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1.020.10
CCS C01 1303/T
秦
皇 岛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3/T 381—2024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2025 - 01-09 发布
2025 - 02 - 09 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03/T 381—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术前护理 ........................................................................... 1
评估 ........................................................................... 1
护理措施 ....................................................................... 2
6 术后护理 ........................................................................... 2
评估 ........................................................................... 2
护理措施 ....................................................................... 2
7 并发症护理 ......................................................................... 3
压力性损伤 ..................................................................... 3
泌尿系统感染 ................................................................... 3
便秘 ........................................................................... 4
暴露性角膜炎 ................................................................... 4
附录 A(资料性) 意识状态与症状表现关系表 ............................................. 5
附录 B(规范性)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 6
参考文献 .............................................................................. 7
I
DB 1303/T 38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市质量管理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华红果、吴丹、刘红娜、唐莲莲、马良松、张运捷、陈晓敏。
II
DB 1303/T 381—2024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为医院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基本原则、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提供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 796-2022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
3 术语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围手术期 Perioperative Period
从患者和医生决定手术治疗之日始到术后28天(基本康复)止的一段时间。
[来源:WS/T 796-2022]
4 基本要求
制定专科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资料。
具有抢救车、监护仪、吸氧、吸痰装置等相关仪器设备。
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在执业单位进行注册。
持续改进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5 术前护理
评估
5.1.1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重点观察有无“二慢一高”急性颅内压增
高表现,即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5.1.2 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不同意识状态下的症状表现见附录 A,格拉斯哥昏
迷评分参照附表 B。
5.1.3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喷射状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情况。
1
DB 1303/T 381—2024
5.1.4 观察患者有无可见外伤、逆行性遗忘、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漏发生。
5.1.5 询问患者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5.1.6 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护理措施
5.2.1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5.2.2 剧烈头痛、躁动患者遵医嘱予以镇痛镇静治疗。
5.2.3 存在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患者,遵医嘱快速输入脱水剂等药物。
5.2.4 择期手术者术前 6 h 禁食,2 h 禁饮。
5.2.5 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5.2.6 择期手术者术前 1 日下午或晚上,清洁术区皮肤。手术当日备皮。
5.2.7 做好身份识别标识,准确填写交接单,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时进行核对。
5.2.8 遵医嘱准备术中用药、CT 片、MRI 片等。
6 术后护理
评估
6.1.1 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6.1.2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见 5.1.1。
6.1.3 评估患者状态见 5.1.2。
6.1.4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以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皮
肤受压情况等。
6.1.5 观察癫痫的先兆表现。
护理措施
6.2.1 体位护理
6.2.1.1 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床头抬高 30°,健侧卧位,以利颅内
静脉回流。
6.2.1.2 较大肿瘤术后,瘤腔保持高位,以免翻动时脑和脑干移位。
6.2.1.3 经口鼻蝶窦入路术后,采取半卧位,以利伤口引流。
6.2.1.4 幕下开颅术后患者取去枕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免切口受压,翻身时头颈部成一条直线,以免
扭转脑干影响呼吸。
6.2.1.5 后组颅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取侧卧位,以免口咽分泌物误入气管。
2
DB 1303/T 381—2024
6.2.1.6 脊柱手术者,头、颈和脊柱轴线保持一致,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震动。
6.2.2 呼吸道管理
6.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
6.2.2.2 停用呼吸机前评估患者呼吸、中枢、意识状态,自主呛咳能力。
