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精细石油
工
化
SPECIALITY PETROCHEMICALS
第33卷第5期 2016年9月
蜡油掺炼植物油加氢前后组成变化研究
吴洪新,凌凤香,王少军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采用高温、不锈钢色谱柱、柱上进样方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定量分析了伊朗VGO掺炼植物油前后加氢产品中几种长链正构烷烃(Cis-Cua)的含量,研究了伊朗VGO、镇海混合油掺炼不同比例植物油原料、产品组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蜡油掺炼植物油比例的增加,加氢产品中几种长链正构烷烃(Cis-Cu)的质量分数也明显增加,正十六烷、正十八烷的质量分数增幅大于正十五烷、正十七烷增幅。植物油加氢过程发生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加氢饱和反应、加氨脱氧反应、加氢脱发基反应(或加氢脱碳基反应),其中以加氢脱氧反应为主。
关键词:植物油气相色谱-质谱加氢
组成分析
中图分类号:TE626.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原油重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炼油厂通
常采取催化裂化工艺来提高轻质油的收率,但这种工艺生产的柴油十六烧值较低,提高柴油十六烷值成为驱解决的问题之一。采用植物油加氢工艺获取高十六烷值组分的这种方式,不但利用可再生资源来提高柴油产量,而且将植物油加氢后得到的高十六烷值柴油组分添加到矿物质柴油中,还可以解决炼油厂柴油十六烷值低的问题,改善柴油性能。
植物油加氢制备柴油组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等国家首先进行了原料的适应性、加氢工艺条件以及产品性能等方面的研究[2]。由于植物油加氢得到的柴油组分的凝点和冷滤点较高,为了改善产品的低温流动性,近年来芬兰等国家开展了植物油先加氢后异构的研究[3]。由于植物油在加氢过程中生成水,消耗大量氢气,为了降低氢耗,研究者也开展了植物油直接脱羧的研究}。把植物油和石油原料一起掺炼[5]或者单独炼制[3.4.-8],利用炼厂现有的装置流程而不需要大的改变,就能生产出优质柴油,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研究伊朗VGO掺炼不同比例植物油加氢前后组成变化信息,通过这类加氢产品组成中几种长链正构烃(CstoC)含量的变化推断植物油加氢反应机理,为动植物油脂加氢工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万方数据
1实验部分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
TRACE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TRACE-DSQII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氮气吹干仪。
正已烷(分析纯)、二氯甲烷(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正十五烷(色谱纯)、正十六烷(色谱纯)、正十七烷(色谱纯)、正十八烷(色谱纯)(色谱纯),棕榈酸甲酯(色谱纯)、硬脂酸甲酯(色谱纯)、油酸甲酯(色谱纯)、亚油酸甲酯(色谱纯),吸附剂:硅胶(100-200目)。
原料油:豆油、棕榈油、棉籽油(市售)、伊朗
VGO、镇海混合油。 1.2仪器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1:不锈钢高温色谱柱(HT-5: 12m×0.32mm×0.15μm),检测器(FID)温度:380℃,程序升温:50℃开始,保持1min,以 15℃/min升至380℃保持5min,载气:高纯氧气,载气流速:3.0mL/min,空气流速: 350mL/min,氧气流速:35mL/min。传输线温度:280℃。进样量1μL,柱上进样。
气相色谱条件2:高温、低流失、不锈钢色谱收端日期:2016-04-05;修改橘到日新:2016-09-06 作者简介:吴洪新(1977-),女,项士,高复工程师,现主要从
事油品结构组成及仅器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wuhongxin.fshysinopec,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