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商用酱油曲精中微生物分布研究

商用酱油曲精中微生物分布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5.7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5:22: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商用酱油曲精中微生物分布研究 ·80·
2010 No.6 Serial No.219
China Brewing
商用酱油曲精中微生物分布研究纪凤娣,鲁绯*,张建,黄持都,袁园”,周蓄3
Research Report
(1.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北京100050;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3.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
摘要:对总好氧菌、总芽孢菌、乳酸菌、肠道菌群及莓菌在商用酱油曲精及种曲中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曲精中微生物分布状态差异显著,其中霉菌的菌落总数均大于10°cfu/g,种曲中荐菌的数量只有10°cfi/g.面总好氧菌、肠道菌群、乳酸菌及总芽孢菌菌落数均差异显著,分别为10°cfiw/g~10°cfi/g、10°cfu/g~10°cfiw/g、10°cfu/g~10°cfiw/g、10°cfi/g~10°cfu/g。曲精及种曲中水分及蛋白酶活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蓄油曲精:微生物:分布
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0)06008003
Microbial distribution in commercial spores of koji soy sauce JI Fengdil, LU Fei*, ZHANG Jian', HUANG Chidu', YUAN Yuan’, ZHOU Lei
(1. Bejing Food Fermentation Institution, Beijing 100050, China; 2. College of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 University,BeijingI00083,China;3.College of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
Abstract: The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microflora in commercial spores of koji and koji of soy sauce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otal counts of mesophilic aerobic bacteria (TMAB), bacterial endospores (B.endospores),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Enterobacteriaceae and mold were taken as the index. It wa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microflora in different brand samples. The total number of mold colonies were more than 10* cfu/g in all samples except for the sample of koji of soy sauce.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colonies num-ber of TMAB (10°cfu/g~10° cfu/g), B.endospores (10'cfia/g~10° cfu/g), LAB (10°efu/g~10* cfia/g) and Enterobacteriaceae (10°cfiu/g~10° cfia/g). In ad-
ditio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ater content and proteinase activity were also observed in all samples. Key words: koji spores of soy sauce; microorganism; distribution
据统计,自前中国调味品年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t,其中产销量最大的是酱油。登记注册的酱油生产企业有 1700多家,全国性的骨干生产企业有200多家,全国酱油
年产量超过500万t。在这些企业中,除了规模较大的企业有能力制作种曲外,大部分中小企业一般购买曲精直接进行制曲。曲精是将菌种扩培后,接入麸皮和豆粕等
收稿日期:2009-06-23
作者简介:纪风娣(1977-),河北沧州人,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发酵技术;鲁维*,副教授,通讯作者。
态发酵剂是通过2次提取培养、4次扩培而制成。因此,在2 种发酵剂的生酸、产酯、产醛、产酒精、降糖的总能力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证明了提取培养与扩大培养阶段在这几个指标上并未对液态发酵剂造成较大的影响,液体培养与扩培阶段即液态法制备发酵剂工艺是有效的。
表3发酵降指标
Table 3. The targets of fermented mash
总配
发醇剂
酒精度/%vol
液态发醇剂
6.8
固态发醇剂 3结论
7.0
总酸/
(g100mL*) 1.1794 1.1435
(g*100mL) 2.6653 2.5919
总醛/
残糖/
(g*100mL-) %(w/w)
0.1633 0.1880
5.1 4.8
利用固态法白酒生产用微生物群制备液态法白酒的发酵剂,其中制备过程中的5个因素都对发酵剂所含菌数有影响。当窖泥:大曲为2:3.培养时间3.5d,摇床转速
130r/min,培养温度28℃,转接接种量9%(v/v)时,发酵剂可见总菌数达5.89x10*个/mL;用该发酵剂,采用前期液态法通风发酵工艺制成的发酵醒,其酒精度6.8%vol、总酸 1.1794g/100mL、总酯2.6653g/100mL.总醛0.1633g/100mL 总糖5.1%(w/w),与直接用窖泥、大曲混合(混合比2:3)
作为发酵剂制得的发酵酸对比相差不大。参考文献:
[1]黄芳.人工老窖泥培养及其应用(].酿酒科技,2008(2);35-36[2]李安陵,人工客泥的培养与使用[J].酿酒,2007(2);118-119.
[3]赵贵红.大曲在柿子酒生产中的应用[1].酿酒科技,2007(7): 49-51.
[4]孙家芳.关于大曲中有效菌种的培养及应用的探讨[].酿酒,2005(1): 20-21.
[5]赵贵红,孙磊.大曲法酿造镜面柿果酒的工艺研究[]中国酿造, 2008 (11) : 94-96. ICS 35.240.60
CCS A 10 4101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1/T 132—2024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全程追溯规范
2024 - 12 - 04 发布
2025 - 03 - 04 实施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1/T 132—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2
5 追溯流程 ........................................................................... 2
6 追溯体系 ........................................................................... 2
7 追溯方式和信息内容 ................................................................. 4
参考文献 .............................................................................. 5
I
DB4101/T 132—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郑州市商务局提出。
本文件由郑州市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1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河
南中益跨境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平、唐杰、张明星、李园园、杨冉、王天琪、张晓博、庄子豪、贾铭扬。
II
DB4101/T 132—2024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全程追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全程追溯的基本原则、追溯流程、追溯体系、追溯方式和
