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利用葡萄枯枝蔓发酵生产木霉菌剂的初步研究

利用葡萄枯枝蔓发酵生产木霉菌剂的初步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1.2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5:10: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利用葡萄枯枝蔓发酵生产木霉菌剂的初步研究 ·32·
2014 Vol.33 No.10 Serial No.272
China Brewing
利用葡萄枯枝蔓发酵生产木霉菌剂的初步研究
丁苏张劲张瑛杨莹管敬喜文仁德李玮2*
Research Report
(1.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摘要利用葡萄枯枝蔓和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为主要培养基原料发酵生产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孢子菌剂。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并测试了发酵基质不灭菌对于木霉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枯枝蔓和糖蜜酒精
精发酵液浓度5Bx培养基固液混合比2.5:1(gmL)。在此条件下绿色木霉JK-20直接发酵未灭菌培养基产孢子量可达1.12x10"CFU/g 关键词葡萄枝蔓糖蜜酒精发酵液绿色木霉固态发酵
中图分类号.Q939.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4.10.008
文章编号:02545071(2014)10-0032-04
Production of Trichoderma viride culture using grape branches
DING Sul, ZHANG Jing", ZHANG Ying*, YANG Ying', GUAN Jingxi, WEN Rende', LI Wei*(I.Xingj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Liberal Art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2. Viticulture and Win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 Sciences, Nanning 530007, China)
Abstract: Trichoderma vinide spore culture was produced using grape branches and molasses alcohol fermentation mash as main medium material. Using spore production as index, the medium composition was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the effect of non-sterilization fermentation sub-strate on T. viride ferment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low-cost medium of grape branches and molasses alcohol fermentation mash was suitable for T. viride fermentation. The optimal medium was obtained as follows: particle size of the solid substrate 10-40 mesh, (NH,);SO 1.0% in molasses alcohol fermentation mash, molasses aleohol fermentation mash 5 °Bx and solid-liquid ratio 2.5:1(g:ml).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spore production of T. viride JK-20 by fermenting non-sterilized medium was 1.12x10 CFU/g
Key words: grape branches; molasses alcohol fermentation mash; Trichoderma viride, solid-substrate fermentation
木霉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防治功效的丝状真菌,其具有生长迅速、能分泌多种抑菌物质、能够对植物病原菌进行重寄生等生理特性因而在国内外被广泛的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其中绿色木霉(Tricho dermavinide)因其生物防治效果明显、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营养要求低等优势成为生产本霉商品级剂的重要菌株。目前木霉的商品级农药剂主要为活性孢子粉制剂通过叶面喷施、处理种子或灌施至土堰和植物根系等方式施用47]。木霉孢子菌剂的生产大多采用粮食作为培养基进行发酵生产成本较高这导致木霉菌剂的市场竞争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一困扰木霉菌剂应用的问题研究人员尝试了许多利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产生的生物质废弃物发醇木霉的方法02)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近年来由于广西农业科学院开发的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体系在广西推广应用广西的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栽培过程中产
收稿日期2014-08-05
生的大量枯枝要已经成为难以处理的一大问题。自前对于葡萄枯枝要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荧烧的方式以消除葡萄园病原微生物李生的风险,这样就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物质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现代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尚无对这一发弃物资源加以利用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以制萄括枝曼为固体发酵基质辅以广西特
色大宗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其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补充营养成分的液体基质通过培养基优化尝试利用未灭菌的廉价农业废弃物及加工副产物发酵生产绿色木霉孢子菌剂以期实现广西葡萄栽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并为发酵生产廉价木霉菌剂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葡萄枯枝蔓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葡萄基地提供;糖蜜酒精发酵液由南宁糖业集团提供
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JK-20:广西农业科学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BA019074)广西大学行建文理学院科研基金(2013ZKLX03)作者简介汀苏(1985-)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工程
*通讯作者李玮(1984-)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工程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p://wvw.cnki.net ICS 27.160
CCS F 01 DB51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3226—2024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利用管理规范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T 3226—2024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组织 ................................................................................ 1
5.1
机构 ............................................................................ 1
5.2
人员 ............................................................................ 2
6 管理 ................................................................................ 2
6.1
设计与建设 ...................................................................... 2
6.2
运行维护 ........................................................................ 2
6.3
运行评价 ........................................................................ 2
7 能源利用 ............................................................................ 3
附录 A (资料性) 日常维护检查 ......................................................... 4
I
