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
2015 Vol.34 No.4 Serial No.278
China Brewing
AnalysisandExamination
气质联用测定分析橡木片对蓝莓果酒香气的影响
周增群,朱永峰
(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浙江仙居317300)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橡本片的添加对蓝莓果暂中主要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GC-MS检测两种果酒,未添加橡本片的蓝稳果酒中共检测到2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3种,酯类17种,其他6种(包括醛类、酸类、酮类):而添加了橡本片的蓝停果消共检测到29种择发性物质,其中醇类4种,脂类18种,其他7种(包括整类、酸类、件类)。结果表明,添加橡木片的蓝莓果酒获得了更多的香气物质如辛酸乙酯、膜-1,3-二甲基环戊烧、3-甲基丁酸乙酯等,使得添加橡木片的蓝幕果酒香气也更加浓郁,提高了蓝莓果酒的品质。
关键词:蓝毒果消:橡术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挥发性物质
中国分类号:TS26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5.04.034
文章编号:0254-5071(2015)04-0150-04
EffectsofoakchipsonthearomaofblueberrywinebyGC-MS
ZHOU Zengqun, ZHU Yongfeng
(Juxianzhuang Beverage Co, Lid., Xianju 317300, China)
Abstact: The effects of oak chips on the aroma substance of blueberry wine were investigated by HS-SPME coupled with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6 volatiles in blueberry wines without oak chips, including 3 kinds of alcohols, 17 kinds of esters and 6 others (including aldehydes, acids, ketone). However, there were 29 volatiles in blueberry wines with oak chips, including 4 kinds of alcohols, 18 kinds of esters and 7 others (in-cluding aldehydes, acids, keton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lueberry wines with oak chips had more aroma substances such as octylic acid ethyl ester
cis-1,3-dimethylcyelopentane, 3-methyl ethyl butyrate and so on, so the blueberry wines had stronger flavor and improved quality Key words: blueberry wine; oak chips; SPME; GC-MS: volatile compounds
蓝莓又称越桔、蓝浆果,杜鹏花科越桔业科越桔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长绿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调的开发前景。由于蓝荐不耐贮存,常温放置2~4d即开始腐败。因此,成熟的蓝莓采摘后,除了作为供鲜食出售外,其他被加工成不同形式的产品,其中包括果酒、果汁、果酱等。蓝莓加工产品中,蓝莓果酒能保留蓝荐果实的营养价值,提高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口。
香气是蓝莓果酒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其中香气成分有数百种,如醇类、醛类、酯类、酮类、菇烯类、挥发性酚类等围。橡木桶陈酿是发酵果酒生产的重要环节,能够赋子果酒特殊的风味,极大地改善和提高果消品质。橡木片是用不能制作橡木桶的橡木板材切削成的片,经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的处理,烘烤加工制成。相当于橡本桶内表面真正起作用的一层被刮下来,能被酒液充分浸提。橡木片用于发酵果酒人工陈酿,以快速萃取橡木多酚和香气成分,是近年来在橡木桶贮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工艺技术。由于橡木片与果酒的接触表面积大,苯取率高,同样能使酒体更丰满、醇厚,且可以缩短果酒发酵
收稿日期:2015-03-13
老熟周期,便果酒的酿造成本降低回。橡木的芳香物质,主要是木质素分解后产生的芳香醇和芳香醛,能赋予酒体愉快的陈酿香。
本研究通过气质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测定了橡木片的加入对蓝莓果酒香气物质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两种果酒挥发性物质的不同点,从而对蓝莓果酒品质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蓝莓果酒: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橡木片:法国进口,中度烘烤,规格为片状。
