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6017-2021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6017-2021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11:55:33



相关搜索: 气相 色谱 测定 杂质 工业用 纯度 丁二烯 烃类 6017 烃类 杂质

内容简介

GB/T 6017-2021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ICS 71.080.10 CCS G 1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017—2021 代替GB/T6017—2008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purity and hydrocarbon impurities of butadiene for industrial use-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601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创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6017一2008《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与GB/T6017- 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增加了串联100mA1.O/KC1型毛细管柱的色谱条件(见6.22008年版的5.2); b) 修改了Al2O3/KCI型毛细管柱的色谱条件(见6.2,2008年版的5.2); c) 在进样方式中增加了闪蒸气化装置的技术要求(见6.4.2);删除了小量液态样品完全气化方式
(2008年版的5.3.2.1); d) 修改了试验步骤中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质量校正因子的测定(见8.2.1,2008年版的7.1.2); e) 修改了外标法的表述方式及计算公式(见8.3,2008年版的7.2); f) 将丁二烯纯度计算时扣除的其他杂质中的残留物修改为水,增加了其他杂质的测定方法(见
8.2.3、8.3.3,2008年版的7.1.4、7.2.2); g) 重新确定了重复性限(r)(见第10章,2008年版的第9章): h) 增加了质量控制(见第11章);
删除了附录A中的色谱条件(见2008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丽燕、李继文、钟鸣、李诚炜、王川。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i)
GB/T6017—1985,GB/T6017—1999,GB/T6017—2008。
I GB/T 6017—2021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警告:本文件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与健康措施,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范围。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乙炔、异丁烷、正丁烷、丙二烯、反-2-丁烯、异丁烯、1-丁烯、顺-2-丁烯、异戊烷、正戊烷、丙炔、1-丁炔、乙烯基乙炔和 1,2-丁二烯的含量。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用丁二烯中烃类杂质含量不小于0.0003%(质量分数),以及纯度大于98%(质
量分数)试样的测定。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件中的工业用丁二烯和丁二烯均指1,3-丁二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015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二聚物和残留抽提剂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6020工业用丁二烯中特丁基邻苯二酚(TBC)的测定 GB/T 6023 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水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仑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3290 工业用内烯和丁二烯液态采样法 SH/T 1494 碳四烃类中微量碳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容量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原理 4.1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在本文件规定的条件下,将适量试样注人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测量每个杂质和丁二烯的峰面积,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将采用其他标准方法测得的丁二烯二聚物、羰基化合物、阻聚剂和水等杂质总量对测定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 4.2 2外标法
在本文件规定的条件下,将定量的试样和外标物分别注入配置FID的气相色谱仪。测量试样中每
1 GB/T 6017—2021
个烃类杂质和外标物的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每个烃类杂质的质量分数,再用100.00减去烃类杂质总量和采用其他标准方法测得的丁二烯二聚物、羰基化合物、阻聚剂、水等杂质总量计算丁二烯纯度,
5试剂与材料
5.1 1载气及辅助气
