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60
CCS A 47 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427—2024
加油站防雷技术要求
2024 - 12 - 19 发布
2025 - 01 - 20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7/T 42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技术要求 ........................................................................... 2
6 应急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 加油站巡查维护内容 ................................................... 4
附录 B(资料性)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 5
I
DB 4117/T 42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气象局、驻马店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平舆县气象局、驻马店市产品质
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献盈、莫小沛、朱威、万明。
II
DB 4117/T 427—2024
加油站防雷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加油站防雷技术要求,为加油站开展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加油站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加气站、加氢站等场所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防护装置
用来减小雷击建筑物造成人身伤害和物理损害的整个系统。
[来源:GB/T 21431-2023,3.1]
3.2
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来源:GB 50057-2010,2.0.8]
3.3
引下线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来源:GB 50057-2010,2.0.9]
3.4
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来源:GB 50057-2010,2.0.10]
3.5
电涌保护器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
注1:电涌保护器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
注2:电涌保护器具有适当的连接装置,是一个装配完整的部件。
1
DB 4117/T 427—2024
[来源:GB/T 21431-2023,3.8]
4 基本规定
4.1
新建、改建、扩建加油站雷电防护装置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2 加油站应提升雷电灾害防御智能化水平,建设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风险预警平台和防雷装置在
线监管系统。
4.3
加油站应每半年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对雷电防护装置进行检测。
4.4
加油站应建立防雷安全生产制度,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
a) 防雷安全岗位责任制;
b)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维护制度;
c) 防雷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制度;
d) 雷电灾害应急和上报制度。
4.5
加油站应明确专(兼)职防雷安全负责人,加强防雷安全管理。
4.6
加油站应全面了解雷电防护装置现状,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开展巡查维护,可参考附录 A。
4.7
加油站应建立防雷安全工作档案,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加油站基本概况和防雷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b)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
c) 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意见书;
d) 防雷安全生产制度;
e)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
f) 防雷安全工作台账;
g)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h) 其他需要归档的防雷安全资料。
5 技术要求
5.1 当加油站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接闪带(网)保护,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057-2010 表 5.2.1 的要求。当罩棚采用金属屋面时,宜利用屋面作为接闪器,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 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
连接;
—— 金属板下面不应有易燃物品,热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5 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65
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7 mm;
—— 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
注: 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 mm厚沥青层或0.5 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应属于绝缘被覆层。
5.2 站房宜利用建筑结构内钢筋作为引下线,并应符合 GB50057-2010 第 4.3.5 条和第 4.4.5 条的规定。
罩棚宜利用柱内的主筋或钢柱作为引下线,并与接地网做可靠电气连接。
5.3 在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需采取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应符 GB 50057-2010 第 4.5.6
条的规定。
5.4 站区接地装置应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构成,并组成环形接地体,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
度不应小于 0.5 m,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应符合 GB 50601-2010 表
4.1.2 的规定。
2
DB 4117/T 427—2024
5.5 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
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
5.6
钢制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5.7 埋地的钢制油罐的金属部件和罐内的各金属部件,必须与非埋地部分的工艺金属管道相互做电气
连接并接地。
5.8
储罐区出入口应设置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5.9 卸车场地应设置油罐车专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应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和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
电接地仪。卸车场车辆停放场地应设置两处临时用固定防雷接地装置。
5.10
油罐车卸油用的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与两端接头,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5.11 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线的始端、末端均应接到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平行敷设的输油管
线,其净距离小于 100 mm 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 30 m。交叉敷设的输油管线,
其净距离小于 100 mm 时,其交叉处应采用金属线跨接。
5.12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工艺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
不少于 5 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5.13 加油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
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电涌保护器。
5.14 380V/220V 供配电系统宜采用 TN-S 系统,当外供电源为 380V 时,可采用 TN-C-S 系统。在供配
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电涌保护器。
5.15 站区内所有正常不带电金属设备外壳、配电箱、电缆金属外皮两端、金属保护管两端、工艺金属
管线两端等均应可靠接地。
6 应急管理
6.1 加油站应加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畅通雷电预报预警信息接收渠道,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并开
展应急演练。
6.2
发生雷电灾害事故时,加油站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急处置,可参考附录 B。
6.3
雷电灾害事故处置结束后,加油站应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评估。
3
DB 4117/T 427—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加油站巡查维护内容
加油站巡查维护内容见表A.1。
表A.1 加油站巡查维护内容
场所 巡查维护内容
地面或管沟 金属储罐、地上或管沟的输油管等
金属罐体 阻火器、呼吸阀、法兰盘、穿线金属件等
跨建筑体内外 进出建筑各类金属管、线、呼吸管、金属通风管的分支、拐弯、首端、末端等
卸油品口 固定设备、卸油管口、法兰盘、泄静电仪接地等
加油机泵 加油机外壳、机泵、电机、加油枪口等电位接地等
发电、配电系统 发电机,燃料箱,配电箱,机柜,防爆开关,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穿线金属管或铠装 电缆外皮接地等,电涌保护器性能和接地
计量、自动控制信息系统 机房接地系统、金属门窗、防静电地板、吊顶、机房内金属机柜、操作台、机电设备金属外 壳等的接地,各类电源和信号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4
DB 4117/T 427—2024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见表B.1。
表B.1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处置方法 负责人
1、立即停止加油、装卸等作业 值班人员 各岗位操作人员
2、尽量远离罩棚支柱、防雷引下线等高耸金属物,及时躲进站房,防止雷电伤人 值班人员 各岗位操作人员
3、查看加油站内所有设备、设施运行及损坏情况,检查有无油气等危险品泄露 值班人员 各岗位操作人员
4、向防雷安全管理员汇报现场情况 值班人员 各岗位操作人员
5、根据汇报情况,如涉及泄露、人员伤亡、火灾爆炸等情况,立即向消防、急救中心 及负责人报警 防雷安全管理员
6、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防雷安全管理员
7、启动应急预案。有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时应迅速报告消防、医疗等相关机构 主要负责人
8、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主要负责人
9、向应急、气象等管理部门报告,配合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评估,确保安全隐 患消除后,有序恢复生产 主要负责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