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中药挥发油抗肿瘤研究进展

中药挥发油抗肿瘤研究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5:32:5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中药挥发油抗肿瘤研究进展 科技论坛
中药挥发油抗肿瘤研究进展
孙宇1,2庄严1,2吕春雨1,2高海玉1,2
(1、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发展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2、国家教育部抗肿痛天然药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 23 -
摘要:挥发油是中药的中药有效成分之一,药理作用也很车富,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痛、提高免疫力、抗灵、镇静催眼、降压、镇痛等,近些年对中药挥发油抗肿瘤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且研究也在深入进行,因此本文对中药挥发油抗肿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挥发油;抗肿痛;研究
肿瘤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在浓度25-1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抑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其有挥发性油状液体,大多具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中药种类有很多,尤以唇形科、伞形科、菊科、芸香科、樟
瘤率程线性关系。在体内试验中洋葱挥发油对小鼠S180摘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s0.05)。此外,洋蒙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
科、姜科等科最为丰富。中药挥发油在中医理论中多以发汗、理气、
止痛、矫味、抑菌等作为主要作用。
1挥发油介绍 1.1性状
大多数挥发油是淡黄色或无色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一般为芳香气味,再室温下有挥发性。有轻油与重油之分,密度0.850-1.180 之间。挥发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乙醚、氯仿、脂肪油中。挥发油均具有的施光性与折光率,折光率是判定挥发油质量的重要依据,大多数挥发油折光率一般都在1.45~1.56之间。
1.2化学组成
的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各计量抑制率都能达到30%以上。
季字彬等在野西瓜(Wildwatermelon)挥发油抗肿瘤的研究中分别用MTT,SRB,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考紧了野西瓜挥发油对 SGC-7901细胞调亡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0μg/mL野西瓜挥发油对SGC-7901有抑制增殖的作用,ICs为145.5μg/mL,且出现S期阻滞的现象。结论为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调亡及改变细胞周期。
钟海微等研究定心藤超临界CO提取挥发油对人胃癌SGC肿瘤细胞、人白血病K562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K562细胞抑制作用更显著,当浓度为200μg/mL时抑制率能达到99%以上。
挥发油为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
李小宝等的研究表明皂帽花果中含有:橙花叔醇(19.887%),石竹烯(16.714%)、β-月桂烯(9.29%)等。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皂
化合物,但更多为类衍生物:a.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
等,一股存在于植物和水果中。b.粘类化合物:粘类的结构大多为异戊二烯,挥发油中的需类主要为单落CH与倍半CsH
1.3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挥发油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较高等优点,在中药的研制与生产中应用广泛。微波提取法微波法提取挥发油是利用微波透明介质作为冷却剂,使提取出的有机物迅速冷却并转入主体相,达到了提高提取率、减少热破坏的目的。产品质量相优于溶剂回流、水蒸气蒸留、超临界CO,萃取的同类方法,且具有操作方便、装置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溶剂用量少、产品纯度高等优点。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苯取是一种较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是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如CO、氨、乙烯、内烷、水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CO2。主要是温度较低防止热不稳定性的物质被破坏。
2挥发油抗肿瘤的研究现状
随着重要抗肿循药物研究的深人,以植物为来源的中药成为关注的焦点,挥发油的研究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证明,中药挥发油在抗肿瘤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DNA、 RNA合成、抑制微管蛋白的活性、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醛活性、抑制端粒醛的活性、抑制肿血管的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破坏细胞结构或直接杀死细胞、反突变及抗致癌启动子作用等。
中药肉桂(CortexCinnamomi)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对小鼠S180 肿缩细胞在体内外都有作用。实验表明桂皮醛能有效抑制小鼠的 S180实体瘤的生长,桂皮醛在所选剂量(25,50,100mg/kg)条件下比较安全。桂皮醛50,100mg/kg两个剂量组的抑瘤效果可达到33.08% 和46.92%,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吴圣曦等研究表明,白芥子(semenbrassicae)挥发油能够抑制 H22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并且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也表明在挥发油高剂量组中Bel-2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同事 Bax/Bcl-2的值增大,且成量效关系,由此表明白芥子挥发油能够调节Bax和Bcl-2的表达,从面导致细胞调亡,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效果
方阅4等在洋葱(0nion)抗肿瘤实验的研究中发现.洋葱对各种
帽花果实挥发油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 ICs值为6.61μg/ml。
张卿等人从蕉白中提取挥发油,采用细胞计数法和MTT法,检测藓白挥发油乳剂对肿缩细服S180和H22株系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白挥发油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肉瘤、肝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藿白挥发油对体内肿瘤细胞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细胞wtp53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细胞死亡
3中药挥发油的发展前量
我国中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以及优良的资源,这为挥发油的抗肿瘤药理作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挥发油在中药历史上的应用早有记载,然面当代中药挥发油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人,挥发油逐渐被世界医学界所认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也飞速发展,技术也逐步成熟,相信在不就得将来一定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大医药领域,有良好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廖关德,梁世中.中药杭肿瘤机理的研究进基[]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5254.
[21黄放群,罗晓星.王四旺.等桂皮整抗肿薄活性及对S180荷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格床康复,2006.30(33):107-110
[3]吴圣曦,吴国欣,何磷,林清强.白芥子挥发油对小鼠肝癌H22移植[4]方阅,刘阜林,张渊.洋蕙挥发油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A]中国药房, 2011,22(7):592593.
[5]季宇彬,王或,于蓄,崔荣田,莫科,邹期野西瓜挥发油抑制人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的研究[A]中革药,2009,40(1):89-93
[6钟海微,彭小勇.式品晶.胡蓉,马暂.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琅药定心陈挥发油对肿痛细胞的抑制作用[A].求医问药,2013,11(3):173-174.[7李小宝,陈光英,宋小平,韩长日.郑彩娟.皂帽花果实辉发油成分及抗肿鼻活性研究[A]中药材,2013,30(33):17861788
[8]张卵,高尔.蕴白挥发油抗肿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肿痛,2003,23(3): 228231.
作者简介:孙宇(1989,4,25-),男,黑龙江省鸡西市,研究中药抗肿瘤,
上一章:新版GMP实施过程中对制药企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下一章: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相关文章

中药连翘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 吲哚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红外光谱用于大肠肿瘤诊断的初步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膀胱肿瘤离体组织的拉曼光谱学研究 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 (第14卷)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