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doi:10.3969/j.isn.16729943.2018.01.051
能源技术与管理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8年第43卷第1期
Vol. 43 No.1
出湾核电站1、2号机组汽轮机高压通流设骑
付小军
(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为优化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汽轮机高压通流设计,改善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
的影响机组性能和安全性的因素,提出了在尽可能缩小改造范围且不影响机组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整体更换全部高压隔板的方案实现改造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后续功率由100%提升至104%时减少改造项的需要,额外附加了2套正反第1级高压隔板,以便后续更换。此种改造方式实施过程简单经济,在机组大修期间完成了现场实施,并在满功率阶段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造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核电站;汽轮机;高压通流;改造
[中图分类号】TL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43(2018]01-0136-03
0引言
由湾核电站1、2号机组采用的是俄罗期
WWER1000型核电机组,配置了由俄罗斯列宁格 00009000博俄罗斯电力工厂生产的TBB-1000-2Y3型发电机,当二回路设备冷却水温度在23°时,机组的额定电功率为1060MW[1]。
2台机组实际运行期间汽轮机高压通流部分设计上存在一些影响机组性能和安全性的因素,如:高压主调节阀波动偏大,高压通流面积偏小,除氧器压力偏高,高压缸第3~5级隔板中分面防转螺栓冲蚀等。目前2台机组已过渡到周期为18个月的换料大修,对机组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且后续进行发电机定子改造后。为了充分利用发电机定子改造后增加的出力,在机组功率从100%提升至104%之间的循环周期内,可以始终保持在蒸发器输出功率在夏季工况时(3060MW 左右)的水平。上述因素将可能影响机组出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改造优化原有设计,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增加机组的发电量和能力因子。
为优化原有设计并尽可能减少改造范围,提出了在维持现有高压通流主要部件(外缸、内缸、隔板套、转子)不变的前提下,仅通过整体更换全部高压隔板即可实现改造目的的方案,同时考虑到后续功率从100%提升至104%时尽可能减少改造项的需要,额外附加了2套正反第1级高压隔板,以便后续更换。然而,改造范围的限制必然导致改造难度的加大。因此,如何在现有主要接口
方方数据
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高压隔板以实现改造目
的,是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 1技术方案
1.1技术方案原则
(1)保证改造部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目
不影响未改造部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改造后机组各项安全限值不低于改造前水平。
(2)满足机组在每18个月进行反应堆换料及每72个月揭高压缸大修的条件下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3)不影响机组现有轴系的振动
(4)104%工况下除氧器压力满足要求
1.2技术方案内容 1.2.1设计优化
(1)改善汽轮机高压调节性能。高压通流改造前机组满功率时(蒸发器输出热功率3000MW), 2台机组高压主调阀的设计开度约50%,实际的平均开度大约在59%,夏季时反应堆功率较高高压主调阀开度更大,已位于快开区后端平坦区,蒸汽量的些许变化可能引起高压主调阀大幅波动,影响机组调节性能和安全性。
由于高压转子未改造,同时考虑高压各级焙
降分配合理性并防止高压主调阀节流损失过大,设计时只能适度增大汽轮机高压缸第1级隔板通流面积以降低高压主调门的并度,减少其波动性,改善调节特性。
(2)避免功率从100%提升至104%时除氧器超压。除氧器设计手册中的工作压力为0.824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