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
黄酮的药理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王琪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陕西成阳712000)
科技论坛
摘要: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机制做一综速,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保肝,免疫调节,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胃渍疡和神经保护活性,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还原性,改善血液循环,酶调节作用,干预细胞信号转导作用以及调节细胞调亡等作用有关。
关键词:黄酮;药理活性;作用机制
自然界的植物体内富含种类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目前,研究其作用。工作者发现的黄铜类化合物种类约过1万多种。这类化合物在人们
8抗胃溃疡活性
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常常表现出较好的药理活性,如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作用。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作出综述,为更好的利用该类化合物提供科学依据。
1抗氧化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能与维生素C、E 和抗氧化酶构成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降低超氧离子对人体的损伤,延缓组织器官衰老,保护人体健康。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机制主要包括:直接依靠自身还原性通过化学反应清除自由基;抑制产生超氧阴离子的氧化酶的生物活性;能够激活抗氧化酶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抑制胃酸过度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抑制胃溃荡的产生,促进溃荡的愈合,并且无毒害作用。
9神经保护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保护神经元细胞,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神经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另外,还具有提高记忆力和抗抑郁的功能。这些作用是其抗炎、抗氧化、抗细胞调亡及代谢酶调节等药理作用的综合结果周。
综上所述,黄类化合物主要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保肝,免
通过与微量金属元素整合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增加低分子抗氧化剂
疫调节,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胃溃疡和神经保护等药理活
的抗氧化能力等。
2抗癌活性
性,其药理活性的机制主要与黄铜类化合物的还原性,改善血液循环,酶调节作用,于预细胞信号转导作用以及调节细胞凋亡等作用
有关。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有P-糖蛋白抑制作用。黄酮发挥
它们体内化学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是通过抑制转运蛋白和代谢醇的外排,如细胞色素P-450。除此,黄酮类化合物还可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调亡、干预细胞信号传导和降低致癌因子的活性等途径来达到抗肿瘤作用
3抗炎活性
黄酮对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调节酶的活性实现的。柑桔属植物中含有的黄酮能够抑制激酶和磷酸二酯酶对细胞信号的转导和激活,也影响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芹菜素能抑制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另外,它还可以减弱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4保肝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对肝硬化、脂防肝、急慢性肝炎以及因CCL和半乳糖胺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都具有治疗作用。目前,水飞蓟素被当做一种肝脏保护剂广泛的使用,其在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肝脏疾病中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治疗作用。水飞萄素可以保护肝脏免受各种毒素(四氯化碳、乙醇、对乙酰氨基酚、氨基半乳糖)的危害,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肝毒素与肝细胞膜受体的结合;激发核糖体 RNA聚合酶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增强的肝细胞再生能力;有效的防止血小板的粘附与聚合等因
5抗心血管疾病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降低氧化压力、减少炎症信号分子的表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直接使血管舒张等机制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减轻阿霉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多饮用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6免疫调节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对T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胸腺功能的影响调节免疫作用。水飞萄素能够刺激β-地中海贫血的细胞免疫反应,通过对单核细胞的作用直接影响免疫反应。
7抗糖尿病
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在胰、肝、骨骼肌中不同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来发挥它们的抗糖尿病作用。黄酮类化合物还通过影响β-细胞的质量和功能以及能量代谢和胰岛素对外周组织的敏感性来发挥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1]张良.天然黄酮、黄烷、二氨高异黄酮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9.
[2] Prakash P, Singh V, Jain M, et al. Silymarin ameliorates fruc tose 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by reducing de novo hep-atic lipogenesis in the rat[J], Eur J Pharmacol, 2014, 727: 1528.[3]张昕原,包保全.广枣总黄酮对阿霉素致大鼠心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1]中药材,2001,24(3):185-187.
[4]郭雪峰,毛付与铺地竹叶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
[5] Gharagozloo M, Karimi M, Amirghofran Z. Immunomodulator] effects of silymarin in patients with betathalassemia major [J]. Int Immunopharmacol, 2013,16(2):243247.
[6] Babu P V A, Liu D M, Gilbert E R.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antidiabetic actions of dietary flavonoids[J]. J Nutr Biochem, 2013, 24 (11): 17771789
[7]甘典辉,伍小燕,李峰,等。自子菜总黄酮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凹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28(3):29-32[8]张明发,赵迎春,沈雅琴,甘草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抗感染药学,2013,10(3):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