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34.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14:28:5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 蹭10第
综述专论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
蔡涛王丹宋志祥余万能(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从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正在开发和研究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针对国内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调:垃圾渗滤液;物化法;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回灌法
中图分类号:X7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14(2010)01-000106
等因素有关;(3)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与径流。其中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垃圾产量不断增
加。目前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楚烧、堆肥和填埋等。其中卫生填埋由于处理量大、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但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危害极大,它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内部的内含水。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周边环境和污染地下水。因而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关于渗滤液水质成分研究的报道较多,
渗滤液是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其水质水量的不稳定性,以及渗滤液中含有大量难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和氨氮等毒性物质,所以渗滤液的处理非常困难。现有的处理方法大概可分为生化法、化学法、物化法、物理法和回灌法等。
1滤液的产生
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由于
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离水、降水以及人渗的地下水,通过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渗滤液主要来源叫):(1)垃圾自身的水分;(2) 垃圾中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经厌氧、好氧分解产生的水分,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温度和菌种
作者简介:蔡涛,(1983-)武汉期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万方数据
降水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这些水分渗过成分复杂的垃圾时,使垃圾发生分解、溶出、发酵等反应,从而使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和
种类繁多的重金属类物质。 2渗滤液的特点
渗滤液的水质随垃圾的组分、当地气候、水
文地质、填理时间和填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有
显著的不同。其显著特征[2]; 2.1有机物浓度高
渗滤液中的BOD5和COD浓度最高可达几
万mg/L,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值一般在6.0左右(显弱酸性),BOD5与COD比值在 0.5-0.6。
2.2水质变化大
渗滤液的水质取决于填埋场的构造方式和
垃圾种类、质量、数量以及填埋年数的长短,其中
构造方式是最主要的。 2.3氨氮含量高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很高,且氨氮浓度在
一定时期随时间的延长会有所升高,主要是因为有机氮转化为氨氮造成的。在中晚期填埋场中,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处理难度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多采用厌氧填埋技术,导致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在填埋场进人产甲烷阶段后不断上升,达到高峰值后延续很长的时间直至最后封场,基至当填理场稳
上一章: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技术研究 下一章:降低焦化原料氮含量和调节加氢改质料氮含量的主要措施

相关文章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及渗滤液处理技术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机理研究及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RO处理早期垃圾渗滤液中DOM的荧光光谱分析 T/QGCML 1499-2023 工业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设备智能检测系统 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白泥混合土处理渗滤液效果的试验研究 T/ACEF 083-2023 生活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固化原地利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