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快速诱变选育γ-氨基丁酸高产菌株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快速诱变选育γ-氨基丁酸高产菌株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27.8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5:23:3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快速诱变选育γ-氨基丁酸高产菌株 创新与借鉴
中国酿造
2016年第35卷第4期
总第290期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快速诱变选育-氨基丁酸高产菌株
石秀峰纪曾春常传友,马身喜张变强高强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
·127.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便捷的产氨基丁酸(GAB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方法,以产GABA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TCCC13007为出发菌株采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PMS)对其进行诱变育种。最佳诱变条件为氮气流量10L/min、照射间) 距3mm、120W功率条件下处理90s致死率>90%。将诱变后的菌悬液涂布到CaCO;筛选平板上,以CaCO,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为依据建立了平板-96深孔板-摇瓶的快速筛选体系。最终通过摇瓶复筛选育得到了一株GABA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株L8GABA产量达到(66.59±0.58)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1.41%。10次连续传代与掘摇瓶发酵实验表明突变株L8的发酵性能和遗传稳定性良好。关键词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短乳杆菌Y-氨基丁酸筛选
中图分类号:TQ922
文章编号0254-5071(2016)04-0127-04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6.04.028
Rapid screening ofa high yieldy-aminobutyric acid mutantby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system
SHI Xiufeng, JI Zengchun, CHANG Chuanyou, MA Shenxi, ZHANG Bianqiang, GAO Qiang*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 Fermentartion Microbiology, Ministry of Edueation,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of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
Abstract This work aims to establish an expeditious method for the screening of high-yield -aminobutyric acid (GABA) strains. A novel mutation approach, the 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 (MPMS), was employed to screening GABA-producing Lactobacillus brevis TCCC 13007) The optimal mutation conditions were N, gas flow ratio 10 L/min, irmadiation distance 3 mm, power 120 W and radiation time 90 s. Under these con ditions, the lethality ratio was over 90%. Based on the ratio of transparent circle to colony diameter on CaCO, screening plate as the screening criteria, a “Petri dish-96 well plate-shake flask" screening protocol was established. The obtained mutant strain L8 was screened with high GABA production a oeuaag vv se aes anins snonoa 1 e ens [eao jo e e %t1 peeasg (8so6s'99) jo fementation ability of the mutant strain L8 remained stable and showed high genetic stability.
Key words 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 Lactobacillus brevis; y-aminobutyrice acid; screening
y-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acid,GABA)是一种非蛋自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在动物体内GABA则几乎只存在于神经系统中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1-)。GABA具有降血压、镇静安神、促进睡眠活化大脑肝肾以及延缓衰老等的生理作用。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疗卫生行业(。目前富含GABA的保健食品在欧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流行我国原卫生部也于2009年将GABA列为新资源食品(2013年改称为新食品原料),
目前国内外生产GABA的方法主要有植物富集、化学合成以及微生物法()。由于植物富集效率较低下而化学合成污染严重因此微生物法生产GABA成为目前较为理
收稿日期2016-02-12
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21302)
想的一种绿色生产方法。微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体内含有的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decarboxylase,GADEC 4.1.1.15)催化发酵底物谷氨酸钠(monosodiumglutamate MSG)发生脱羧反应从而产生GABA。使用短乳杆菌发酵生产GABA的发酵周期短污染较小对安全经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微生物产能低、可利用碳源种类有限等问题成为其发酵生产GABA的瓶颈。因此筛选一株增殖速度快、GABA产量高的菌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研究人员不断从自然界中筛选优良菌株、优化培养基来提高产量或者尝试利用紫外线与化学诱变剂等方法诱变获取高产菌株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寻找更有效的GABA高产菌株选育方法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石秀峰(1990-)男预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遗传育种*通讯作者高强(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遗传育种。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I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ICS 35.240.99
CCS L 67 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601.5—2025
冷链食品追溯 第 5 部分:信息分类与编码
规则
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Part5: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rules
2025 - 01 - 13 发布
2025 - 04 - 13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601.5—2025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信息分类基本原则 ................................................................... 2
5 追溯码编码规则 ..................................................................... 2
参考文献 .............................................................................. 5
I
