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Subject
过程方法审核的
二阶段现场审核思路 O文/周勇王培勋
二阶段现场审核是整个审核活动的重心,为实现审核的有效性与增值,需要有系统的审核思路,本文就二阶段现场审核的思路做简单的介绍。
一、关于审核的路径
过程方法审核是高度贴近受审核方实际业务活动顺序及其相互关系而展开的审核活动,并非孤立的、从标准条款要求出发来评价受审核方体系运行的“截面”或进行证据的“调查式”审核。受审核方的实际业务活动顺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既是“信息源”,也是审核实施应遵循的路径或者说是“边界”。
二、关于审核的模式
在这个路径上对过程实施审核,实质上是对受审核方QMS过程管理的审核,高效的审核需要系统的模式,因此,过程方法审
>(认证技术》2012·01
核需要审核员在对任何一个过程实施审核时,必须遵循以下三种特定的审核模式(审核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决定对某一个过程的审核选择哪一种模式)。
A:PDCA B:CAPD C:CPAD
本文就其中的CAPD审核模式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三、CAPD的审核模式
特定的模式将引导审核员的审核思路,也能够促成审核员对其审核过程做出系统判断,应用CAPD 的模式实施审核,要从受审核方的过程绩效入手(审核的切入点)。
审核员应首先了解该过程的当前和历史绩效信息。所谓过程绩效是指那些能够表征该过程满足预期要求程度的指标,如合格品率、差错率等,质量管理体系(QMS)质量目标是过程绩效要达到的程
编辑/徐航
度,某过程绩效的好坏也就意味着某质量目标的达成程度如何。对于二阶段现场审核而言,一阶段的审核输出已经提供了客过程绩效指标的信息。
审核员在二阶段现场审核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审核员从了解这些过程绩效的当前水平入手,并确定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第二,审核员同时还需要了解该过程绩效中的短板(水平最差的方面);第三,了解这些过程绩效指标的实现趋势(如近3个月,近半年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审核员可以确定特定的审核线索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审核方式,例如当发现过程的某个绩效实现情况很差,或者具象到某产品特性的合格率偏低,那么,对该过程的审核可以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