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永定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永定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5.8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1:39: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永定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可再生能源
传源卤环境 N5-727
永定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黄达才
(永定县城郊乡农业站
古福建永定364100)
摘要沼气是生物质能,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永定甚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和间题,提出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调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污染日益严重和农民增收缓侵的现实,呼唤具有经济、环境双重效益的农村沼气生态技术。在农村推广应用沼气,既能解决农户生活所需能源,巩固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果,减少人畜类便和生活污水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农村沼气,兴建鑫禽圈舍一厕所一沼气三连通式留气池,利用沼气做饭、沼液(渣)肥田、养鱼、种果,形成猪一沼一粮、猪一沼-果、猪一沼一鱼的多种生态农业模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园)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 1
1.1农村能源的现状
我县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生产生活用能主要以薪柴、秸杆、煤炭,太阳能、电能、液化气、沼气的利用普及率低,燃料、肥料与饲料的矛盾突出。据县农能站2010年统计年报资料,全县农村每年用能总量折标煤约85万t,人均用能折标煤1.53t。其中生活用能折标煤60万t,占70.5%;生产用能折标煤25万t,占29.5%。能源来源为:作物秸杆折标煤3.4万 t,占农村生活用能总量的5.6%;薪案折标煤25万t,占农村生活用能的41.7%;原煤折标煤30万t,占农村生活用能的 50%;其他能源折标煤1.6万t,占农村生活用能的2.7%。仅农村生活用能一项,全市每年要烧掉木材25万m"以上,相当于25万亩森林的年生长量被砍伐,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方面因乱砍溢伐,过度采伐,导致山不见林,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道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把作物秸杆作为燃料烧掉极不科学,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不仅热效率低,而且损失了大量的氮、碍、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患性循环。
文章编号:1672-9064(2012)03-093-03 1.2农村沼气建设的回顾
由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县已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为解决农民“烧荣问题,发展农村沼气是一项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我县农村沼气建设于 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20多年来大体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发履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5 年至1999年的5年间,为农村沼气建设的急速发展阶段。致府急于为解决农民生活燃料严重短缺而在全县推广沼气,特别是1996年至1998年形成了全县性的建设高南,终因建池技术和建池材料质量差,仓促上马、急于求成,缺乏坚实成熟的技术基础和支持,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数量上的高速发展,面紧跟着的大回落阶段。第二阶段是2000年到 2004年的5年,为农村沼气建设处于低落期。大量的沼气池“废弃”,严重挫伤农民的建池积极性,建设数量急剧下降。第三阶段是2005年到2010年的5年间,为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由于国家增加了对农村气建设的投人,注重沼气技术系统的科研,改进建池技术,如户用高效沼气池技术、沼气与生态建设等有机结合,示范推广了“一池三改"和沼气综合利用配套技术,沼气建设综合效益日益明显,农村沼气建设得
到稳步发展,沼气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3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
我县自1990年开始在农村推广沼气池,1999年利用全国第二批生态环境建设和2002年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额)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采取了农民自愿、部门支持、政策引导、民办公助、规模成片、示范带动的实施办法,全县新建沼气池1030口,建成2个生态家园示范村,完成"一建五改三配套"示范户150户,取得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2005年承担了农业部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任务,完成新建沼气池2500口,完成"一池三改"2500户,项目总投资750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投人200万元,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和投劳折资450 万元。中央国债投资按每户800元补贴。目前全县共有沼气池12648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的12.6%左右。因此,在农村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一沼气,已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
作者简介:黄达才(1972~),男,福建农林大学大专車业,表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2012.NO.3.
93
上一章:做好员工安全培训创新有助于实现安全生产 下一章:生物质秸秆致密成型关键技术研究

相关文章

中国农村生活污染与农业生产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农户视角的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现状、机制与对策 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对策探讨 施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现状与对策 首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对策研究 沼气在农村生态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