信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的全程追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6061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
GB/T 39062 跨境电子商务 产品溯源信息管理规范
NMPAB/T 1002 药品追溯码编码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跨境电子商务
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互联网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
交易的经营活动。
[来源:GB/T 38652—2020,3.6]
追溯
通过记录和标识,追踪和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活动。
注: 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
[来源:GB/T 38155—2019,2.2]
追溯系统
基于追溯码、文件记录相关软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中
相关数据的集成。
[来源:GB/T 38155—2019,2.6]
追溯码
追溯系统中对追溯单元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 38155—2019,2.10]
1
DB4101/T 132—2024
追溯参与方
在供应链中从事产品初级生产、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送、销售、消费(使用)等相关
业务的组织或个人。
[来源:GB/T 38155—2019,2.5]
4 基本原则
应符合GB/T 39062的规定。
5 追溯流程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追溯适用于保税进口1210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追溯流程为:一线入区(药品基本信息、通关信息)—药品仓储—二线
出区(通关信息)—药品配送(物流信息)—消费(使用)。
6 追溯体系
体系内容
由以下环节构成:
----综合服务平台管理;
----追溯码扫码入库管理;
----票据单证管理;
----物流仓储管理;
----交易管理;
----信息管理。
注: 综合服务平台的主要服务符合国务院六条措施所指的融资、通关、退税以及物流、保险等外贸必须环节。
建设要求
6.2.1 综合服务平台
6.2.1.1 应符合质量管理、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复核、销售、运输经营全过程管理
及质量控制要求。
6.2.1.2 各类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操作应符合授权范围、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平台数据
应真实、准确、安全和可追溯。
6.2.2 追溯码扫码入库
6.2.2.1 进口药品追溯信息的编码与标识应符合 NMPAB/T 1002 中的要求。
6.2.2.2 进口药品宜采用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射频标签方式作为追溯码的标识载体;也可通过电子
订单查询方式展示追溯码。
6.2.2.3 追溯参与方应全程加强药品防护,包装应完整。
6.2.2.4 追溯标识清晰完整、未经涂改,应始终保留在药品包装上,具备防伪、防复制功能。
6.2.2.5 若发生追溯标识丢失、损坏情况,应增加追溯标识或采用其他方式记录追溯标识信息。
2
DB4101/T 132—2024
6.2.3 票据单证
票、账、货、款应一致,并可追溯。
6.2.4 物流仓储
进口药品的物流仓储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进口药品仓库应与经营药品范围、规模相适应,应满足存放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能自
动监测记录温湿度,配备调温、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备;进口药品不与其他货
物混合存放;
b) 进口药品物流配送应根据距离、路况、贮存等因素条件评估和确定送达期限,选择合适的配送
工具、配送设备和包装;冷藏、冷冻药品的配送应防止脱离冷链,并有配送温度监测记录;配
送过程应避免包装件遭受雨淋、潮湿、高温、阳光直射等外界特殊环境的影响;防止包装内药
品出现破碎、被污染或追溯码无法识别。
6.2.5 交易管理
6.2.5.1 采购记录应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生产厂商、供货单位、数量、价格、购货日
期内容,采购药材的还应当标明产地。
6.2.5.2 销售记录应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剂型、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货单位、销售
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内容。
6.2.5.3 药品采购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定期向供应商,客户核实药品流向情况,药品采购,销售流向记
录应真实、合法、可追溯。
6.2.6 信息管理
6.2.6.1 信息采集要求
6.2.6.1.1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应符合以下内容:
a) 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应符合授权范围、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b) 应建立基础资料,包括采购、收货、验收、配送、到货等信息。
6.2.6.1.2 专项要求
专项要求应符合以下内容:
a) 一线入区应录入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注册证号、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国家(地区)等信息,
必要时,进行品规确认、抽验;
b) 二线出区药品追溯码信息应实时更新,申报时间、企业信息、通关信息、物流信息应同步到追
溯系统。
6.2.6.2 信息传输
6.2.6.2.1 药品进口一线入区、二线出区时应信息共享。
6.2.6.2.2 追溯系统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应互联互通。
6.2.6.3 信息存储
6.2.6.3.1 信息存储应符合 GB/T 36061 和监管部门调阅取证监管的要求。
3
DB4101/T 132—2024
6.2.6.3.2 宜采用光盘、磁盘、电子设备、云存储等方式安全存储信息,纸质记录及时归档,电子记
录定期备份。
6.2.6.3.3 保存期限不应少于 5 年,且不少于药品有效期满后 1 年。
7 追溯方式和信息内容
追溯方式
追溯方式包括:
—— 追溯码查询;
—— 订单号查询;
—— 清单申报时间查询;
—— 电商企业查询;
—— 药品名称查询。
信息内容
包括药品基本信息、通关信息和物流信息;必要时可增加采购与销售交易信息。可追溯信息见表1。
表1 可追溯信息
信息类型 信息内容
药品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中文)、剂型、规格、注册证号、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国家(地区)、产品批号、 包装规格、药品有效期、HS 商品编码
通关信息 入区申报:入区申报编号、发货港(地)、保税区、申报时间 订单申报:电商平台企业、电商企业、申报时间 出区申报:订单编号、申报时间
物流信息 物流企业、派送时间、签收时间
4
DB4101/T 132—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 2208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2] GB/T 35408 电子商务质量管理 术语
[3] GB/T 38155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
[4] GB/T 38158 重要产品追溯 产品追溯系统基本要求
[5] NMPAB/T 1003 药品追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5
上一章:苦荞红曲保健酒的抗氧化活性 下一章:葡萄皮色苷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研究

相关文章

两种发酵工艺下低盐固态酱油中生物胺的变化 橘皮酱油的制备研究 酱油渣油脂脱色工艺研究 酱油渣沼气发酵潜力研究 外源相容性溶质对S酵母耐盐性及酱油风味形成的研究 商用飞机液压系统直动式优先阀的研究 商用铝合金轮毂法兰盘锻造工艺研究及参数优化 利用荧光CT实现生物医学样品内元素分布的无损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