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4638-2014 C.I.还原蓝 66

HG/T 4638-2014 C.I.还原蓝 66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7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16:13:00



相关搜索: hg 66 c.i. 4638 66

内容简介

HG/T 4638-2014 C.I.还原蓝 66 1CS 71.100.01;87.060.10 G 57 备察号:45334--201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638-—2014
C.I.还原蓝 66
C. 1. Vat blue 66
2014-05-12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463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II1。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华元实业总公司、沈南1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景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慈侃、马君庆、杨桂芳、董伸生。
i HG/T4638-2014
C.I.还原蓝6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C.1.还原蓝66产品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C.1.还原蓝66的产品质量控制。 结构式:
H,N. H,C
NH
O
HA
CH
NH, O
分子式:CH27NO6 相对分子质量:713.70(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最) CASRN:32220-82-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川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期的别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 -2007 染料 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2377 2006 还原染料 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GB/T3920 2008 纺织品 色年度试验 耐摩漆色外度(m0dIS0105-X12:2001) GB/T3921 2008 纺织晶 色维度试验 耐皂洗色度(modISO105-C10:2006) GB/T 3922---1995 纺织品耐汗溃色度试验方法(eqVISO105-E04:1994) GB/T 4467 .-2006 染料 慧浮液分微稳定性的测定 GB/T 4841.1-2006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1/1 GB/T 5542--2007 染料 大颗粒的测定 单层滤布过滤法 GB/T6152 1997 纺织晶 色牢度试验 耐热压色车度(eqvISO105-X11:1994) GB/T 6678 -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93 2009 染料 粉尘飞扬性的测定(modISO105-Z05:1996) GB/T 7069 1997 纺织品 色牛度试验 耐次氮酸盐漂白色牢度(eqvISO105-N01:1993) GB/T 8427 -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氟弧(modISO105-B02:1994) GB/T14576 -2009 纺织晶 色牢度试验 谢光、汗复合色牢度(m0dISO105-B072009) GB 19601 染料产晶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最及测定 GB20814 染料产品中10种重金属元索的限量及测定 GB/T24101 染料产晶中4-氨基偶氮苯的限量及测定
1 HG/T4638—2014
GB/T27597 染料扩微性能的测定 3要求 3.1 C.1.还原蓝66的质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C.1.还原蓝66的质量要求

指 标深蓝色均勾粉本或颗粒
试验方法 5.1 5. 2 5. 2 5. 3 5. 4 5.5 5. 6 5. 7 5, 8
(1) 外观 (2) 强度(为标准品的)/分 (3) 色光(标准嘉相比) (4) 扩散性能/级 (5) 腾宝性/级 (6) 火颗粒/级 (7) 悬浮液分散稳定性/% (8) 有害芳香胺 (9) 需金属元素
100 近似~微
2 M
4 3
良一优 95
2
符合GB19601和GB/T24101的标推要求
特合GB20814的标准要求
3. 2 C.1.还原蓝66在棉织物.1-的色半度按5.9测定,成不低于表2的规定。
表2 C..还原蓝66在棉织物上的色牢度
耐 汗 廣
耐 磨洗 95 ℃
耐热压 200℃ 变色 漂白 (4h后)
染色漾度 耐光(源)
蔚汗光
耐陈擦
耐次氧酸盘


