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运动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运动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9.7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6:05:5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运动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届置区学集志2012年,第27卷,第5期
·综述·
运动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张彩虹郭洪花蔡小霞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患。大部分中、重度患者活动能力受限,并出现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力降低,同时COPD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使其占据了相当大的医疗资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对于这种慢性病的康复管理和延续性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根据当前COPD诊治指南,稳定期COPD患者管理需要长期的、综合性医学服务和自我管理模式,包括戒烟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肺康复治疗、营养于预、预防接种、氧疗、外科治疗及家庭支持2-等。其中肺康复治疗为COPD患者建立了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模式,研究证明肺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肺功能"。而运动训练被认为是肺康复治疗的主要核心内容,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训练可提高 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国肺康复治疗虽然在近年发展较快,但很多医务人员对肺康复的运动形式以及对患者康复的作用缺乏一定认识,从而导致COPD 患者及其家庭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和支持。本文就国内外文献关于运动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傲一综述,旨在为COPD患者稳定期的运动效果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肺康复的运动训练和护理管理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
不同运动训练方法在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中的运用目前,运动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的积极意义已
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充分肯定,但是运动训练方法、形式和管理体系的研究在各国和各地区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然而,稳定期COPD患者无论采用哪种运动训练方法,其实施的频率和疗程都有一定的范围。大部分研究证明,稳定期COPD 患者可采用耐力运动及力量运动进行训练,也可以采用持续运动或间歇运动的方式进行。每周规律性运动2一5次,为期6一12周左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
Armard6ttirRH等"分别采用耐力运动训练和力量运动训练对COPD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训练后,发现耐力训练能提高惠者的最高运动能力和12min步行距离(12MWD),而力
D0I:10.3969/j.issn.10011242.2012.05.023*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8238) 1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口,571101
作者简介:张彩虹,女,博士,教授;收稿日期:2011-06-11
量运动训练则没有此效果,但大多数研究证明耐力和力量训练均能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肌力。因而,建议COPD患者采用耐力运动和力量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对持续运动不能耐受的COPD惠者,间款运动则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式*。另外,近年来中国传统运动及家庭支持性的运动训练也成为研究者的焦点。提示运动训练的形式需要根据患者个体状况、可利用的卫生资源和文化背景来确定。总体来看,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训练模式包括医疗专业人员指导的运动训练模式和家庭参与的运动训练两种模式。
医疗专业人员指导的运动训练模式 1.1
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的康复运动训练模式包括下肢诉练、上肢训练及呼吸肌训练、中国传统运动训练等。研究证明,有医生督导的COPD运动训练较无医生督导的训练在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方面都有所提高”,这充分说明运动训练过程中医务人员正确提供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性。
1.1.1下肢运动训练在COPD患者康复中的运用。目前,下肢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主要项目,主要包括平地步行、上下楼梯、自行车测力计、踏旋器等。张春云等将骑功率自行车的下肢运动训练方法用于稳定期重度COPD者的治疗中,发现这种运动训练可以提高COPD患者6min步行距离(6minwalkingdistance,6MWD),减少COPD的年急性发作次数,但对于改善肺功能无明显的作用。
1.1.2上肢运动训练在COPD患者康复中的运用。近年研究表明,上肢活动可使患者通气量增加,因辅助呼吸肌参与了上肢的活动,从而减少参与呼吸运动方面的做功”。有研究表明单独进行上肢训练的效果不如下肢训练,但上下肢联合运动训练的效果优于单独某一-种运动训练。崔石磊等旧将稳定期老年COPD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训练组(下称运动组,包括下肢组和上肢+下肢联合组),结果发现两组COPD惠者训练前后静息肺功能均无明显差异,训练后在运动耐力、呼吸困难评分、通气水平以及呼吸储备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亦较自身训练前明显改善;上肢+下肢联合组尤为显著,其换气功能略有改善。以上研究充分说明上
477
www.rehabi.com.cn
上一章:运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下一章:运动预处理后内源性阿片肽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T/CACM 1345-2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肺康复指南 DB32/T 4737.5-2024 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规范 第5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WS 318-20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T/CACM 1319-20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GBZ 237-2024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质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T/CACM 1169-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喘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右心衰竭) T/CACM 1119-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六字诀养生功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