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浅谈节水控灌技术推广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浅谈节水控灌技术推广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1:31: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浅谈节水控灌技术推广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农林科研
·289·
浅谈节水控灌技术推广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李百春
(普阳农场,黑龙江绥滨156213)
摘要:结合实际,针对节水控灌技术推广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关键词:节水控灌技术;水稻生产;作用;问题
当前.我国资源性缺水严重.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干旱缺水成水层.灌溉2-3次.用水量约为500-600方/公项,节水灌溉,建立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年际间产量因旱波动较大。黑龙江省属于水层3-5厘米,自然落干后上水,藻溉2次.用水量约为300-400方
/公项
的水资源缺乏非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大面积的水田开发,致使
我省的地下水资源总量大幅下降,因此大力推广节水藻技术变得尤为重要,也是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推广情况
试验地为普阳农场相对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条件具有代表性的第二管理区、第三管理区、第四管理区的300余户、100000亩地作为典型示范推广区,在每个管理区内设一个标准示范户(8户),形成对比。
2应用效果
采用"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技术和水稻叶龄诊断相结合,通过建立综合配套高标准节水示范区,通过在示范区装置计量水表,并设专人对常规灌溉和控制谨溉推广的效果进行观测、对比。主要内容包括,谨溉用水量、灌溉次数、降雨量、土壤裂缝程度、土壤含水量等进行收集材料,为全面积推广水稻节水控灌技术提供可靠依据。常规灌满全年需水量约6000立方米,灌源次数13次左右,节水灌需水量约为4500立方米,灌溉次数10次左右
其中:"浅"为30mm,"湿"为0mm,"干"为土壤含水量控制下限值,主要做法是首先在水整地前先进行旱整地(旋耕或平地),再上水泡田、水整地,常规泡田用水600方/公项左右,旱整平后泡田用水400方/公项左右,对比节约用水200方/公项。
4叶期也是返青期.灌用水量上,常规灌溉方法为建立水层5 厘米左右.保水5-7天,用水量450-550立方米/公项,节水控薄技术以生产用水(施肥灭草)为主,建立水层3cm,保持5~7天,用水量约为300-350立方米/公项.两者对比可节水150方/公项。水霜长势上,采用节水灌技术的水稍比常规深水灌溉的水稍返青提前 2-3天。
5叶期至6叶期,是促进水稍分藻的关键时期,灌溉用水量上,常规灌溉,建立水层3-5厘米,自然落干后上水,反复上水2-3次,用水量约为700-800方/公项,节水控灌技术,以达到计划茎数值为指标,达到计划茎30%,此期灌溉不建立水层,达到计划茎数的
3主要成效
3.1水稽节水、增产效果显著。采用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模式,其特点是浅灌与湿润相结合,适时晒田构成浅湿交替.浅、湿、干灵活调节的谨溉方式,只是结合田间肥水管理的需要,在4叶、5.5叶、 10.5叶时灌三次生产用水,其余时期田间出现2-5毫米裂缝时灌水。可以避免或减少田间水流失,在浅湿交替中自然放露晾田避免不必要的明排水。大约占灌溉过程50%-60%以上的时间无水层,大大减少了土壤渗漏和提高降雨利用率。同时,这种灌溉方式通过蒸发强度的调整也使水霜耗水量减少。可调节生理生态需水实现节水增产。推广区用水420立方米/亩,全生育期节约用水285立方米/再。克服了旧传统范水谨溉的缺点,使稻田水分状况多样化。可促进水稍的生育和成熟。节水控制谨溉技术提高地温0.6℃为水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提供便利,在北方稍区水稻生长发育和后期成熟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地温升高,促进水稻分募增加和早生快发。使水稻单位面积上穗数增加4.5-6.8%,每穗粒数增加3.96.2%,使水霜增产5.2%以上。
3.2水稻的抗倒伏、抗病效果显著。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创造了大气向土壤直接供氧的条件,稻田土壤的热状况改善,起到了增强根系活力的作用,有效防止黑根和早衰。可改善水稍生长形态,促进生育适时转化。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水霜生育前期能促使根系发达,跌苗稳长。中期晒田控制无效分巢,以达到群体协调生长发育,植株呈丰产长相,上部三叶直立,基部节间短,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生育后期干干湿湿,以气养根,保证水稍活杆成熟。全生育期促控结合,是群体结构合理,各部叶片都能接受阳光照射,降低空气湿度,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形成了不利于病菌存活发展的条件,有效地抑制了水稍的发病率。
4关于节水控制灌溉的几点体会
4.1掌握基本的灌水方法,即"浅、湿、干"循环交替法。
4.2加强平地,提高水整地质量。地平是管水和节水的先决条
50%~60%,建立水层3cm自然落干后上水.用水量约400-500方

/公项,两者对比可节水200方/公项,减少谨1次以上,水霜长势上,采用节水控灌的水稍比常规灌溉的水稻的每穴分葉数增加2 个左右。
7叶期-8叶期,是控制水稽分案的关键时期,谨源用水量上,常规谨溉,建立水层3厘米,灌溉2次,用水量约为400-500方/公项;节水控谨,前期不建立水层达到达到地面出现裂缝方可灌1次
4.3高效利用降雨,结合天气进行灌水。春季4月份早泡田、早整地、抓好整地质量,利用好桃花水。每次灌水都要看天气,预报近期有降雨,可推退灌水。
4.4处理好生产用水和控制灌溉的关系。封闭灭草和施肥用水,要建立水层:其它时候不建立水层
4.5根据水稻叶龄进程,结合水稻的需水规律,进行节水灌溉。
水;后期晒田,用水量约为250方/公项,两者对比可节水100方/
做好叶龄跟踪,以便于能够水霜生育的不同时期对水份的需求,科
公项,减少灌溉1次
学、有效地灌水,拆住水稻需水的非敏感期节约用水,返青至分藻末
9叶期-10叶期.9.1-9.5叶期是水霜施用穗肥的时期,薄溉用水上,常规灌溉.建立水层3厘米,灌溉2次,用水量约为400-500 方/公项;节水控灌,采取间歌薄溉.前期灌3厘米水层.在自然落干后再建立水层.用水量约为300方/公项,
剑叶期,是防治水稍障碍性冷害的关键期,在灌用水上,常规溉,在减数分裂期建立17厘米水层,防御冷害,用水量约为1500 立方/公顾,节水控灌,采取减数分裂前期间款灌源,并喷施含有 SOD酶的生物菌剂,防治障碍性冷害的发生,通过时刻观察天气变
期。分巢末期要早晒田,技节孕穗期是水稻需水的敏感时期,不能控的太重。
4.6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增产20公斤/亩,增加效益6元/亩。通过节水灌溉技术每亩可增产27~33kg,直接经济效益75元/亩;全年每亩可有效节约用水80~140m3,节约用电直成本7~8元,水稍米质,抗倒伏、抗病虫害效果比常规灌溉都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中惠明.浅谈鸡东县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
化确定灌溉水层,一般可节水800方/公项。减数分裂后期可晒田3
(12):101.
天,减少灌溉1次。
[2]张充文,武惠琴.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及存在的问题
孕穗期和抽穗期,在水层管理上,常规灌溉用水建立3-5厘米[J]宁夏农林科技,2006(6):96
上一章:关于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对曝气设备的应用分析 下一章:抗感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相关文章

浅谈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管道排水检查井施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防治 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项目部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谈黔江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数控软件技术在模具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