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高产1,3-丙二醇的等离子体诱变菌株选育及发酵动力学分析

高产1,3-丙二醇的等离子体诱变菌株选育及发酵动力学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26.5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17:47:5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高产1,3-丙二醇的等离子体诱变菌株选育及发酵动力学分析 第11卷第2期 2011年4月
过程工程学报
The Chinese Joum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高产1.3-丙二醇的等离子体诱变菌株选育及发酵动力学分析
董晓宇1,滕虎,修志龙
(1大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2.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Vol.11 No.2 Apr.2011
摘要: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出发菌株,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诱变,确立等离子体诱变的物理参数和最佳诱变条件,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底物和产物筛选培养基对诱变菌液进行别化,并结合96孔板筛选单菌落,获得·-株高产1,3-丙二醇的突变菌株,命名为Kp-M2,其间激发酵1,3-丙二醇产量比野生菌提高43%.基于Logistic和 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Kp-M2和野生菌间歌发酵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诱变菌的最人比生长速率、与菌
体生长偶联的产物生成系数、产物对底物得率均明显高于野生菌。关键词:克雷伯氏菌:诱变;1,3-内二醇;发酵:动力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TQ923 1前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1)02-0304-08
型诱变剂,对其诱变过程及其物理参数的优化研究未见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因而其生产工艺也倍受关注1,2],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工艺具有低成本且对环境友好的优点,一直受到各国广泛关注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发酵甘油的底物转化率、产物浓度和生产强度都较高,因此是生产1,3-PD 的常用菌种[3]但野生K.pneumoniae仍存在1,3-PD产量低且不能耐受较高浓度底物4,3的缺点.因此,通过菌种诱变方法提高菌种的甘油耐受力,增加其1,3-PD产量、转化率和生产强度
目前,用于高产1,3-PD的菌种的诱变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二者偶联的方法[6-8,物理方法虽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正突变率低:化学方法可操作性强、正突变率较物理方法高,但化学诱变剂大多具有毒性,其中90%以上是致癌物质或极毒物质,不仅对实验人员有损害,还会污染环境,因而,开发绿色环保的新型诱变剂受到广泛关注,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诱变方法,具有操作简筒单、费用低廉、无毒性、正突变率高等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9-),但其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等离子体的放电参数是影响菌体存活率和突变率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纽在前期工作中[8川曾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Plasma,DBDP)分别透变单菌落和菌体悬浮液,获得高产13-PD的诱变菌株K.1206 和Kp-M2.到目前为止,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
报道,这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
本工作对等离子体诱变K.pneumoniae过程,包括等离子体诱变物理参数优化、诱变菌别化筛选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并通过突变菌和野生菌间歇发酵动力学参数比较,考察等离子体诱变前后两株菌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的异同,旨在为等离子体诱变其他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
2
实验
2.1菌种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CGMCC 2028),分离自土壤,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2.2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同文献[10],常规LB培养基.甘油筛选培养基是在种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 20,40,60和80g/L甘油;1,3-丙二醇筛选培养基是在种
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40和60g/L1,3-PD 2.3实验装置及分析仪器
所用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同文献[11],由电源部分和反应器部分组成.电源部分由信号发生器、放大器和变压器组成,电源为频率和电压连续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反应器部分由直径为5cm的铝制电极组成,两电极上分别附有厚1mm的石英介质,上电极直接与高压电源相连,下电极与铝质底座接触并接地.当电压、频率及放电间隙适当时,电极间气体可在大气压下被击穿,形成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收稿日期:2010-12-21,修回日期:20110228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基金资助项H(编号:2007AA02Z2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7CB714306) 69
万方数据
上一章:酚类化合物在生物质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下一章:超细分级机进料管内颗粒浓度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

相关文章

以粗甘油为原料高产1,3-丙二醇菌株的等离子体复合诱变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快速诱变选育γ-氨基丁酸高产菌株 组氨酸发酵条件及高产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苹果醋优势醋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微波结合盐酸羟铵诱变选育高产醋酸菌 进化工程选育乙醇发酵酵母菌株研究进展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冠菌素高产菌株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