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303/T 380-2024 渤海海域海蜇蛰伤皮肤护理规范

DB1303/T 380-2024 渤海海域海蜇蛰伤皮肤护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8.4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11:43:54



相关搜索: 规范 海蜇 海域 渤海 渤海

内容简介

DB1303/T 380-2024 渤海海域海蜇蛰伤皮肤护理规范 ICS 11.020.10
CCS C01 1303

皇 岛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3/T 380—2024
渤海海域海蜇蛰伤皮肤护理规范
2025 - 01 - 09 发布
2025 - 02 - 09 实施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03/T 380—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蛰伤程度分型 ....................................................................... 1
6 现场处理 ........................................................................... 2
7 局部处理 ........................................................................... 2
8 健康教育 ........................................................................... 2
I
DB 1303/T 380—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市质量管理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峰、吕喆、张运捷、蒋磊、徐亮、张中满、曹岩、马良松。
II
DB 1303/T 380—2024
渤海海域海蜇蛰伤皮肤护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渤海海域海蜇蛰伤皮肤护理的基本要求、蜇伤程度分型、现场处理、局部处理、健康
教育,不包含海蜇蛰伤全身反应的护理。
本文件适用于海蜇蛰伤皮肤护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海蜇蛰伤 Jellyfish Sting
人体皮肤接触海蜇后,因急性过敏和中毒反应而引起的皮肤局部或全身反应性疾病。
4 基本要求
应第一时间评估被海蜇蜇伤人员蛰伤程度。
救护者操作时应戴手套,以免蛰伤。
操作时应严密观察被海蜇蜇伤人员病情变化。
5 蛰伤程度分型
轻型
局部皮肤反应,表现为蜇伤部位出现灼烧、刺痒、刺痛感,局部皮肤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红斑、风
团块、丘疹,多与触手接触方向一致,犹如鞭痕,但无明显全身表现。
中型
中型蜇伤包括:
—— 有局部皮损,同时还伴有轻微全身表现(畏寒、发热、肌肉疼痛、乏力、咳嗽、胸闷、腹痛、
腹泻、精神和食欲欠佳等),但不伴有脏器功能明显受损表现;
—— 过敏体质、年龄>65 岁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轻型患者,按中型病例
处理。
1
DB 1303/T 380—2024
重型
局部皮损和严重的全身表现(如持续高热、肢体严重肿胀、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精神
萎靡等),伴有休克、急性肺水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表
现时,诊断为重型。
6 现场处理
被海蜇蜇伤人员应立即上岸,尽快脱离蜇伤环境。
应先用海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明矾溶液等冲洗蛰伤处,去除附着于皮肤表面的触手,
不可用淡水冲洗蛰伤处。
较大触手可用镊子等工具取走,不可用纱布擦拭或硬物刮除触手。
轻型患者经局部皮肤处理后,留观 6 h~12 h。中、重型者应收住院治疗。
7 局部处理
用 5%~10%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明矾溶液湿敷患处,每日数次;或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或局部涂
擦糖皮质激素类软膏等。
有明确伤口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采用热水浸泡、冰敷,外敷氨水、利多卡因溶液、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缓解
局部疼痛。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止痛类药物。
轻型者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中、重型蜇伤或皮损有污染者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
出现水疱或皮肤坏死,按渗出及感染严重程度 1 d~2 d 换药 1 次。
8 健康教育
遇到海蜇或海蜇碎片时,不能用手直接抓或捞取。
海泳时做好防护,建议穿防蜇伤泳衣。
雨后近海岸海蜇聚集,避免游泳。
海蜇密集区域禁止游泳。
蛰伤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眩晕等不适及时医院就诊。
2
上一章:DB1303/T 381-2024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下一章:DB1303/T 379-2024 妇科病区优质护理服务规范

相关文章

DB37/T 4331-2021 近海海域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海蜇 DB1303/T 377-2024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 DB1303/T 379-2024 妇科病区优质护理服务规范 DB1303/T 378-2024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护理服务规范 中国船级社指南 渤海海域钢质固定平台结构设计技术指南 2023 DB1303/T 382-2024 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指南 DB1303/T 381-2024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渤海海域旅大16构造沙三段沉火山碎屑岩储层物性及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