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08 15:39:33



相关搜索: 工程机械 jb 技术 条件 5943 焊接件

内容简介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ICS53.100 P97 备案号:64898—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9432018 代替JB/T5943—1991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Constructionmachinery-General specificationsforweldingparts
2019-05-01实施
2018-07-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5943—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3 要求 4 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图1 板材零件边校长度和直线度公差图2 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公差图3 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垂直度与平行度公差图4 焊接面之间的同轴度未注公差,图5 焊接件表面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未注公差图6 焊接件表面间的对称度未注公差,图7 根部未焊透. 图8 试样的尺寸及形状. 图9 试样的尺寸及形状
.II
13 14 14
5 .6 10 11
1 .12 14 14
表1 机械切割板材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表2 手工气割的板材、型材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表3 弧形零件的尺寸公差表4 机加工的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表5 板材零件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 表6 型材零件直线度、平面度和垂直度公差表7 型材零件的歪扭公差表8 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公差。 表9 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度公差和卷边值表10 零件气割割痕深度.. 表11 钢板对接时相互位置偏移量,表12 型钢对接时相互位置偏移量,表13 装对对接接头时相互位置偏移量表14 装对工字梁与箱型梁时相互位置偏移量表15 装对截面复杂的结构时相互位置偏移量表16 装对管路时管壁间的相互位置偏移量表17 非机械加工面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表18 焊接件平面的平面度未注公差表19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表20 焊缝外部缺陷分级要求
2
-
10 10
10 12 JB/T594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5943—1991《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与JB/T5943—1991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修改、删除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1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标题“一般要求”且修改了一般要求的内容(见3.1,1991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焊接材料要求(见3.2.1,1991年版的3.2.1);增加了表1的表题,并修改了板材厚度的参数(见表1,1991年版的表1);修改了表8中的垂直度参数(见表8,1991年版的表8);将“刻痕”改为“割痕”(见3.3.3.1和3.3.3.2,1991年版的3.3.3.1和3.3.3.2);修改了表10中局部割痕深度值(见表10,1991年版的表10);修改了焊接前焊缝周围结构表面的要求(见3.4.4,1991年版的3.4.4);增加了表11和表12(见第3章,1991年版的图4和图5);增加了表19和表20(见第3章,1991年版的第3章);删除了原表16(见1991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试验方法的规定(见第4章,1991年版的第4章);修改和删除了部分检验规则(见第5章,1991年版的第5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宏源车轮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临工工程机械
有限公司、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汉杰、刘锡霞、王作堂、陈恩泉、刘。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943—1991。
I JB/T5943—2018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产品中焊接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的焊接件。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1804 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650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265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2652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653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 GB/T2654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O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323 金属熔化焊焊按接头射线腹相 GB/T4160 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复此比冲击法) GB9448 接与切割安全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11345 GB/T26952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验收等级 GB/T26953 3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渗透检测 验收等级
3要求
3.1一般要求
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露天焊接时应做好防风、防潮(防雨、雪等)措施:在无预热工艺要求条件下,当车间环境温度低于0℃时,施焊前须对工件待焊部位预热到10℃以上方可进行焊接。 3.2焊接件材料要求 3.2.1用于焊接件的原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工艺另有要求时,尺寸应满足工艺尺寸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原材料(如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进厂时,应按材料标准的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3对牌号不清和无合格证明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其牌号、
1 JB/T5943—2018
成分和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3.2.4 钢材在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治金行业标准的规定:否则应予矫正,使之达到要求。矫正时,其伤痕深度:钢板应小于0.5mm,型钢应小于1mm。 3.3 焊前零件要求 3.3.1 零件尺寸极限偏差 3.3.1.1 机械切割板材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手工气割的板材、型材(角钢、工字钢、 槽钢等)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机械切割板材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厚度 >10~50 极限偏差 ±1.0 ± 1.5 ±2.0 ±2.5 ±3.0 ±3.5 ±4.0
基本尺寸
≤10
>50
≤500 >500~1000 >1000~2.500 >2500~4000 >4000~6300 >6300~10000
±0.5 ±1.0 ±1.5 ±2.0 ±2.5 ±3.0 ±3.5
±1.5 ±2.0 ±2.5 ±3.0 ±3.5 ±4.0 ±4.5
>10 000
表2 手工气割的板材、 型材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板材厚度 型材高度 板材厚度 型材高度 板材厚度 型材高度 板材厚度 型材高度 ≤10 ≤100 >10~20 >100~200 >20~30 >200~300 >30 >300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500 >500~1000 >1000~2500 >2500~4000 >4000~6300 >6300~1000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 ±2.5 ±3.0 ±3.5 ±4.0 ±4.5 ±5.0
±2.5 ±3.0 ±3.5 ±4.0 ±4.5 ±5.0 ±5.5
±3.0 ±3.5 ±4.0 ±4.5 ±5.0 ±5.5 ±6.0
>10 000 3.3.1.2 气割孔(圆盘)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当板厚不大于18mm时,气割孔(圆盘)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H16 (h16)的规定;
一当板厚为>18mm~30mm时,气割孔(圆盘)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按H16(h16)放大0.5mm;
当板厚大于30mm时,气割孔(圆盘)直径的极限偏差按H16(h16)放大1mm。
3.3.1.3弯曲成形的弧形零件尺寸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2
1
上一章:GB/T 15341-2012 滑石 下一章:JC/T 835-2011 水泥工业用取料机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7167-2014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7104-2007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用电气连接件 通用技术条件 JB/T 8609-2014 锻压机械焊接件技术条件 QB/T 1588.1-2016 轻工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37400.3-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GB/T 37400.3-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GB/T 37400.3-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3部分:焊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