高纯氨气(纯度99.999%):南京广华气体有限公司:正构烷烃(C~C色谱纯):苏州奏卫化工有限公司:氯
化钠(分析纯):东莞市乔科化学有限公司。 1.2仪器与设备
周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进样器(DVB/CAR/PDMS萃取头):美国Supelco公司:Agilent 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5毛细管色谱柱
作者篇介:周增群(1969-),男,高级酿酒师,大专,主要从事果酒、果汁生产技术研究工作。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ICS 07.040 CCS A 45 DB2327
黑 龙 江 省 大 兴 安 岭 地 方 标 准
DB 2327/T 111—2025
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2025-02-14 发布
2025-03-14 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2327/T 111—2025
前
言
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方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定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湛鑫琳、丁永全、刘力铭、韦昌雷、赵希宽、王立中、王峰、胡林林、赵
厚坤、王立功、徐洁晶、邵文杰。
I
DB 2327/T 111—2025
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的样地设置、调查内容与方法、多样性评价等方面的
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下植被多样性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36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LY/T 2241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样地 sample plot
为调查和监测某一植物群落内物种的生存、生长、组成和结构而限定一定范围的地段(或
地块),通常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样地分固定、半固定和临时样地三类。
3.2
样方 quardrat
将样地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小地块,每一个小地块为一个样方。
3.3
灌木 shrub
指不具明显独立的主干,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的比较矮小的木本植物,一
般成熟个体高度小于 5m。
3.4
草本 herb
指木质部不甚发达,茎为草质或肉质的植物。
3.5
多度 abundance
指某一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量,通常采用直接计数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测定。
3.6
盖度 coverage
指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的垂直投影面积,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1
DB 2327/T 111—2025
3.7
频度 frequency
指某种植物在群落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
3.8 植被多样性 plant diversity
指植被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4 样地设置与调查
4.1 样地设置原则
调查样地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或区域;样地地形、土壤和植物种类分布相对均
质,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不能跨越小河、道路,远离林缘(至少距林缘为 1 倍林分平均高的
距离)。
4.2
样地设置方法
样地面积为 1 hm
2,形状为正方形(100 m×100 m)。样地采用 GPS 定位,定位样点作为
样地的西南角,使用全站仪定基线,闭合差不大于各边总长度的 1/200。天然森林植被一般
按等高线走向设置,人工森林植被一般按株行距走向设置。采用网格法区划分割样地,将样
地划分为 25 个 20 m×20 m 的样方。对角线的 5 个样方进行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编号 01~05。
将 20 m×20 m 样方按对角线方法设置 5 个 5 m×5 m 的灌木小样方,编号由 4 位数组成,前
两位为样方编号 01~05,后两位为灌木样方的顺序号 G1~G5。每个 20 m×20 m 样方内随机
设置 5 个 1 m×1 m 的草本样方,编号由 4 位数组成,前两位为样方编号 01~05,后两位为
草本样方的顺序号 C1~C5。样地及样方设置见图 1。
图 1 样地及样方设置
4.3
样地调查内容
4.3.1
样地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植物群落名称、郁闭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水分状况、土壤质地和人
类活动等。
4.3.2
灌木层
记录样方内出现的灌木种类清单,包括种类、数量、盖度、高度、地径、生长和分布状
