高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上接第71页
5%,铋0.75%,
教体为二氧化硅的催化剂用于后文研究。
. lalohal.s 0.8+
0.2+ haeanops
o
10%-Cu,1.5%-Bi,D, si0/A,P, 5%-Ca,8.79%-8,0,8i0,
Reaction time(h), t
图2主催化剂钢和助剂敏的含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2.丁炔二醇联产丙块醇工艺的优化
结合上文中开展的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实验,我们就能够在相关实验结果的支持下实现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工艺的优化,这里笔者选择了Aspenplus计算软件对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工艺优化进行了模拟,并选择了丙炔醇选择性 33%、反应温度100℃、甲醛转化率50%、压力2MPa,并设计了丁炔二醇的产量不超过丙炔酶1.5倍,丙炔醇年产量 3000t,结合这一系列设定我们就能够得出具体的反应器物料信息、反应工艺换热器模拟结果。为了能够更好实现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工艺的优化,笔者在上述数据的前提下又采用了热泵精馏和热集成技术,这就使得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工艺内部热量实现了较好应用,这样就能够在满足丁炔二醇
方方数据
质及改质料性质加以分析如何来平衡加氢进料中的氨含量。
下转第73页
联产丙炔醇工艺具备较高丙炔醇选择性、回收率以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艺本身的热量消耗降低,这对于相关企业的丙
炔醇生产成本降低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结论
本文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实验研究、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工艺的优化等内容,而结合这一系列内容我们就能够较为直观了解丁炔二醇联产丙炔醇工艺中提升丙炔醇产量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希望相关丙炔醇生产企业能够由此获得一定启发,实现自身丙炔醇生产工艺的革新与进步,这样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将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邓克旺,汤晓王,陈春燕,蒋越,傅最伟,肖泽仪.丙块醇一丁炔二醇水溶液的渗遗汽化分离研究精细化工,2010,02:142-146.
[2]王娟芸,蒋毅,谢建川,陈君和,张小霞,蒋伟.扎雀石催化合成 1,4丁焕二醇的研究]合成化学,2010,S1:2629.
[3]张悦.丙块醇和1,4-丁政二醇的合成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14.
[4]高五明,田恒水,未云峰.CuO-Bi,O,粉体催化含成1,4-丁焕二醇的研究[1]-广东化工,2008,09:5355.
[5]许海霞,马晓波.丁二醇联产丙块醇工艺的优化[].化工管理,2016,08:201.
【作者简介】
陈牟(1974~),,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研究方向:BDO。
(资任编辑:刘林林)
上一章: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 下一章:火炸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GB/T 5687.4-2016 氮化铬铁和高氮铬铁 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YB/T 4528-2016 氮化铬铁和高氮铬铁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 GB/T 41942-2022 天然生胶和天然胶乳 氮含量的测定 微杜马斯燃烧法 不同氮效率油菜SPS和PEPC活性差异及其对籽粒产量与油分含量的影响 NB/SH/T 0704-2010 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 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NB/SH/T 0704-2010 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YB/T 4908.6-2021 钒铝合金 氧、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 GB/T 4702.17-2016 金属铬 氧、氮、氢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