变色 棉站 新站 变色 爆站 毛站 变色 锦站 毛钻


1
1/1
4~5 4~5 5 4* P5 4 5 5 5
4%5
4
3
5
4
注:6%(0Wl)染色深度相当于1/1染色标准深度。
4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一次拼混均匀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件数应符合GB/T6678-2003中7.6的规定。所采样产品的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人产品中,用探管从上、中、下三部分采样,所采样品总量不得少于200名。将采得的样品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取样地点。一个供检验,另一个保存备查。 5试验方法 5.1外观的评定
采用目视评定。 5.2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5.2.1染色一般条件
染色的-般条件应符合GB/T23742007的有关规定。染色按GB/T2377-2006中乙法全浴还原进行。 2 HG/T4638—2014
染色用5g板布、棉针织布或棉纱。染色浴比:1:40或1:20(在染色均勾的前提下,也龈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浴比)。染色深度:2%(oWf)。 5.2.2还原液配制
每升50℃的水小加入400g/1氢氧化钠溶液8ml、85%保险粉6g:充分搅拌溶解配成还原液。 此溶液临用施配制。 5.2.3染浴配方
以5g棉布、棉针织布或棉纱染色,采用1:40的浴比为例,于5个染杯中按表3的规定配制染浴。 如采用1:20的浴比染色,表3中硫酸钠用量减少半,总液量减少一半。
囊3染浴配方
染浴中各组分的景
染浴组分
3 0. 105 0
1 0, 095 0
2 0.100 0
5
4
染料标准品质量/g 染料祥品质量/g 100g/L.渗避得BX溶液体积/ml 95%乙醇溶液体积/mL 无水硫酸钠质景/g 还原液体科/ml
0.100 0
0.105 0 1
1 1 5 198
1 e 5 198
1 1 5 198
1 9
Pa 5 198
198
5.2.4染色操作
按GB/T2377 2006中6.2.2的规定进行,还原温度50℃,染色温度45℃~50℃。 5.2.5氧化
按GB/T2377 2006中6.2.3.1的规定,空气氟化。 5.2.6皂煮
按GB/T2377 20066.2.4的规定进行。 5.2.7色光和强度的评定
按GB/T2374-2007中第7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5.3扩散性能的测定
按GB/T27597的规定进行。 5.4防尘性的测定
按GB/T6693 2009有关日测法的规定进行。 5.5大颗粒的测定
按GB/T5542--2007中5.2的规进行。 5.6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按GB/T4467-2006中6.2.2的规起进行。 5.7有害芳香胺的测定
按GB19601和GB/T24101的规定进行。 5.8蓝金属元素的测定
按GB20814的规定进行。 5.9在棉织物上色牢度的测定 5.9.1一般规定
所有色牢度的测试样应按GB/T4841.1-2006的规定染成1/1染色标准深度。
3 HG/T 4638---2014 5.9.2 2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3920-2008的规定进行。 5.9.3耐皂洗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3921--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采用GB/T3921·2008表2中的试验方法D(4)。 5.9.4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3922--1995的规定进行。 5.9.5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6152--1997的规定进行,200℃十压(4h后评定)。 5.9.6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7069--1997的规定进行。 5.9.7耐光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8427--2008的规定进行。 5.9.8耐汗光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14576--2009的有关规定进行。酸、碱汗液符合GB/T14576·200915.2和5.3的要求。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本标准第3章所列的检验项1均为型式检验项日。其中本标准表1中(1)~(6)项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进行检验。在正常连续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但如有下述情况需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晶品最初定型时; b) 产品异地生产时; c) 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 d) 停产:3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e) 客户提出要求时。
6.2 出厂检验
C.I.还原蓝66应出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明方可出厂。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C.I.还原蓝66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3复检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景的包装中取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购存 7.1标志
