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Subject
过程方法审核的主要特点 O文/王培勋周勇
、“过程方法审核”的
定义
CQC的过程方法审核是指“以组织实际业务活动的顺序和相互关系为审核路径,遵循系统的审核模式,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绩效和风险作出系统评价并实现增值的审核。"
二、主要特点
1,从条款出发转变为从实际业务活动出发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了解到,CQC的过程方法审核,其路径或者说“边界”是组织的实际业务活动,这是一种从实际业务活动出发的审核形式,而不是从条款出发(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审核员审核时所遵循的模式),条款出发的审核虽然从“难度” 而言,容易形成有关符合性的判断,但如果站在客户的角度(应该这样理解,组织既是受审
(认证技术》201201
核方,也是审核服务的客户),这种审核是离散的,自圆其说的审核。可以设想一下实际审核的情景,审核员在某个部门进行审核,其关注点是“跳跃式”的,来自于审核计划的安排,假如审核计划上描述了对该部门需审核 4.2.3、4.2.4、6.3,那么审核员的审核思路一般都是每次只想一个条款,然后去围绕着这个条款去展开审核,去寻找符合这个条款要求的证据,直至所有的条款都审核完,他才会“满意”地离开。这样做,虽然审核员能够获取某个条款的充分信息,但这些信息很难让审核员构建起对这个部门整体运行情况的判断,所形成的审核结论,也是围绕所审核条款。此外,审核员也很少会去想“为什么”以及“如何”这两个可能会带来增值信息的问题。对于从条款这种审核方式我们无可厚非,但是,今天的客户对审
编辑/徐航
核的期望已经提升,他们期望审核能够更贴近自己的实际,期望审核员能够站在“经营”的角度去审视,另外,条款出发的审核可能会导致审核员的关注点与客户关注点的不同,直接的表现是,审核员可能会在客户并不认为重要的地方(特别是从经营的角度)滔滔不绝,这在客观上相当于加重了客户对ISO9001的狭义理解。总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审核服务能够创造价值并得到认同,需要审核模式的创新(详见本专题第一篇文章)。
如果依照实际业务流程审核同样的情景,审核员将会更加关注这个部门的“工作”,这可能是某些过程,也可能是审核员所审核过程的某个片段,审核员可能会关注这个工作的绩效指标及其表现,进行这项/些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所需遵循的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