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响应面法优化褐黄孢链霉菌ZM701产纳他霉素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褐黄孢链霉菌ZM701产纳他霉素发酵培养基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1:39: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响应面法优化褐黄孢链霉菌ZM701产纳他霉素发酵培养基 ICS 65.020.40
CCS B 64 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2236—2024
柳杉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mixed forest afforestation of Cryptomeria japonica
2024 - 12 - 24 发布
2025 - 03 - 24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2236—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作业设计 ........................................................................... 1
5 混交方式 ........................................................................... 1
6 林地准备 ........................................................................... 2
7 造林 ............................................................................... 2
8 抚育管理 ........................................................................... 2
9 主要有害生物防控 ................................................................... 3
10 档案建立与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分区划分 ................................................... 4
附录 B(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主要树种及配置表 ........................................... 5
附录 C(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密度参照表 ................................................. 6
附录 D(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7
I
DB35/T 2236—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屏南古峰国有林场、福建农林大学、宁德市林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中心、福
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省霞浦国有林场、宁德市林木种苗站、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玮玮、陈明久、吴建凯、蔡金锋、阮学瑞、邹双全、陈瑞杰、陈晓峰、倪林、
邹小兴、蔡宗鑫、康海军、张玲、翁怀锋、吴善群、胡丹、李上前、陆恩壮、叶张斌、刘一德、吴天丰、
吴益数。
II
DB35/T 2236—2024
柳杉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 sinensis Miquel)混交林营建的作业设计、混
交方式、林地准备、造林、抚育管理、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档案建立与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柳杉混交林营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5/T 84 造林技术规程
DB35/T 12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DB35/T 1964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作业设计
林地选择
开展林地调查,选择柳杉适生区中气候温暖湿润、海拔400 m~900 m、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宜林
荒山荒地或采伐、火烧迹地。
适生区划分见附录A。
混交树种选择
依据树种种间关系,针叶树种可选择杉木、福建柏、秃杉等,阔叶树种可选择木荷、枫香、闽楠、
赤皮青冈、檫木、火力楠、红豆树、细柄蕈树等。根据混交树种生物学特性进行配置,主要树种及配置
见附录B。
其他要求
除符合4.1和4.2外,其他按DB35/T 84规定执行。
5 混交方式
苗木选择
1
DB35/T 2236—2024
柳杉选用经审(认)定的种子园、母树林等良种培育的苗木;混交树种选用经审(认)定的种子园、
