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T 1776-2014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氯的测定微库仑法
Ethylene and propylene for industrial use-Determination of trace chlorine —Microcoulometric method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4)归口。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氯测定的微库仑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氯含量不低于1.0 mg/kg的工业用乙烯、丙烯的测定。
1.3 本标准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与健康措施,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ISO 3696∶1987,MOD)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3289 工业用乙烯液态和气态采样法(GB/T13289—2014,ISO 7382∶1986,NEO)
GB/T13290 工业用丙烯和丁二烯液态采样法(GB/T 13290—2014,ISO 8563∶1987,NEQ)
3 方法原理
采用气体进样器,将气态试样或液态试样汽化后注入燃烧管,与氧气混合并燃烧,试样中的氯转化为氯化氢,并由载气带入滴定池,与电解液中的银离子发生反应(Ag"+ Cl-→AgCl。),消耗的银离子由电极通过电解补充,根据反应所需电量,按照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出试样中的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