DB44/T 2601.5—2025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44/T 2601《冷链食品追溯》的第5部分。DB44/T 260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电子追溯凭证参考格式;
——第2部分:集中仓管理要求;
——第3部分:交换数据集;
——第4部分: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规范;
——第5部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第6部分:统计指标。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广州中科易德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敏夫、李引、董雯雯、林淑英、廖娟、钟百川、谭教珠、杨世峰、何川、何
维、王一龙、肖景贤、刘东成、孙微微、梁印剑。
II
DB44/T 2601.5—2025
冷链食品追溯 第 5 部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冷链食品追溯体系中信息分类的总体原则,并规定了追溯码格式、扩展和标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冷链追溯体系中相关编码信息的表示、交换、识别和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5425—2014 商品条码 128条码
GB/T 18284—2000 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 18347—2001 128条码
GB/T 36364—2018 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2.45GHz标签通用规范
GB/T 36365—2018 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800/900MHz无源标签通用规范
GB/T 38155—2019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38155—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追溯码 traceability code
追溯系统中对追溯单元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 38155—2019,2.10]
追溯系统 traceability system
基于追溯码、文件记录、相关软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
中相关数据的集成。
[来源:GB/T 38155—2019,2.6]
单品码 individual code
追溯系统中对单个产品进行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 38155—2019,2.14]
单据码 transaction code
追溯系统中对进货、销售、出入库、运输等单据进行标识的代码。
1
DB44/T 2601.5—2025
主体码 subject code
追溯系统中对追溯主体进行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 38155—2019,2.11]
4 信息分类基本原则
本标准中的基本分类方法参照GB/T 7027—2002的规定和要求,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
按照冷链食品监管信息最稳定的本质属性及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作为信息分类的依据,并考虑相
关业务的特征与发展。
系统性原则
按照冷链食品监管信息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化排列,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确保类目唯一、
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减少冗余。
实用性原则
在进行信息分类时,类目设置要全面、实用,受到关注的、重要的冷链食品监管信息作为一级类目
列出,突出重点、检索方便。
可扩展性原则
在类目的设置上要预留扩展空间,保证分类体系框架适应冷链食品监管信息不断丰富的内容和日
益增长的种类与数量。在保持现有分类体系的前提下,允许在最后一级分类下制定适合的分类细则。
兼容性原则
应与国内已有的相关信息分类标准相协调,保持继承性和实际适用的延续性,同时也与相关的国际
标准相符。
稳定性原则
使用稳定的因素作为分类依据,并充分借鉴国内其他有关部门正在采用的分类与编码标准,提高分
类体系的可延续性或兼容性,促进冷链食品监管信息分类的稳定性。
5 追溯码编码规则
追溯码的构成
溯源码由追溯子系统编码、码类型、产生方式、序列编码组成。
5.1.1 追溯子系统编码
各追溯子系统的备案编码,由5位数字组成,按追溯子系统注册备案顺序编码。
5.1.2 码类型
2
DB44/T 2601.5—2025
码的类型的编码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1 码类型表
说明 编码 说明
单品码 101 条码商品单品码追溯码,流通环节码内容不变
102 箱码
103 非条码商品单品追溯码,收货时,上游无码则生成追溯 码,上游已生码,直接继承;出货时生成新追溯码
收货单据码 201 采购入库
202 退货入库
203 生产入库
204 调拨入库
205 赠品入库
206 盘盈入库
207 召回入库
208 贮存入库(例子:集中仓)
299 其他
发货单据码 301 销售出库
302 供应出库
303 盘亏出库
304 退货出库
305 抽检出库
306 调拨出库
307 销毁出库
308 赠品出库
309 使用出库
310 召回出库
311 报损出库
312 贮存出库(例子:集中仓)
399 其他
主体 410 农贸菜市场
411 农贸菜市场经营者
420 企业
5.1.3 产生方式
码是通过备案系统申请还是追溯子系统自行生成,由1位数字组成。0表示备案系统生成,1表示追
溯子系统自行生成。
单品码格式标准
追溯码由追溯子系统编码+码类型+码产生方式+序列码,位数不做强制限定,各追溯子系统需确保
系统内码唯一。
宜使用20位编码,即系统编码(5位)+码类型(3位)+码产生方式(1位)+序列码(11位)。
3
DB44/T 2601.5—2025
单据码格式标准
单据码由追溯子系统编码+码类型+码产生方式+序列码,位数不做强制限定,各追溯子系统需确保
系统内码唯一。
宜使用21位编码,即系统编码(5位)+码类型(3位)+码产生方式(1位)+序列码(12位);具体
序列码可使用如下YYMMdd + 当天流水号(6位)。
主体码格式标准
主体码由追溯子系统编码+码类型+码产生方式+序列码,位数不做强制限定,各追溯子系统需确保
系统内码唯一。
宜使用17位编码,即系统编码(5位)+码类型(3位)+码产生方式(1位)+序列码(8位)
追溯码的扩展
追溯码结构应留有适当的扩充余地,从标识数据项上可以扩展,以满足信息扩充的需求。
扩展码的扩展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扩展信息内容为产品追溯所需的必要性信息,如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b) 扩展码不应为空,可采用不定长字符,但结构应尽量简单,长度尽量短;
c) 扩展码在同一追溯码结构中,应具有唯一性;
d) 扩展码参照 GB/T 7027 的要求,或采用现有的标准。
追溯码标识
为实现追溯信息的自动或人工采集,追溯码可以以标签、标记或标注等方式来标识。标识载体应保
留在追溯单元上,直到该单元被消解为止。
根据实际需要,追溯码的标识载体可以是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射频标签等,应分别符合以下相应
要求:
a) 当采用 GS1 128 条码时,条码符号参照 GB/T 15425—2014 的要求;
b) 当采用 128 条码时,条码符号参照 GB/T 18347—2001 的要求;
c) 当采用 QR 条码时,条码符号参照 GB/T 18284—2000 的要求;
d) 当采用 RFID 标签时,RFID 标签参照 GB/T 36364—2018 或 GB/T 36365—2018 的要求。
4
DB44/T 2601.5—2025
参 考 文 献
[1] GB/T 38156—2019 重要产品追溯交易记录总体要求
[2] GB/T 43195—2023 进口冷链食品追溯 追溯系统开发指南
[3] GB/T 43268—2023 进口冷链食品追溯 追溯体系通则
[4] GB/T 36088—2018 冷链物流信息管理要求
5
DB44/T 2601.5—2025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冷链食品追溯 第 5 部分:信息分类与 编码规则 DB44/T 2601.5—2025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 号 1304 室 邮政编码:510220 电话:020-84250337
DB44/T 2601.5—2025
6
上一章:葡萄皮色苷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研究 下一章: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高产1,3-丙二醇的等离子体诱变菌株选育及发酵动力学分析 以粗甘油为原料高产1,3-丙二醇菌株的等离子体复合诱变 苹果醋优势醋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微波结合盐酸羟铵诱变选育高产醋酸菌 DB36/T 991-2018 富含γ-氨基丁酸巨胚功能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23/T 2717-2020 利用60COγ诱变技术创制大豆新种质技术规程 DB23/T 3007-2021 水稻钴60γ射线辐照诱变育种技术规程 蛹虫草高产胞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