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运动训练抑制慢性心衰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机制

运动训练抑制慢性心衰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机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20.1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6:16: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运动训练抑制慢性心衰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机制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c. 2016, Vol. 31, No.12·综述,
运动训练抑制慢性心衰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机制马柳一12尹玉洁12位庚12张军芳2贾振华1.3.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心排出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而引起的以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CHF患者不仅存在心功能和心脏形态的明显异常,而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以药物配合适当的运动训练已成为CHF防治领域的趋势,即CHF的康复治疗。在20世纪中期CHF的护理标准是卧床休息和/或强心苷类药物,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利尿,但研究发现过度卧床体息会引起骨骼肌委缩、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负面作用,加重了CHF的进展。目前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已经成为提高CHF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方式"。BelardinelliR等进行长达十年的研究显示,CHF患者进行每周两次的60%最大耗氧量的有氧训练结果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一项由BluinMR等"的前瞻性单中心介入性队列结果表明 CHF患者经12周康复治疗后,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减低而运动耐受能力明显增加。而HF-ACTION试验证明慢性CHF思者进行适度的运动训练降低CHF患者的住院率及病死率") 这些数据表明运动训练是安全有效的。然而,运动训练改善
CHF的心Ⅱ 聚神经系
众所周知,交
功能紊乱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异常激活是CHF的重要病理特征,
产导致CHI
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持续的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贯穿了CHF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 CHF治疗的基石。中枢心血管网络的神经重塑可能是运动训练影响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机制。本综述主要集中探讨运动训练对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中枢机制作用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1
研究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在CHF的早期有一定的代偿作用,然而长期作用能促进心肌细胞调亡、加速心室重构,促进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儿茶酚腰,增加心率,下调β-肾上腺素受体数目、上调β-抑制蛋白和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发挥直接的心脏毒性作用,使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6.12.026
在CHF状态下,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机制包括心血管反射调节紊乱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机制紊乱。心血管反射包括心交感传人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和压力感受性反射,前两者属于交感兴奋性反射,而后者是交感抑制性反射"。CHF 时,这些心血管反射调控着交感神经活性输出。此外,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整合机制越来越引起关注。RAS广泛分布中枢各个核团。研究表明,CHF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hypothalamic nucleus,PVN)部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及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angiotensin-type1andreceptors,ATIR)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侧脑室给予洛沙坦会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这表明脑内的RAS过度激活,导致了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加速了心衰的进展。而中枢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同样参与了交感神经的激活,Angll可以促进 NADPH酶的生成,使ROS升高,而中枢抑制NADPH酶的活性可降低AnglI介导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这表明ROS作为 RAS的下游系统在交感神经激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NO是调控交感神经活性的重要抑制性因子。研究发现,中枢PVN及延髓头端股外侧区(rostralventrolateralmedulla,
RVLM)部位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
nitricoxide
nNOS)表达下调,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中枢慢性长
synthase,
期给予ATIR阻滞剂可以上调nNOS。炎性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受到生理、病理刺激后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研究表明CHF时下丘脑室旁核小胶质细胞活化, TNF-a、IL-1B增多,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而抑制中枢内的 NF-xB则减少了血管周围巨噬细胞COX-2的生成,降低了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因此,中枢内炎性细胞因子可以促进交感神经激活。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小G蛋白Rho/Rho激酶途径、Toll样受体4和趋化因子
FKN/CX3CR1等在交感神经调控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运动训练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运动是神经系统有效的刺激,运动训练可部分逆转神经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518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978)
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7;2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心血管科;4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马柳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5-05-08 1404tww.rehabi.com.cn
上一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屈伸等速肌力评定 下一章:早期康复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相关文章

T/CHATA 024-2022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诊断 GBZ/T 247-2013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运动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熟料溶出二次反应抑制机制研究 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及其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血液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疾病和运动的关系 基于并行RBF神经网络的机器人逆运动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