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ep.2014, Vol. 29, No.9·短篇论著·
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李丽1沈形吴泽勇,潘谛丨郑欢华!
颈椎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颈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被视为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并出现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其症状仍会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运动疗法和手法是颈型颈椎病的两大主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对 48例患者进行研究以初步探讨两种方法结合治疗的疗效,以期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康复途径。
1对象与方法一般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符合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并经颈椎X 光(部分尚行颈椎CT、MRI、TCD检查)证实"。入选标准:病程≥3个月:年龄18一65岁;可说中文;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手法禁忌证者:颈部曾有挥鞭伤及手术者;颈椎先天畸形者;其他型颈椎病者;患有心脏病需药物治疗者; 3个月内接受手法治疗者。
选择2012年8月一2013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符合上述人选标准的48例患者,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序列表将惠者随机分为结合组(运动疗法+手法组)和手法组,其中结合组25例,手法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手法组结合组
例数 23 25
1.2治疗方法
性别(例) 男
女
8 9
15 16
年龄(x±s,岁) 35.69±8.70 34.36±8.63
病程(x±s,月) 37.94±26.37 40.05±27.44
运动疗法主要采用颈椎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低头、仰头、左右侧、左右侧转,每一个方向缓慢地进行至最大的无症状范围:颈部肌力训练,以静力性肌力收缩训练为主,如感者取颈部中立位,手从前额、左侧面類、右侧面颊、后枕部分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4.09.014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510120
作者简介:李丽,女,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3-09-22
www.rehabi.com.cn 860
别施加外力,头颈部与手相对抗,不产生头颈活动。
手法采用我科常规的龙氏正骨手法,即通过四步手法进行颈椎病治疗。第一步,放松手法,松解紧张肌肉软组织,为实施手法做准备,做到真正安全、无痛;第二步,正骨手法,在颈椎小关节周围选取“定点"和“动点”,利用杠杆原理,动中求正,快速、简单、有效;第三步,强壮手法,作用于正骨后惠椎旁仍存在的软组织硬结,加强和巩固疗效;第四步,痛区手法,快速改善局部症状。
各组每3天做1次治疗,共治疗8次;手法治疗20min/ 次;运动疗法每次20min,且均由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治疗师
进行统一、规范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方法
采取观察分析者(即第三者)的盲法(单盲),在治疗前(M0)、治疗24d后(M1)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M2),由经过规范培训的医生进行功能评定。采用的评定指标包括: 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PainRating Scale,NPRS)、头颈角(craniovertebralangle,CV)。
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疼痛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夜间的针刺或麻木感,将痛对睡眼的影响,对社交活动的影响,搬抬重物,读书/看电视,工作/做家务和驾驶汽车等9个方面的感受。每一个条目包含5个等级的答案(从0没有间题至5极其严重)。NPQ量表的总得分为各条目实际得分占最高得分的百分数,即NPQ评分=总得分/36× 100%。如果受评者没有驾驶经历,则最高得分减为32分, NPQ评分的计算调整为:NPQ评分=总得分/32×100%。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评者因颈痛引起的生存质量情况越差。数字疼痛评分法是将疼痛程度用0 到10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宿。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选择其中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头颈角是指耳屏与第七颈椎连线与第七颈椎水平线的夹角,可表现受试者头颈部的姿势,角度越小表明受试者头部越相对向
前,角度越大表明受试者头部越接近中立位。 1.4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