7
C.I.还原蓝66的每个包装容器上都应涂印耐久、清晰的标患,标志内容至少应有: a)产品名称; b)生产厂名称、地址; c) 生产日期; d)净含量。
7.2标签
产品应有标签,标签上应注明产品生产日期、合格证明、执行标准编号、批号。 7.3包装
C.1.还原蓝66装于内衬塑料袋的包装容器内,并加密封,每件净含量25kg士0.2kg。其他包装可
4 HG/T 4638—2014
与用广协商确定。 7. 4 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倒置,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切勿损坏包装。 7. 5 贮存
C.I.还原蓝66应贮存于阴凉、煤、通风处,防止受溯、受热。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C.I.还原蓝66 HG/T 46382014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 北京科印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海淀数码印剧分部 880mm×1230mm1/16印张 字数14.4千字
2014年9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5·1746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 定价:10.00元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1CS 71.100.01;87.060.10 G 57 备察号:45334--201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638-—2014
C.I.还原蓝 66
C. 1. Vat blue 66
2014-05-12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463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II1。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华元实业总公司、沈南1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景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慈侃、马君庆、杨桂芳、董伸生。
i HG/T4638-2014
C.I.还原蓝6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C.1.还原蓝66产品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C.1.还原蓝66的产品质量控制。 结构式:
H,N. H,C
NH
O
HA
CH
NH, O
分子式:CH27NO6 相对分子质量:713.70(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最) CASRN:32220-82-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川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期的别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 -2007 染料 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2377 2006 还原染料 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GB/T3920 2008 纺织品 色年度试验 耐摩漆色外度(m0dIS0105-X12:2001) GB/T3921 2008 纺织晶 色维度试验 耐皂洗色度(modISO105-C10:2006) GB/T 3922---1995 纺织品耐汗溃色度试验方法(eqVISO105-E04:1994) GB/T 4467 .-2006 染料 慧浮液分微稳定性的测定 GB/T 4841.1-2006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1/1 GB/T 5542--2007 染料 大颗粒的测定 单层滤布过滤法 GB/T6152 1997 纺织晶 色牢度试验 耐热压色车度(eqvISO105-X11:1994) GB/T 6678 -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93 2009 染料 粉尘飞扬性的测定(modISO105-Z05:1996) GB/T 7069 1997 纺织品 色牛度试验 耐次氮酸盐漂白色牢度(eqvISO105-N01:1993) GB/T 8427 -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氟弧(modISO105-B02:1994) GB/T14576 -2009 纺织晶 色牢度试验 谢光、汗复合色牢度(m0dISO105-B072009) GB 19601 染料产晶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最及测定 GB20814 染料产品中10种重金属元索的限量及测定 GB/T24101 染料产晶中4-氨基偶氮苯的限量及测定
1 HG/T4638—2014
GB/T27597 染料扩微性能的测定 3要求 3.1 C.1.还原蓝66的质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C.1.还原蓝66的质量要求

