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
信息技术
分析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对策
宣妹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00)
自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生争的密码,作为解决民族身份认同危机的重要途径,其在民族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摘
省级的图书馆作为省内的文献信息中心,应该在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本文就针对省级图书馆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现状与对策
省级图书馆是省内文献的信息中心,在开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专题数据库、挖据本地的特色文化.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几类间题.需要进行完善。
1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
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的32个省级图书馆进行的网络调查,其中有17个自建了非遗数据库,如表1所示。建设非遗数据库最多的省份是山东省,其次是吉林省和陕西省,像贵州等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则没有建设非遗数据库,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与所处地区的当前经济形势和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省级图书馆所建的非遗数据库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了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日头传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社会实践、节日庆典、仪式礼仪;表演艺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数据的存在形式大多是文学记载的模式,如“山西人生礼俗数据库”“云南省少数民族口述语言数据库"等,除此之外还有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来表现的数据库。
2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问题
2.1数据库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在被调查的省级图书馆中,建库的平台各不相同,有些图书馆是通过购买的软件进行建库,有些是用自已开发的软件建库。这种情况导致了建库平台的混乱,没有统一的建库标准,数据格式都不相同。目前,省级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标准化的程度低,这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利用与共享,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检案系统和操作系统形式多样,数据的检索点缺乏产格的质量控制,导致了原始数据处理不准确、不统一、不规范,限制了数据库作用的发挥。
2.2知识产权的间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知识产权特性,它是由特定的民族或者集体创造出的智力财富。很多省级的图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的过程中会忽略一个最重要的间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投权情况,很多非物遗产在保护的过程中忽视了其产生和流传群体的合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2条对图书馆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条件进行了明确的限定:第一,使用的客体仅限于已经发表的作品;第二,使用作品的程度必须是"少量"或者“适当";第三,使用的目的必须是非营利性的。《著作权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合法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采集、整理、传播,成为了驱待解决的课题
2.3单一的检索方式。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只有少数的数据库提供了高级检索,多数用户操作的界面不够友好.也没有简介,一些数据库的本馆主页位置设置的不够明显,要经过多次点击才能够找到,还有一此数据库只能进行简单浏览,没有检索功能,如潮南省图书馆建立的“民俗民风“就不能进行检索,只能进行浏览
3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对策
3.1加强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中,软件的自主选择造成了文献著录不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不规范,导致用户使用不便。省级图书馆的主管部门应该委托相关的权威机构制定一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将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材整合成统一标准的电子资源.进行深度的加工后进行安全发布
表1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情况
首器图荐书器天津市图书馆
湖北图安量智图8 湖南省图书江酒者图8 云南省图书馈程建省图书馈西名图山西省图书品
甘肃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饰宁爱医书馆吉林省图书馆
果龙江省图馆云南省图书馈
陕西智图8 山东省图书馈
费质文化造产数照所
津门由艺库:天津器:京音配像:天津市第一批市强非物质
文化捷产票置期
湖北民间美本:湖北诺语:湖北民闻传说:湖北或剧:三峡文化:
湖北题方戏安量戏曲谢南民份民风江西飚方戏曲
云南非物质文化造产研充论文数据片
饮激国则签族艺施,
83
山西民问手工技艺数降:“山西由艺数期库:山西人生礼侨数据陈:山西多时节今数据库:山西民闻音乐数据库:山西民闻舞路
散别事
地方戏曲:天水单漆工艺:和名巧节:失南皮影制作工艺:铁
楼民取:小麦杆主米皮编织技术:两当号子
回路民俗民风
吉格民间美术数据库;吉林民间舞路数期库;吉林传统于工技艺数据库,吉林菌芝数据库:吉林民间音乐艺来库吉林体线夜闲数据库:吉林杂技与竞技数据库:吉林民俗数据库:吉林二人转
数据库;吉林民间文学数据库
黑龙江杂技:龙江增方人士艺术作品:第龙江少数民族文化
会南省少数民政口违重言:
纳西映东巴画:云南少数民政音乐:
云南少数民收具器
陕西民闻文学数据率:
陕西民闻舞路数据序:
陕西民闻音乐数
率;陕西曲艺数据率;陕西传境戏测数期率;陕西杂技与竞技数据库:陕西民间美术款指库,西传能手工技艺款据率;陕西传
院医:民格股据网
山东民闻影印花市数据库;山东民间文学数新晖;山东民同美水数据库:山东民闻音乐数据库:山东民闻舞路数据库:山东戏曲数期军;山东曲艺数据库;山东民间杂技数新库;山东民间于工艺款据库:山东消费习倍数新库,山东家时节令款街:山东民
信的数压:山东任策集育与意技数基理
3.2合理解决知识产权间题。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还属于起步的阶段,在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相关的法律界定,我国省级的图书馆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积极协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向着服务于公共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双向目标发展。
3.3做好数据库的后期宣传推广工作。建设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用户进行利用,省级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工作中,既要做好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工作,还要做好数据库的宜传与推广工作,各省级图书馆可以借鉴优秀商业数据库的运作方式,如在本馆的图书馆信息的网站上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地址,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
结束语
相关的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价值体现在笑出的地域特点与浓厚的文化色彩上。省级图书馆做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既提升了图书馆的文化内涵、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又能够很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参考文献
[1]股运.我国省级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对策[]] 图书馆学刊.2010(6)
[2]梁变雯.公共图书馆自建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选题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7)
[3评鑫,题嘉伦.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造产保护的现状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4(21)
[4]易崇英,张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研究
以江西都阳湖
生态经济区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20)
[5]葬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责图学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