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17:50: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2017-06
生物制药与研究
当代化工研
159
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周翊
(云南省普洱市环境监测站云南665000)
摘要:有就磷农药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一大类农药,其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同时,对环境安全以及人群健康构成成胁。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对生物最主要的毒性为种经毒性,该文综述了有机磷表药对神经系统神经质及其受体以及相关确酶的活性改变、迟发慢神经毒
性及神经发育毒性等毒性作用,探讨其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并对有机磷农药末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有机磷农药;神经毒性;作用机割
中图分类号:Q
文献标识码:A
Neurotoxic effect of 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and its mechanism
Zhou Yi
(yunnan pu-erh tea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Yunnan, 665000)
Abstract; organophosphorus pesricid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one kinds of pesticide in Chind, rhe effective conirof of planz diseases and insecf pests al zhe same fime, pose a threar fo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parblic healzh.Study shows thaz zh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fo the biological toxicity of the main nerve foxicit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rganophosphorrs pesticide nerofransmiters and rheir receprors, and relared o the nervous sysfem changes in activity of esterase, lare-onser neural toxicity and nearrodevelopmenfal toricity toxic efecr, discus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zhe nearofoxicity.And rhe study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and zhe fierere developmenz trend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Neurotoxicity; Mechanism ofaction
1.引言
有机磷农药,英文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一般简称为OP,目前是我国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具有适用范围广、杀虫力强、易分解、残留期短等特点,在农药病虫害防治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污染了环境,并对非靶标生物产生危害。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对生物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产生毒性,其中最主要的毒性表现为神经毒性。本文就有机磷农药对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以及相关酯酶的活性改变、迟发性神经毒性及神经发育毒性等毒性作用等进行了介绍,并从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等方面对OP神经毒性作
用的可能机制做了一些探讨。 2.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性作用
(1)引起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以及相关酯酶的活性改变
一般认为,OP的神经毒作用是磷酸化体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从而使其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能力,进而导致胆碱能神经突出中蓄积ACh,引起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机磷农药与ChE的作用原理和ACh与ChE的结合方式基本上相似。
乙酰胆碱能系统变化理论能够解释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大部分症状,但对于中毒时会出现的惊顾、瘾痫、抽插等脑神经系统的变化并不能完全解释。不少研究共同指出并证实,某些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动物出现上述结果是由于改变了中枢GABA受体功能,而非是抑制了乙酰胆碱醋酶。而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GABA受体结合降低的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际上OP,不仅能抑制AChE活性,对
万方数据
乙酰胆碱受体也有抑制功能。近年来一些研究还表明,OP 除直接作用于AChE,星形胶质细胞也是OP直接的靶作用点,某些有机磷化合物(如毒死牌、氧化乐果、对硫磷还能调节胆碱能毒性的表达、导致胆碱突触以外的部位发生改变、存在其它作用途径。
(2)退发性神经毒性
某些有机磷农药在引起急性中毒后2~4周会使患者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患者会有四肢末梢麻痹,皮肤感觉异常,运动失调,严重者可瘫疾。这一表现称为有机磷化合物引起的迟发性神经毒性(OPIDN)或有机磷化合物引起的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该病死亡率不高,但危害较大,严重人体健康。
OPID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曾有英国学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利用放射性同位系标记技术,在鸡的脑组织中找到了磷酸化位点,即神经毒性醋酯酶,该酶又称作“神经病靶酯酶”,继而提出神经毒性酯酶是OPIDN的起始靶标。近年来,有关国学者又提出神经骨架蛋白质异常磷酸化假说。其研究认为,OPIDN 的产生是由于Ca/Ca调系激酶的自动磷酸化的异常增加以及细胞骨架蛋白质磷酸化的增加所致。两种假设目前都未被普遍接受。另一方面,研究发现某些OP的致敏作用导致人或动物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障碍,其提示个体系质在 OPIDN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3)神经发育毒性
研究表明,胚胎期和出生后有机磷农药暴露能对快速生长发育中的胎儿和婴幼儿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并可能持续存在,在短期或远期内诱发某些神经精神类疾病。此
乙酰胆碱酯酶不仅可水解乙酰胆碱,研究证实还可能
外,
作为一种分泌到胞外,用于调控细胞增殖与轴突生长的神
上一章:应用 ICP-MS和A FS测定含磷肥料中重金属含量 下一章:白酒糟循环流化床燃烧灰直接肥料化利用

相关文章

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机制 [英]R.W.赖亚尔 著 张宝恒等译 GB/T 15670.25-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GB/T 15670.25-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GB/T 15670.25-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YY/T 1670.1-2019 医疗器械神经毒性评价 第1部分:评价潜在神经毒性的试验选择指南 LS/T 6139-2020 粮油检验 粮食及其制品中有机磷类和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定性检测 LS/T 6139-2020 粮油检验 粮食及其制品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定性检测 运动训练抑制慢性心衰交感神经激活的中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