6.2.2.3 有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道患者注意呼吸频率、幅度、血氧饱和度变化。
6.2.2.4 重症患者排痰能力降低,遵医嘱予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宜持续气道湿化。
6.2.3 引流管护理
6.2.3.1 脑室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包括:
—— 引流瓶入口端高于侧脑室 10 cm~15 cm,每日引流量超过 500 ml 报告医生;
—— 引流管固定牢固,防止受压、扭曲、折叠或阻塞;
—— 搬运患者时,夹闭引流管;
—— 拔管前试行夹闭 24 h,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6.2.3.2 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引流袋低于创腔 30 cm,保持引流通畅。
6.2.3.3 瘤腔引流袋术后 24 h~48 h 高度与创腔保持一致,48 h 后遵医嘱调整高度。
6.2.3.4 引流液观察
引流液异常情况及处理要点包括:
—— 若突然出现鲜红色血液或颜色加深,提示持续出血,立即报告医生;
—— 若引流出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有颅内感染,立即报告医生。
6.2.4 营养支持
6.2.4.1 术后神志完全清醒 6 h 后适量饮水,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
6.2.4.2 术后 48 h 有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者,遵医嘱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7 并发症护理
压力性损伤
7.1.1 保持皮肤清洁和适度湿润。
7.1.2 避免局部组织持续受压,注意保护骶尾部、足跟、耳廓等骨隆突部位及支撑区。
7.1.3 卧床患者 1 h~2 h 翻身 1 次,宜使用气垫床。
泌尿系统感染
7.2.1 留置尿管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7.2.2 每日清洁尿道口。尿道口或尿管被大便污染时,给予消毒。
3
DB 1303/T 381—2024
7.2.3 保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
7.2.4 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必要性,尽早拔管。
便秘
患者 3 天未排大便时,使用缓泻剂协助患者排便。勿用大量高压灌肠,以免加重颅内压增高而诱发
脑疝。
暴露性角膜炎
7.4.1 眼睑闭合不全者,遵医嘱涂眼药膏保护。
7.4.2 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用医用凡士林纱布遮盖眼部。
4
DB 1303/T 381—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意识状态与症状表现关系表
不同意识状态下的症状表现见表 A.1。
表 A.1 意识状态与症状表现关系表
意识状态 症状表现
清醒 正常的意识状态,患者能够清晰地认知自身和周围环境。
嗜睡 睡眠时间延长; 呼唤或推动患者时,可唤醒、能正确交谈及执行指令,但停止刺激后很快再次入睡; 对周围事物表现淡漠,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 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较迟缓。
昏睡 给予较强刺激时方可有短暂的意识清醒; 当刺激减弱后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模糊 注意力减退,定向力障碍,随意活动减少; 言语不连贯,对声、光、疼痛等刺激能表现为有目的的简单动作反应。
浅昏迷 意识丧失,给予疼痛刺激后,出现回避动作和痛苦表情; 吞咽、咳嗽、角膜和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睁眼反应消失或偶见。
中昏迷 意识丧失,对外界一般刺激无反应,强烈疼痛刺激时可见防御反射活动; 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均减弱,呼吸节律紊乱,可见周期性呼吸或中枢性过度换气,大小便潴留或失 禁。
深昏迷 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 各种深浅反射均消失,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呼吸不规则,大小便多失禁。
5
DB 1303/T 381—2024
附 B B B
录
(规范性)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
识障碍越严重,评分参照表B.1。
表 B.1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项目 条目 评分
睁眼反应 自发睁眼 4
声音刺激睁眼 3
刺痛刺激睁眼 2
任何刺激均无睁眼反应 1
语言反应 对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清楚 5
对话混淆不清,不能正确回答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 4
言语不流利,但字意可辨 3
言语模糊不清,字意难辨 2
任何刺激均无语言反应 1
运动反应 可按指令动作 6
能确定疼痛部位 5
对疼痛刺激有肢体退缩反应 4
疼痛刺激时肢体过屈(去皮质强直) 3
疼痛刺激时肢体过伸(去大脑强直) 2
疼痛刺激时无反应 1
6
DB 1303/T 381—2024
参 考 文 献
[1] 于卫华.外科护理学(第七版)[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
[2]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2018年4月18日国卫医发[2018]8号.
[3] 四川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201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8.
[4] 胡必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5]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
学组,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J].中国急救医
学,2020,40(8):689-702.
[6]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学分会,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
等. 中国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管理指南(2024版).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21):1940-1971.
[7]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J].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1):59-60.
[8]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中
华麻醉学杂志,2021,41(09):1028-1034.
[9]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2020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9):1443-1458.
[10]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外科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专家共识[J].中
华神经外科志,2020,36(10):973-983.
[11]陈丽娟,孙林利,刘丽红等.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护理学杂志,2020,35(13):41-43,5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