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熟料溶出二次反应抑制机制研究

熟料溶出二次反应抑制机制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7.2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4:09: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熟料溶出二次反应抑制机制研究 第31卷第2期(总第122期)
2012年4月
湿法冶金
Hydrometallurgyof China
Vol. 31 No.2(Sum. 122)
Apr.2012
熟料溶出二次反应抑制机制研究
胡江平,康立武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研究了焦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草酸钠、柠模酸钠、EDTA、氨三乙酸(NTA)等抑制剂对熟料溶出过程中二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熟料游出过程中,添加0.5%十二烷基苯馈酸钠后,AIO,落出率提高了1.84%,二次反应抑制效果最好。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中添加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赤泥中硅酸二钙之间主要是通过化学驳附发生作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因履盖在赤泥表面而抑制二次反应发生,
关键调:熟料;溶出;二次反应;红外光谱;暇附机制
中图分类号:TF80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617(2012)02-0085-04
碱石灰烧结法熟料中约含30%的硅酸二钙[1]。在熟料溶出过程中,由于硅酸二钙与铝酸钠溶液之间发生二次反应,导致已溶出的氧化铝和氧化钠以水合石榴石和水合铝硅酸钠形式进人固相,引起氧化铝和氧化钠的二次损失。针对溶出过程中发生的二次反应,已有多人(3-4研究了昔性比、碳酸钠浓度、溶出温度等对二次反应的影响,也总结出了抑制二次反应的措施,但氧化铝摄失较大的问题仍未解决。目前,使用添加剂抑制熟料溶出过程中的二次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但有关添加剂抑制机制的研究却较少。
本试验系统考察了熟料溶出过程中添加焦碳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柠檬酸钠、草酸钠、EDTA、氨三乙酸(NTA)等添加剂对溶出过程中二次反应的影响,并筛选出对二次反应抑制效果最好的添加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溶出过程二次反应的抑制机制。研究结果为筛选和合成高性能二次反应抑制剂、进一步提高熟料中氧化铝的溶出率提供了参数依据。
试验部分 1
原料及仪器
1.1
试验熟料取自国内某铝厂,经破碎、球磨、混
匀,成分和粒度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收稿日期:2011-08-21
熟料化学组成的质量分数
表1
FegO
AlO
tos
10.50
4.52
+20 B 0, 27
27, 84 表2
o 17, 64
TiO 1.56
%
Nas Ok
KNa:O,K0
17. 26
熟料的粒度分布
2. 604.05
%
20~+50日
月 0SI+~00日 001+~0S
-150月
1.62
15, 95
29. 48
51. 68
调整液:根据某铝厂实际溶出液,用工业纯 NaOH、AI(OH),及分析纯Na,CO,在不锈钢桶中配制调整减,其组成为A10,质量浓度56.1 g/L,NazO质量浓度20g/L,苛性比α=1.76。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主要仪器:JHS-1电子恒速搅拌机(上海华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HB-3循环水真空泵(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DF-1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江苏省金坛市恒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V-1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Nicolet570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热电集团)。
1.2试验方法
参考实际生产工艺条件,将盛有100mL调整液的锥形瓶放人温度为80℃的恒温磁力搅拌水浴中固定。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将20g烧
作者商介:胡江平(1970一),男,潮北黄石人,高级讲,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资象综合利用研究,万方数据
上一章:生物氧化难浸金矿的研究现状 下一章:氧气侧吹炉处理铜浮渣的生产实践

相关文章

污泥作二次原燃料煅烧水泥熟料的试验研究 下调转录因子HOXB7抑制胰腺癌BXPC3细胞侵袭及迁移机制研究 利用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研究生物质热解机制 乙炔氢氯化非汞催化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包膜及其与生化抑制剂结合型尿素在草甸棕壤中尿素态氮溶出特征 运动训练抑制慢性心衰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机制 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特性及其抑制机理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RC框架结构屈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