母树林等良种,或优良种源区种子培育的苗木。苗木质量应符合DB35/T 127的规定。
混交方法
柳杉与针叶树混交,采用行间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为1∶1或2∶1;与阔叶树混交,采用带状或块状
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为2∶1或3∶1。带状排列与坡向一致,带宽20 m~30 m,具体依地形而定。
6 林地准备
林地清理
在造林前一年冬季进行,宜不炼山整地,采用耙带堆积方法清除杂草杂灌,保留有价值的乔木树种
幼苗、幼树和林木。
整地挖穴
在造林前一年冬季或当年1~2月进行;宜采用品字形整地挖穴;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
穴密度见附录C。
施基肥、回表土
整地挖穴后施基肥,每穴施0.3 kg~0.5 kg钙镁磷肥或2.5 kg有机肥,回填穴容积1/3的表土,与
之混匀。
7 造林
栽植
宜在12月~翌年3月穴植,苗木随起随造;裸根苗醮根前剪除苗木靠近基部两盘侧枝,用黄泥浆与
过磷酸钙混匀后醮根;容器苗栽植时拆除不易降解的容器袋;宜适当深栽、不窝根,覆土压实,呈馒头
状,保持容器苗土球完整。
补植
造林当年9~10月检查造林成活率,成活率低于85%应进行补植。裸根苗补植在当年小阳春或翌年
1~3月进行,容器苗补植除7~8月外均可。
8 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
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造林当年4~5月扩穴培土1次,8~9月块状或带状锄草松土1次;第2、3年每
年块状锄草或劈草1~2次,时间在5~6月、8~9月,结合锄草松土施复合肥(N∶P2O5∶K20=15∶15∶15),
施肥量分别为0.10 kg/株~0.15 kg/株和0.20 kg/株~0.25 kg/株。
抚育采伐
8.2.1 透光伐
2
DB35/T 2236—2024
幼林郁闭度达0.8以上的,伐除过密和生长不良植株,适当修枝,间密留稀,去劣留优,伐后林分
郁闭度不低于0.6,且林木分布均匀。
8.2.2 疏伐
8.2.2.1 疏伐 2 次,分别在造林后 10~15 年和 16~20 年,两次间隔不少于 5 年。第 1 次疏伐株数强
度为 20%~30%,第 2 次疏伐株数强度为 30%~40%,疏伐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 0.5。培育小径材,
疏伐时间可提前 2~3 年;培育大径材,可进行第 3 次疏伐,疏伐后保留 450 株/hm
2~600 株/hm
2。
8.2.2.2 疏伐后柳杉保留株数占总株数 60%~70%,具体保留株数见附录 C。
8.2.2.3 疏伐方法按 DB35/T 1964 规定执行。
9 主要有害生物防控
执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加强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综合应用营
林、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措施,有效防控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蔓延和危害。柳杉混交林主
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D。
10 档案建立与管理
档案建立
建档主要内容参照DB35/T 84执行。
档案管理
档案由专人管理,年终进行系统整理汇总,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存档,长期保存。
3
DB35/T 2236—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分区划分
柳杉混交林分区划分见表A.1。
表A.1 柳杉混交林分区划分
分区 县(市、区)
最适生区 古田县,屏南县,周宁县,寿宁县,霞浦县,柘荣县,建阳区,延平区,顺昌县,浦城县, 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尤溪县,将乐县,沙县区,三元区, 永安市,大田县,连城县,德化县,永春县共25个县(市,区)
适生区 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泰宁县,建宁县,新罗区,永定区, 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漳平市,华安县,平和县,安溪县,南安市,仙游县,闽清县, 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共23个县(市、区)
一般适生区 除上述外的其它县(市,区)
4
DB35/T 2236—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主要树种及配置表
柳杉混交林主要树种及配置见表B.1。
表B.1 柳杉混交林主要树种及配置表