指 标深蓝色均勾粉本或颗粒
试验方法 5.1 5. 2 5. 2 5. 3 5. 4 5.5 5. 6 5. 7 5, 8
(1) 外观 (2) 强度(为标准品的)/分 (3) 色光(标准嘉相比) (4) 扩散性能/级 (5) 腾宝性/级 (6) 火颗粒/级 (7) 悬浮液分散稳定性/% (8) 有害芳香胺 (9) 需金属元素
100 近似~微
2 M
4 3
良一优 95
2
符合GB19601和GB/T24101的标推要求
特合GB20814的标准要求
3. 2 C.1.还原蓝66在棉织物.1-的色半度按5.9测定,成不低于表2的规定。
表2 C..还原蓝66在棉织物上的色牢度
耐 汗 廣
耐 磨洗 95 ℃
耐热压 200℃ 变色 漂白 (4h后)
染色漾度 耐光(源)
蔚汗光
耐陈擦
耐次氧酸盘


变色 棉站 新站 变色 爆站 毛站 变色 锦站 毛钻


1
1/1
4~5 4~5 5 4* P5 4 5 5 5
4%5
4
3
5
4
注:6%(0Wl)染色深度相当于1/1染色标准深度。
4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一次拼混均匀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件数应符合GB/T6678-2003中7.6的规定。所采样产品的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人产品中,用探管从上、中、下三部分采样,所采样品总量不得少于200名。将采得的样品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取样地点。一个供检验,另一个保存备查。 5试验方法 5.1外观的评定
采用目视评定。 5.2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5.2.1染色一般条件
染色的-般条件应符合GB/T23742007的有关规定。染色按GB/T2377-2006中乙法全浴还原进行。 2 HG/T4638—2014
染色用5g板布、棉针织布或棉纱。染色浴比:1:40或1:20(在染色均勾的前提下,也龈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浴比)。染色深度:2%(oWf)。 5.2.2还原液配制
每升50℃的水小加入400g/1氢氧化钠溶液8ml、85%保险粉6g:充分搅拌溶解配成还原液。 此溶液临用施配制。 5.2.3染浴配方
以5g棉布、棉针织布或棉纱染色,采用1:40的浴比为例,于5个染杯中按表3的规定配制染浴。 如采用1:20的浴比染色,表3中硫酸钠用量减少半,总液量减少一半。
囊3染浴配方
染浴中各组分的景
染浴组分
3 0. 105 0
1 0, 095 0
2 0.100 0
5
4
染料标准品质量/g 染料祥品质量/g 100g/L.渗避得BX溶液体积/ml 95%乙醇溶液体积/mL 无水硫酸钠质景/g 还原液体科/ml
0.100 0
0.105 0 1
1 1 5 198
1 e 5 198
1 1 5 198
1 9
Pa 5 198
198
5.2.4染色操作
按GB/T2377 2006中6.2.2的规定进行,还原温度50℃,染色温度45℃~50℃。 5.2.5氧化
按GB/T2377 2006中6.2.3.1的规定,空气氟化。 5.2.6皂煮
按GB/T2377 20066.2.4的规定进行。 5.2.7色光和强度的评定
按GB/T2374-2007中第7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5.3扩散性能的测定
按GB/T27597的规定进行。 5.4防尘性的测定
按GB/T6693 2009有关日测法的规定进行。 5.5大颗粒的测定
按GB/T5542--2007中5.2的规进行。 5.6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按GB/T4467-2006中6.2.2的规起进行。 5.7有害芳香胺的测定
按GB19601和GB/T24101的规定进行。 5.8蓝金属元素的测定
按GB20814的规定进行。 5.9在棉织物上色牢度的测定 5.9.1一般规定
所有色牢度的测试样应按GB/T4841.1-2006的规定染成1/1染色标准深度。
3 HG/T 4638---2014 5.9.2 2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3920-2008的规定进行。 5.9.3耐皂洗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3921--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采用GB/T3921·2008表2中的试验方法D(4)。 5.9.4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3922--1995的规定进行。 5.9.5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6152--1997的规定进行,200℃十压(4h后评定)。 5.9.6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7069--1997的规定进行。 5.9.7耐光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8427--2008的规定进行。 5.9.8耐汗光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14576--2009的有关规定进行。酸、碱汗液符合GB/T14576·200915.2和5.3的要求。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本标准第3章所列的检验项1均为型式检验项日。其中本标准表1中(1)~(6)项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进行检验。在正常连续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但如有下述情况需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晶品最初定型时; b) 产品异地生产时; c) 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 d) 停产:3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e) 客户提出要求时。
6.2 出厂检验
C.I.还原蓝66应出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明方可出厂。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C.I.还原蓝66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3复检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景的包装中取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购存 7.1标志
7
C.I.还原蓝66的每个包装容器上都应涂印耐久、清晰的标患,标志内容至少应有: a)产品名称; b)生产厂名称、地址; c) 生产日期; d)净含量。
7.2标签
产品应有标签,标签上应注明产品生产日期、合格证明、执行标准编号、批号。 7.3包装
C.1.还原蓝66装于内衬塑料袋的包装容器内,并加密封,每件净含量25kg士0.2kg。其他包装可
4 HG/T 4638—2014
与用广协商确定。 7. 4 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倒置,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切勿损坏包装。 7. 5 贮存
C.I.还原蓝66应贮存于阴凉、煤、通风处,防止受溯、受热。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C.I.还原蓝66 HG/T 46382014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 北京科印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海淀数码印剧分部 880mm×1230mm1/16印张 字数14.4千字
2014年9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5·1746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 定价:10.00元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上一章:GB/T 29597-2013 反应染料 耐碱稳定性的测定 下一章:HG/T 3723-2011 酸性蓝6B(C.I. 酸性蓝 83)

相关文章

HG/T 4638-2014 C.I.还原蓝 66 HG/T 4056-2014 还原蓝BC(C.I.还原蓝6) HG/T 30004-2012 还原蓝RSN(C.I.还原蓝4)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HG/T 4031-2014 还原深蓝BO(C.I.还原蓝20) HG/T 4031-2014 还原深蓝BO(C.I.还原蓝20) HG/T 4159-2010 还原藏青RA(C.I.还原蓝18) HG/T 3418-2010 硫化还原深蓝4RB(C.I.还原蓝43) GB/T 1867-2017 还原蓝RSN(C.I.还原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