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微生物甾醇酯酶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甾醇酯酶的研究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0.0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4:34: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微生物甾醇酯酶的研究进展 专论与综述
中国酿造
微生物蜜醇酯酶的研究进展
任楠楠12王晓辉12迟乃玉12乔慧12张庆芳12*
2017年第36卷第6期
总第304期
(1.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222.辽宁省海洋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22)
·9.
摘要猫醇酯醇(EC3.1.1.13)作为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在医疗检测、食品、造纸工业及环保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留醇醋酶的微生物来源、分离纯化、克隆表达、三维结构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笛醇酯酶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留醇醋酶微生物克隆表达分离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Q556.1
文章编号:0254-5071(2017)06-0009-05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7.06.002
Research advance in sterol esterase from microorganisms REN Nannan'2, WANG Xiaohui, CHI Naiyu'2, QIAO Hui'2, ZHANG Qingfang'2e(I.College of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J I6622, China,
2.Liaoning Technology of Marine Micro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Dalian I I6622, China)
Abstract Sterol esterase (EC 3.1.1.13), as a high activity biocatalyst, has extremely broad application value in medical detection, food, paper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e. The research advance of microorganism's orig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cloning and expressio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sterol esterase were summarized, which might lay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appli-cation of sterol esterase
Key words sterol esterase; microorganism; cloning and express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pplication
笛醇酯酶(EC3.1.1.13)又称为胆固醇酯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包括人在内的高等动物与微生物)")。留醇酯酶可在水相条件下催化留醇酯水解生成留醇和脂肪酸,在有机溶剂中通过酯化或醋交换进行催化醋合成反应(2)。备醇醋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制剂可帮助机体消化吸收油脂类营养物质因其与人体脂质代谢及胆固醇吸收有关留醇酯酶是检测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的重要酶制剂之一[3]。还有解决机械制浆造纸工艺中树脂障碍问题的潜力间,由于其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和稳定性在食品、医药、纸浆工业及化工行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3。自然界中微生物生产的留醇酯酶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不易污染、不受季节影响及易形成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留醇酯酶的微生物来源介绍了酶制剂的分离纯化、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蛋白的三维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全面深入地
了解留醇酯为其理论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1葡醇酯酶的微生物来源
对微生物留醇酯酶的首次报道来自UWAJIMAT等的研究之后陆续有科研人员在微生物中检测到留醇酯酶活性。据报道多种微生物都能分泌留醇酯酶在细菌中
收稿日期2017-05-12
约几十种菌能产生留醇酯酶,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金黄杆菌属(Chry seobacteriumsp.)、蜡样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红球菌属(Rhodococcussp.)和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等放线菌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的菌株也能分泌留醇酯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149 分泌的留醇酯酶专一水解胆固醇亚油酸酯并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围滇菌中的镰刀菌属(Fusariumsp.)、木霉属(Trichodermasp.)和线嘴壳菌属(Ophiostomasp.)等的菌株均可产留醇酯酶。不同的微生物留醇酯酶都易形成多聚体但其结构特点及底物特异性等差异较大。目前对产留醇酯酶菌株的筛选主要采用以留醇酯为唯一碳源的方法,同时以产物中的酸为依据添加指示剂进行筛选。研究表明微生物源的留醇酯酶底物范围广稳定性较好且能通过诱导提高酶产量纯化工艺也相对简单"所以目前主
要针对各种微生物来源的留醇酯酶进行研究和利用0。 1.1细菌来源的笛醇酯酶
UWAJIMAT等于1975年首次报道的具有水解留醇酯活性的酶由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KY395分泌分子质量为129ku该酶也具有脂肪酶活性但对长链留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7AA021306)作者简介任楠楠(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与酶工程*通讯作者张庆芳(1965-)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与酶工程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c,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vw.cnki.net
上一章: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下一章:响应面优化白腐菌Trametes hirsum BYBF产漆酶的发酵条件

相关文章

NY/T 3945-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游离态甾醇、结合态甾醇及总甾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5223-2010 动植物油脂 甾醇组成和甾醇总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39995-2021 甾醇类物质的测定 DB34/T 2562-2015 大曲酯酶活力的检测 酶联免疫法(ELISA) T/CTES 1059-2023 纺织品 甾醇含量的测定 T/ZNZ 128-2022 食用菌中麦角甾醇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NY/T 3111-2017 植物油中甾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NY/T 3111-2017 植物油中甾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