况。
2
DB 2327/T 111—2025
4.3.3
草本层
调查样方内出现的草本种类清单,包括植物种类、数量、盖度、平均高度、生长状况和
分布状况。
4.3.4
幼树幼苗
乔木更新层中,高度<1.3 m、且高度>0.25 m 的定义为幼树,同灌木层观测一起进行;
高度≤0.25 cm 的定义为幼苗,同草本层观测一起进行。幼树幼苗只进行检尺,不挂牌和定
位。
4.4
调查时间
常在植物生长旺盛期进行,时间一般为 7 月~8 月。
5 林下植被多样性评价
5.1 物种数量评价指标
5.1.1 相对多度
RA=(某一物种的株数/所有物种总株数)×100......................(1)
5.1.2
相对频度
RF=(某一物种的频度/所有物种的频度)×100......................(2)
5.1.3
重要值
评估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对于灌木和草本,重要值主要是相对多度、相对频
度的平均数。
IV=(RA+RF)/2......................(3)
5.2
物种多样性评价指标
5.2.1
丰富度指数
评估一个群落物种的丰富程度。
5.2.1.1
Patrick 指数
S=出现的物种总数......................(4)
5.2.1.2
Magalef 指数
F=(S-1)/ln N......................(5)
式中:N 为个体总数(总株数)。
5.2.2
多样性指数
评估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DB 2327/T 111—2025
5.2.2.1
香农-维纳 Shannon-Wiener 指数
测量群落物种多样性中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指标。
......................(6)
式中:Pi-----物种 i 的个体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即相对多度。
S-----样地内的物种总数。
5.2.2.2
辛普森 Simpson 指数
该指数又称优势度指数,是基于概率论提出来的,是一个反应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
标。
......................(7)
式中:Pi-----物种 i 的个体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即相对多度。
S-----样地内的物种总数。
5.2.3
皮洛 Pielou 指数
该指数又称均匀度指数,用来描述物种中的个体的相对丰富度或所占比例。
J=H/lnS......................(8)
式中:H----Shannon-Wiener 指数;
S----样地内的物种总数。
4
DB 2327/T 111—2025
附录 A
(资料性)
调查因子技术要求
调查因子技术要求详见表 A.1、A.2、A.3
表 A.1 郁闭度和覆盖率等级划分
等级 郁闭度 覆盖度/ %
1 0.20~0.39 30%~49%
2 0.40~0.69 50%~79%
3 0.70~1.00 80%~100%
表 A.2 群落结构划分条件
群落结构类型 划分条件
完整结构 具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含苔藓等地被物)3 个层次的森林植被
较完整结构 只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 2 层次的森林植被
简单结构 只有乔木层或灌木层 1 个层次的森林植被
备注 划分群落结构时,灌木(含下木)或草本(含苔藓等地被物)的覆盖度≥20%,单独划 分植被层;灌木和草本的覆盖度均在 5%以上,不足 20%,但合计≥20%,合并为 1 个植 被层。
表 A.3 Drude7 级制多度体系
Drude 多度级
Soc.(Sociales)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3 Cop.(Copiosae) 很多
2 Cop.(Copiosae) 多
1 Cop.(Copiosae) 尚多
Sp.(Sparsae) 少,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Solitariae) 稀少,数量很少而稀疏
Un.(Unicum) 个别,样方内只有 1 株或 2 株
5
DB 2327/T 111—2025
附录 B
(资料性)
基本信息观测表
基本信息观测详见表 B.1、表 B.2、表 B.3、表 B.4。
表 B.1 样地基本信息观测表
观测时间: 经纬度:E N
样地编号 植物群落 郁闭度 坡度 坡向 坡位 海拔 土壤质地 人类活动
6
DB 2327/T 111—2025
表 B.2 灌木层观测表
样方编号:
观测时间:
中文名 拉丁名 株数/丛 数 盖度/% 平均高度 /cm 平均基径 /cm 多度 生长状况 分布状况
填表信息 基径测定,采用千分尺测量。 高度测定,采用钢卷尺测量。 多度测定,采用目测估计法,用 Drude 的 7 级制划分。 盖度测定,样线覆盖植被片段的长度占样线总长度的比例。 生长状况测定,采用目测估计法,按照良、中、差记录。 分布状况测定,采用目测估计法,按照均匀、随机、群团记录。
7
DB 2327/T 111—2025
表 B.3 草本层观测表
样方编号:
观测时间:
中文名 拉丁名 株数/丛数 盖度/% 高度/cm 生长状况 分布状况
8
DB 2327/T 111—2025
表 B.4 幼树和幼苗观测表
样方编号:
观测时间:
中文名 拉丁名 高度/cm 基径/cm 生长状况
9
DB 2327/T 111—2025
参考文献
[1] 不同林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J],202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