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体积分数),经硅胶及5A分子筛干燥和净化 5.2 燃烧气
氢气,纯度不低于99.99%(体积分数),经硅胶及5A分子筛干燥和净化。 5.3 助燃气
空气,无油,经硅胶及5A分子筛干燥和净化。 5.4标样
以丁二烯为本底,含有包括乙烧、乙烯、丙烧、丙烯、乙炔、异丁烧、正丁烧、丙二烯、反-2-丁烯、异丁
烯、1-丁烯、顺-2-丁烯、异戊烷、正戊烷、丙炔、1-丁炔、乙烯基乙炔和1,2-丁二烯等烃类组分的标样。已知烃类组分含量的液态标样可由市场购买有证标样或用称量法自行配制。标样中烃类组分的含量应与待测试样相近。盛放标样的钢瓶应符合GB/T13290的技术要求。制备时使用的丁二烯本底样品应事先在本文件规定条件下进行检查,在待测组分处应无杂质峰流出,否则应予以修正。
6仪器设备
6.1气相色谱仪
配置气体进样装置或液体进样装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该仪器对本文件所规定的最低测定浓度的杂质所产生的峰高应至少大于噪声的两倍。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时,仪器的动态线性范围应满足定量要求。 6.2 2色谱柱
本文件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1,典型色谱图见图1及图2。能给出同等分离效果的其
他色谱柱也可使用,需要特别关注丙炔的分离情况。组分的出峰顺序及相对保留时间应用标样进行测定。
表1 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条件1 CP-Al, Oa /KCI
色谱条件
条件2" Al O, /KCI
色谱柱柱长/m 柱内径/mm 载气柱流量/(mL/min)
50 0.53 2.5
100 0.53 4.0
2 GB/T 6017—2021
表1(续)
色谱条件初温/℃ 初温保持时间/min 一阶升温速率/(℃/min) 一阶终温/℃ 一阶终温保持时间/min 二阶升温速率/(℃/min) 二阶终温/℃ 二阶终温保持时间/min
条件1 80 10 2 90 10 5 180 30 150 250
条件2° 80 10 2 90 20 15 180 50 150 250 30 : 1
柱温
进样器温度/℃ 检测器温度/℃ 分流比进样量
35 : 1~40: 1 液态1μL;气态0.25mL
液态1μL;气态0.25mL
采用HP-Al.Os/KCI色谱柱和CP-Al;Os/KCI色谱柱串联可获得良好分离效果;采用2根CP-Al,O:/KCI色谱柱串联亦可获得良好分离效果, Al.O(PLOT)柱加热不能超过200℃,以防止柱活性发生变化,
pA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 21 标引序号说明: 1 乙烷; 2—乙烯; 3—丙烷;
12
14
17
16
13
18 19
O
15、
10 1
20 正丁烷;
25
30 15- 丙炔; 16 —正戊烷; 17- 丁二烯;
35
40 min
15
10
8
9 —反-2-丁烯; 10—-—1-丁烯; 11 异丁烯; 12 顺-2-丁烯; 13- 异戊烷; 14- 1,2-丁二烯;
丙烯; 5 乙炔;
N
18- 乙烯基乙炔; 19- - -1-丁炔。
异丁烷;丙二烯;
6
图1 CP-AlzO3/KCI色谱柱(50m)分离烃类组分的典型色谱图
3 GB/T 6017—2021
pAT 28
1o
26
24
22
20
15
V
Le
40
15
25
30
45
20
35
50 min
10
5
标引序号说明:
乙烷; 2 乙烯;
正丁烷;反-2-丁烯;
15 丙炔; 16- 正戊烷; 17 丁二烯; 18- 乙烯基乙炔; 19— —1-丁炔。
8 9 10— 1-丁烯; 11 异丁烯; 12- 顺-2-丁烯; 13 异戊烷; 14 1,2-丁二烯;
-
丙烷;丙烯;
-
M
5 乙炔; 6- - 异丁烷;
A
丙二烯;
图2AlzO;/KCI色谱柱(100m)分离烃类组分的典型色谱图
6.3记录装置
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 6.4进样装置 6.4.1液体进样阀(定量管容积1μL)或其他合适的液体进样装置
凡能满足以下要求的液体进样阀均可使用:在不低于使用温度时的丁二烯蒸气压下,能将丁二烯以液体状态重复进样,并满足色谱分离要求。
液体进样装置的流程示意图见图3。进样时,采样钢瓶取竖直状态,将出口阀开启,丁二烯样品经采样瓶流出口成液体状态冲洗定量环数秒钟后,即可操作进样阀,将试样注人色谱仪,然后关闭钢瓶出口阀。
可采用孔径为2um~4um的不锈钢烧结砂芯作为金属过滤器,以滤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机械杂质,保护进样阀。进样阀出口可安装适当长度的不锈钢毛细管(或阻尼阀),以避免样品气化,造成失真,影响进样重复性。
进样时,应采用氮气对取样钢瓶充压至0.5MPa~1.0MPa后进样。
上一章:HG/T 4527-2013 浆状和膏状碳酸钙 下一章:HG/T 2586-2010 对硝基酚钠

相关文章

GB/T 6017-2021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H/T 1782-2015 工业用异戊二烯纯度和烃类杂质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2688.1-2019 工业用苯乙烯试验方法第1部分∶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2688.1-2019 工业用苯乙烯试验方法 第1部分: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H/T 1492-2020 工业用1-丁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H/T 1492-2020 工业用1-丁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H/T 1798-2015 工业用1-己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H/T 1148-2018 工业用乙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