DB51/T 3226—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阿坝州机关事务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丽琼、刘林志、陈旭、易恒、宋文杰、赵正伟、高霞蓉、苏芙蓉、聂启阳、
刘学东、唐海辉、罗伟。
III
DB51/T 3226—2024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利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利用管理的总则、组织、管理、能源利用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的利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8335—2019 光伏发电站运行规程
GB/T 38946—2020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运维技术规范
GB/T 39854—2021 光伏发电站性能评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机构 public institutions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质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4 总则
4.1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的利用应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4.2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应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4.3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系统应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可观、可测、可调、
可控”,提升系统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稳定,降低运行成本。
4.4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的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
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5 组织
5.1
机构
5.1.1 管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能源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设
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
5.1.2 管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专兼职人员负责光伏新能源系统的管理、运行、维护等。
5.1.3 管理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解决突发事件并按规定上报。
注: 管理单位包括投资建设单位、运维单位等。
1
DB51/T 3226—2024
5.2
人员
5.2.1 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应急处置技能等。
5.2.2 需持证上岗的人员应取得相应证照,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等。
5.2.3 应定期对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安全规范以及职业技能等内容开展培训和考核。
6 管理
6.1
设计与建设
6.1.1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项目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环节的实施主体应满足相应资质要求。
6.1.2 应充分利用公共机构建筑的屋顶、停车场等适宜场地空间。
6.1.3 应充分结合太阳辐照度、风速、雨水、积雪等气候条件,建筑朝向,屋顶结构等因素进行设计。
6.1.4 项目设计时应进行能源效能分析,包含太阳能资源分析、可利用率分析、年发电量预估、系统
节能分析等。
6.1.5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能效先进水平的设备。
6.1.6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组件效率、线缆损耗、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变压器效率应不低于现行国
家规定。
6.1.7 可根据需要适度配置储能设施。
6.2
运行维护
6.2.1 检查维护
6.2.1.1 应结合环境条件、运行情况与安全要求等制定日常检查维护和定期巡查工作计划。
6.2.1.2 应对光伏系统进行日常检查维护,检查维护内容参见附录 A。
6.2.1.3 应定期巡查光伏发电系统的设施设备。光伏系统巡查频率、内容应符合 GB∕T 38946-2020
中附录 D 的要求。
6.2.1.4 当设备异常时,应立即进行检查。
6.2.1.5 出现特殊情况时,应按照 GB/T 38335—2019 附录 C 的要求组织特殊巡视检查。
6.2.1.6 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和隐患应及时进行维护、处理和上报。
6.2.2 运行监控
6.2.2.1 应利用运维监控系统对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告警等。监控内容包括但
不限于光伏系统的发电状态、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
6.2.2.2 应根据监控数据,结合光伏系统的类型和工况条件,对光伏系统进行风险预判。
6.2.2.3 应定期对光伏系统组件发电情况进行查验。发电效率异常时应及时排查原因,消除异常。
6.3
运行评价
6.3.1 应定期对光伏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按照 GB/T 38946—2020 中 6.8 的规
定进行。
6.3.2 应定期对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系统性能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应按照 GB/T 39854—
2021 中的规定进行。
6.3.3 应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升级。
2
DB51/T 3226—2024
7 能源利用
7.1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宜采用“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
7.2 公共机构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电能替代,增强光伏消纳能力,推广全电厨房、电蓄能空调、
电锅炉、电动充电桩等技术。
7.3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根据国家和四川省有关规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3
DB51/T 3226—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日常维护检查
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系统日常维护检查项目见表A.1。
表A.1 日常维护检查项目
设备名称 维护检查内容
光伏组件 1、清理引起光伏组件阴影的遮挡物; 2、根据电站运行状况组织对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洗工作; 3、遇有风沙、大雪、冰雹等情况,清扫光伏组件表面; 4、更换无法正常使用的组件; 5、对出现明显松动的紧固件进行处理。 6、检查光伏组件是否有松动、损坏或明显变形。
支架及基础 1、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可靠,螺丝是否松动; 2、检查支架固定处屋面防水处理是否老化; 3、检查防腐漆是否开裂和脱落; 4、检查支架和设备基础是否出现破损等。
逆变器 1、检查逆变器外观正常、表面无积灰、锁具完好,标识标号完整; 2、检查逆变器各指示灯工作正常,屏幕显示参数与实际运行状况相符,无故障信号。 3、检查逆变器无异音、无异味、无温度异常上升; 4、检查逆变器交、直流侧电缆无老化、发热、放电迹象,通信电缆连接完好。 5、检查逆变器直流侧开关位置正确,无发热现象。
并网柜 1、检查箱体无变形、锈蚀、漏水、积灰现象,锁具是否完好、标识标号是否完整、密封是否良好; 2、检查箱内各熔断器有无熔断、破裂现象,电压表显示电压是否三相平衡并正常,防雷模块、开关 有无异常; 3、检查接地线连接是否良好; 4、检查进出线电缆是否完好,有无变色、掉落、松动、断线、绝缘破损现象。
交直流线路 1、检查电力电缆与各电气设备连接处是否牢固,有无脱落; 2、检查电缆外皮是否有破损,保护管有无脱落、破损; 3、检查电缆接头处无发热; 4、检查电缆标签绑扎牢固,有无脱落。
计量器具 检查计量器具校验状态是否超期。
4
上一章: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及抗氧化性研究 下一章:榆耳液态发酵培养的优化及多糖的抑菌活性

相关文章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绿色木霉95106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研究 浓香型大曲发酵过程中霉菌消长情况的研究 餐厨垃圾发酵腐熟制有机肥料的初步试验研究 NY/T 288.1-2016 真菌微生物农药木霉菌第1部分∶木霉菌母药 NY/T 2888.1-2016 真菌微生物农药 木霉菌 第1部分:木霉菌母药 NY/T 2888.2-2016 真菌微生物农药木霉菌第2部分;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NY/T 2888.2-2016 真菌微生物农药 木霉菌 第2部分:木霉菌可湿性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