混交树种 混交方式 混交比例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Dunn) A. Henry & H. H. Thomas] 秃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r & Champ.)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闽楠[Phoebe bournei (Hemsl.) Yen C. Yang] 赤皮青冈(Quercus gilva Blume) 檫木[Sassafras tzumu (Hemsl.) Hemsl.] 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 E. H. Wilson) 细柄蕈树(Altingia gracilipes Hemsl.) 根据混交树种特性,采 用行间、带状或块状混交 方式 采用带状混交,带状排列与 坡向一致,带宽20 m~30 m; 具体依地形而定 柳杉与针叶树混交,采 用行间混交方式,混交比 例为1∶1或2∶1;与阔叶 树混交,采用带状或块状 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为 2∶1或3∶1
5
DB35/T 2236—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密度参照表
柳杉混交林密度见表C.1。
表C.1 柳杉混交林密度参照表
分区 立地 等级 初植密度 (株/hm 2) 第一次疏伐 保留密度 (株/hm 2) 第二次疏伐 保留密度 (株/hm 2) 第三次疏伐 保留密度 (株/hm 2) 主伐 年龄 (年) 培育 目标
最适生区 Ⅰ 1 500~1 800 1 125~1 350 750~900 450~600 ≥31 大径材
Ⅱ 1 800~2 100 1 350~1 575 900~1 050 — ≥26 中径材
Ⅲ 2 100~2 400 1 575~1 800 1 050~1 200 — ≥21 小径材
适生区 Ⅰ 1 800~2 100 1 350~1 575 900~1 050 — ≥26 中径材
Ⅱ 2 100~2 400 1 575~1 800 1 050~1 200 — ≥26 中径材
Ⅲ 2 400~2 700 1 800~2 025 1 200~1 350 — ≥21 小径材
一般区 Ⅰ 2 100~2 400 1 575~1 800 1 050~1 200 — ≥26 中径材
Ⅱ 2 400~2 700 1 800~2 025 1 200~1 350 — ≥21 小径材
Ⅲ 2 700~3 000 2 025~2 250 1 350~1 500 — ≥21 小径材
注: 采取集约大径材经营措施的主伐年龄31年以上,采取一般大径材经营措施的主伐年龄36年以上。
6
DB35/T 2236—2024
附 录 D
(资料性)
柳杉混交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柳杉混交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D.1。
表D.1 柳杉混交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为害特征 防治方法
赤枯病 (Cercospora sequoiae ) 由巨杉尾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 10 年 生以下幼树的枝叶,一般下部枝叶首先发病, 初为褐色小斑点,潮湿时病斑会产生许多稍突 起的黑色小霉点,逐渐扩大并蔓延至上部枝 叶,致局部枝叶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 1.科学施肥,不偏施氮肥 2.苗期用 0.5%波尔多液,每隔 15 d 喷洒 1 次,连喷 3 次;幼林发病时用 50%多菌灵 8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瘿瘤病 (Cryptosporiopsis sp.) 病菌以菌丝体在瘿瘤组织中越冬,翌年 5 月 孢子借风雨传播。初期小枝出现瘿瘤、新叶难 以萌发、落叶,后期大枝、主干上出现瘿瘤, 瘿瘤可常年继续生长,形成巨大肿瘤,同时小 枝上长满瘿瘤。最后可导致病枝逐渐变黄枯死 1.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 复壮树体,增强抗性 2.结合抚育,伐除重病株或剪除病枝,集中 烧毁 3.在 5~8 月的孢子萌发传播期,喷洒 50% 多菌灵或 75%百菌清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 800 倍液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 (Pseudomonas cunninghamiae ) 病斑为暗褐色,中心灰褐色。嫩枝上病斑呈 梭形,晕圈不明显,病斑相连后,嫩梢变褐枯 死 1.提高树势,增加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 2.发病初期可喷洒 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 70%百菌清 600 倍液,可以较好地控制该病害 蔓延
柳杉毛虫 (Dendrolimus houi) 1 年 1 代,以幼虫取食嫩梢、叶,致植株枝 叶显著减少,严重发生时成片柳杉枝叶被食光 状如“火烧”,造成整株或成片枯死 1.3~5 龄幼虫期施放 2%阿维菌素和苏云 金菌粉剂,7.5 kg/hm 2~15 kg/hm 2或喷洒 90% 敌百虫 1 000 倍液 2.利用炎热天幼虫下树等习性,将加胶性物 质的较浓药液涂刷树干一圈成毒环带进行截 杀 3.人工摘除茧,集中烧毁;成虫羽化盛期, 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柳杉长卷蛾 (Homona issiki) 1 年 2 代,以 1、2 龄幼虫在被蛀食中空的 变褐色的针叶内越冬,4 月中下旬~5 月上中 旬和 8 月上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主要以幼虫 卷苞取食危害,甚至咬断嫩梢 1.加强抚育管理,保护利用天敌,减轻危害 2.越冬代(4 月上中旬)和第一代(7 月中 下旬)的 3~4 龄幼虫期喷洒 2.5%溴氰菊酯 75 ml/hm 2 1 000 倍液或 25%苏云金杆菌乳剂 200 倍液,或喷洒 50 亿个孢子/g 以上白僵菌 粉 15 kg/hm 2~22.5 kg/hm 2 3.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7
