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科学
浅谈实施土地工程推动畜牧业发展
吴晓飞
(庆安县国土资源局,黑龙江庆安152400)
·285·
摘要:土地工程我们并不陌生,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进行研究的电在不断的加强。随着研究的不断加强,土地工程与高牧业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这两者形成了新的繁密的关系,相互依存,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科学技术。现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遇到的问题电很多,只有不断的研究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工程;高牧业
资源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土地资源的使用面积在不断地
电理适配才能达到相互促进。
3合理流转土地,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减少,对于未来的发展的限制不断的加强,面对于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畜牧业大家是知道的,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对于资
当前,我们需要傲的事情就是对土地资源实施合理的调配,让土地工程对畜牧业发展起促进作用。在进行土地整理和调配时,应该遵循以
源的浪费非常的大,面对于资源短缺,在这一方面必须要进行改革,通过改革的手段解决间题,通常情况我们会科学的方式发展牧业,下面这
下原则:
3.1调配应符合自然客观规律。即整个土地流转过程必须领遵循自然
篇文章希望对于以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启示。
1我国土地工程与畜牧业的现况
1.1土地工程,就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来提高土地质量,以及增加土地数量的工程。一般来说,提高土地质量是通过农田整治的手段,而增加土地数量往往是通过迁村腾地来达成。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而我国当前的建设路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让不可再生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工作里,往往忽略了土地的生态效应,既罔顾了大自然的平衡性,又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路线。比如出现了土地污染、土滚侵蚀等许多土地退化的现象。因此,当前土地工程应该以实现生态化的效益为目标。
12畜牧业既是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和重要途径,更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项农业基础产业.畜牧业已经逐渐发挥出其他产业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在合理配置农村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方面等等。畜牧业已然成为壮
客观规律。比如说,在构建退化生态系统物种的时候,应符合地域性的特点,尽可能以乡土种为主,并且应考虑种群密度与互补的作用。
3.2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双线发展。要知道单纯地抓经济建设,或者是孤立地搞生态建设,在发展道路上都是行不通的。必领坚持"生态与经济二元中心“论,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把二者紫密结合起来,创建生态、经济双优的土地工程系统。
3.3因地制宜,分区域实施。不同地区的土地,因为会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将土地资源流转给裔牧业时,应注意结合当地的各种环境条件,其中还要包括经济状况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的水平等不可忽视的因素,目标明确地设计出适宜本地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土地工程管理模式。
3.4政策与技术的可操作性。具体的措施大概有如下几点:
3.4.1进行规模化养殖,实施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并不是单门独户一家一院就能做到的事情。集约化经营不仅能使畜牧
大农村经济的生力军,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支柱型产业。由于畜牧业
产业规模化,更有利于技术的先进性发展,也更有利于生态保护手段的实施。除此之外,由于规模化后在经济实力、管理水平以及养殖技术上
和种植业相关,又跟加工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变成商品后又进人到
市场经济的范畴。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3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当前的备牧业发展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畜牧农户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例如:农户家庭养殖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性畜与人争空间,而较多农村家庭备禽养殖户环境较差,对于畜禽粪便不能够有效地加工处理导致类使满地,臭气熏天。尤其是夏天天气较热,苍蝇、蚊虫肆虐,污水横流,容易造成浅表水源污染,导致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2土地工程以及商牧业发展
说起畜牧业,我们不难回忆到还在中学时就学习过,人类社会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化,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畜牧业的发展在过去并不是全然没有缺点的。它既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经济的累荣面恶化,其至在某程度上加剧了地球的负担。畜牧业称得上是全球土地资源的最大占有者、使用者以及破坏者。它占有了全球非冻土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其中,性畜饲料的生产用地占了全球可耕地面积的33%。举例来说,著名的世界之肺业马逊原有森林的70%就为了发展畜牧业,而被夷为牧地,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5 兆2910亿吨。另外在世界各地,如哥斯达察加、哥伦比亚、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等国家,为了种草养牛也对雨林进行大量砍伐。我国也同样出现过因备牧业而导致出现土壤板结退化,荒漠化的现象。
那么备牧业是不是就只能成为破坏生态破坏土地的元凶呢?实际却不然。在已经出现退化的士地上,采取劈石造田、引导水源等方式,栽种经济林木并在一定区域内封山育林,再同时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一段时间后检测科发现,生态系统的物种正重新丰富起来,结构逐渐完善,生物量逐渐提高,水土流失大为减轻,土壤肥力也明显得到改善,地表径流增加且趋于稳定。可见畜牧业的发展同样有利于使退化了的土地重新走上生态良性循环的轨道。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需要对他们进行合
都具有优势,就更能推动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的发展。
3.4.2构建"企业+农户"的土地流转联结模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土地集中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养殖小区与绿色种植园区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鼓励农户转包士地给养殖企业,使得养殖企业能更好地建立成有规模的生态养殖小区,而农户除可得到转包费用外,还能实施监督的作用,并且养殖企业也能从本地吸纳富余的有经验的劳动力,实现双赢
3.4.3建立现代化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设施。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备群规模增大,比传统养殖方式更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按照现代化的标准来处理畜禽类便、废物、动物死户以及污水等,养殖场内要设有一定的环保设施,保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的同时,也要保证环境指标达标。
3.4.4在强调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土地的实际承载能力,切忌盲目地、片面地一味强调扩大规模。
4结论
畜牧业将成为21世纪畜牧业的主导模式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消费生态食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随着世界生态备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备牧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权,朱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富牧业科学发展刃湖北富较善医,2010(12)
[2)李五杰,王伟,李佳阳,徐爱霍.论我国高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四吉林农业,2010(12)
[3]资阳市人民政府.实施金土地工程助推高牧业发展』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6)
[4]王国株,地城生态经济规刘原理与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2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