DB35/T 2236—2024
表D.1 柳杉混交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续)
病虫害名称 为害特征 防治方法
鞭角华扁叶蜂 (Chinolyda flagellicornis) 1 年 1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建土室以预 蛹越夏越冬。主要取食 1~2 年生柳杉树皮和 枝叶,导致 1 年生小侧枝枯死脱落,大发生时 林地上可见一层厚厚的小枝,受害严重的状如 火烧 4 龄以下的幼虫期,喷洒 20%速灭杀丁乳剂 和 25%菊乐合酯乳剂 1 500 倍液,或用 5%复 方溴氰菊酯∶柴油为 1∶20 喷烟
柳杉云毛虫 (Hoenimnema roesleri) 1 年 1 代,以卵越冬。幼虫啃食针叶和树皮, 咬断嫩枝,1~2 龄幼虫沿叶缘咬成齿状;3~ 4 龄幼虫取食全叶;5~6 龄为害猖獗。4~6 月 常暴发成灾,食光针叶致植株枯死 1.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 2.幼虫低龄期喷洒白僵菌粉 7.5 kg/hm 2~ 10.0 kg/hm 2,或喷洒 1.8%茶维星和 4.5%氯 氰菊酯 1∶1 的混配剂 1 500 倍液
黑翅土白蚁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主要危害 1 年生新植福建柏幼苗枝杆及根 茎部,或枫香等其它树种的树皮、浅木质层以 及根部,导致幼株干枯死亡 1.不炼山造林,加强营林措施,增强树势 2.造林前林地投放灭蚁录诱杀包,减少白蚁 种群密度 3.白蚁为害活动期,在植株周围施放白蚁诱 杀剂,预防和防治白蚁啃食危害
茶长卷蛾 (Honona magnanima) 主要危害木荷中、幼林。幼虫在虫苞内吐丝 结茧,茧呈菱形,幼虫一生可缀虫苞 2~5 个。 幼虫共 5 龄。l1 月中旬陆续进入越冬期。以 第 1 代发生最为严重 1.发生期用 40%氧化乐果 1 200~1 500 倍 液或 2.5%溴氰菊酯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 果较好 2.重点抓好第 1 代防治,防治适期可选在 5 月 上旬幼虫 1~2 龄时进行
楠鳞毛肖叶甲 (Hyperaxis phoebicola) 发生时群集危害,对闽楠嫩梢和新叶危害最 严重;受害严重植株致新梢折断,整体倒垂, 甚至嫩梢被咬断掉落 1.3 月份成虫产卵期及 5 月中下旬成虫盛发 期,利用烟剂熏杀成虫,用药量 7.5 kg/hm 2~ 15 kg/hm 2 2.4 月上旬用灭幼脲 1 000~1 200 倍液喷 洒新梢,灭杀梢中幼虫 3.发现新梢叶片萎蔫,及时剪除并烧毁
火力楠丽绵蚜 (Formosaphis micheliae)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0 月上旬~12 月中旬, 虫口数量剧增,危害严重,无越冬现象。以成 虫、若虫在枝杆上群集吸食树液危害,受害严 重可致整株枯死 1.成虫发生期,用大型网兜或袋子等置于嫩 梢侧下方,用力抖动枝条将成虫震落至兜中, 集中灭杀死 2.6 月~翌年 2 月,结合松土除草,杀死土 中幼虫等,并保护好林间有益天敌 3.用 2.5%溴氰菊酯乳油 3 000~5 000 倍 液喷雾,或用 40%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喷 洒表土层或毒土处理灭杀成虫 4.撒施白僵菌、绿僵菌粉剂等进行生物防 治,持续控制效果较好
8
DB35/T 2236—2024
表D.1 柳杉混交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续)
病虫害名称 为害特征 防治方法
红豆树茶木蛾 (Linoclostis gonatias) 1 年 1 代,主要以幼虫危害枝干皮层,也能 蛀入枝干,破坏输导组织,可造成枝条枯死。 以幼虫在枝内越冬,翌年 4 月下旬开始化蛹, 6~7 月羽化成虫产孵,7 月中旬以后孵化成幼 虫。初孵幼虫吐丝粘结叶片并在内咬食,3 龄 幼虫开始蛀害枝干。幼虫怕光,隐居虫道取食, 在虫道内吐丝作茧化蛹 在初孵幼虫盛期,可用 90%敌百虫晶体 1 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 000 倍液等 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9
上一章:皖北浓香型淡雅风格白酒成因初探 下一章: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相关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3-羟基丁酮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乳酸链球菌素发酵培养基成分 响应面法优化厌氧细菌产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嗜热厌氧代谢工程菌发酵产乙醇的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啤酒有害菌检测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蜂蜜酒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香梨米酒的发酵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