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080.99 G 15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675—2020
光学功能薄膜自修复硬化膜
Opticalfunctionalfilms-Selfrepairinghardcoatingfilm
2020-10-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67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恒、刘玉磊、王辉、王旭亮、许丽丽、万金龙、徐倩倩、李敏合。
一
HG/T5675—2020
光学功能薄膜自修复硬化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功能薄膜自修复硬化膜的产品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薄膜、聚氯乙烯(PVC)薄膜等薄膜上涂覆自修复硬化涂层,用于汽车外表面的漆面保护、屏幕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
循环)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 975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1547 塑料面 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GB/T25276 液晶显示器(LCD)用三醋酸纤维素酯(TAC)膜 厚度测定方法 GB/T 30693 塑料薄膜与水接触角的测量 GB/T 33049 偏光片光学薄膜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自修复self-healing 也叫自我修复,是指涂层在受到外界机械损害产生变形或裂纹后,涂层本身通过一定的修复机理
将裂纹重新填补,自行愈合。修复机理包括纳米粒子自修复、微胶囊自修复、高弹材料自修复等,
1
HG/T5675—2020
3. 2
秒修型rapidhealingtype 指变形或裂纹能够快速修复。
3. 3
热修型thermal-healingtype 指变形或裂纹在常温下自动修复需要时间很长,一般需要提供一定的热量才能修复。
4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示意图如图 所示。
说明: 1 2
修复费化涂层;膜基材,如TPU
功能薄 自修复硬 膜产 结构示意图
5要求
5.1收卷质量
整轴薄 事膜外观平整 松紧致端面整 5.2表观质量
产品表观应均匀,无影响后续使用的异物、白点、黑点、划伤等缺陷,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表观质量要求
缺陷种类
指标 ≤20 5 无 5 2 无无无
缺陷尺寸
mm
异物、白点、黑点、气泡点/(个/m)
0.2mm<@≤3.0mm
@>3.0mm
L≤1.0mm 1.0mm
W≤0.2mm
划伤/(条/m)
L>3. 0 mm
w>0.2mm
纵纹、横纹
2
HG/T5675—2020
5.3自修复性能
5.3.1 秒修型
自修复硬化膜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自修复测试后,自修复硬化涂层表面的划痕能够完全修复,修
复时间≤5s。 5.3.2热修型
在60℃的环境温度下,经过自修复测试后,自修复硬化涂层表面的划痕能够完全修复,修复时间≤5min。 5.4 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
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应达到表2的规定。
表2 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
性能类别
项 日
指标规格值土10 ≤10 0级 ≥100 ≥90.0 ≤5.0 0. 6±0.4 ≥70
厚度/μm 厚度极差/μm 附着力水接触角/(°) 全光线透过率/% 雾度/% 6值光泽度/(°)
物理性能
光学性能
注:b值是在CIE1976均匀色空间中表示物体黄蓝颜色的数值。
5. 5 5耐化学性
5.5.1 耐溶剂性
经耐溶剂测试后,表面无涂层收缩、开裂、变形、脱落等现象,应与测试前表观相同。同时满足表3中物理性能、光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要求。 5.5.2 耐酸性
经耐酸测试后,表面无涂层收缩、开裂、变形、脱落等现象,应与测试前表观相同。同时满足表3中物理性能、光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要求。 5. 5. 3 耐碱性
经耐碱测试后,表面无涂层收缩、开裂、变形、脱落等现象,应与测试前表观相同。同时满足表 3中物理性能、光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要求。
3
HG/T5675—2020
5. 6 6耐候性
经高温试验、低温试验、高温高湿试验、冷热循环试验后的产品质量指标需满足表3中物理性能、光学性能、自修复性能要求。
表3耐化学性及耐候性测试后物理性能、光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要求性能类别
项 目
指标 0级 ≥90.0 ≤5.0 ≤10 5
物理性能
附着力全光线透过率/%
光学性能
秒修型/s 热修型
自修复性能
6试验方法
6. 1 试验条件和取样 6. 1. 1 样品测店 武之前,需在 6. 1.2 全幅宽取样长约 6. 2 收卷质量和表观质 6. 2.1 收卷质量
支测试
目视检验整轴薄膜的收卷质量 6.2.2 表观质量
取被测试样全幅宽膜长约1m作为样片,在全黑的暗室中人眼在白光灯下观看, 光照度为1500lux~ 2000lux,白光灯放置在自修复硬化涂层上方15cm25cm,光和膜面的夹角为40°~50°,人眼正对自修复硬化涂层的光斑处且距离为15cm~25cm。缺陷的尺寸用点线规测定 6. 3 自修复性能 6.3.1 铜刷
用于刷测涂层。铜刷软硬程度以可以在涂层上产生肉眼可见的划伤、缺陷为准。 6. 3.2 秒修型测试步骤 6.3.2.1将样片放置在不锈钢平板上。 6.3.2.2手持铜刷,铜丝垂直于样片表面,以均匀的压力,平稳不颤动的手法匀速划过,划过的距离大约10cm。均匀的压力,是指铜刷可以在样片表面均匀地产生划痕,且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基本保持一致的压力。但如果压力太大,会使铜刷穿透涂层并深达底材,涂层无法修复,则测试无效且应如实报告。在划动结束后,将样片放在黑色衬底的板材上,观察涂层面的划痕修复情况和修复时间,用秒表计时。 +
HG/T5675—2020
6.3.2.3将样片旋转90°,在同样的位置重复6.3.2.2操作。 6.3.3热修型测试步骤 6.3.3.1将样片放置在不锈钢平板上。 6.3.3.2手持铜刷,铜丝垂直于样片表面,以均匀的压力,平稳不颤动的手法匀速划过,划过的距离大约10cm。均匀的压力,是指铜刷可以在样片表面均匀地产生划痕,且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基本保持一致的压力。但如果压力太大,会使铜刷穿透涂层并深达底材,涂层无法修复,则测试无效且应如实报告。在划动结束后,马上将样片平铺在60℃的干燥箱中,关上干燥箱门,开始计时。5min后拿出来,将样片放在黑色衬底的板材上,观察涂层面的划痕修复情况。 6.3.3.3将样片旋转90°,在同样的位置重复6. 6.4 物理性能和光学性 6.4.1 厚度及厚度 极差
按GB/T25 5276规定的方法测定 6.4.2 2附着力
按GB/T33049 规定的方法 6.4.3水接触角
按GB/T 30693规定的方 6.4.4全光线透过率和雾度
按 GB/T 2410规定的方 测定 6.4.5b值
按GB/T7921规定的方法测定。 6. 4.6 光泽度
按GB/T9754规定的方法测 6.5耐化学性 6.5.1耐溶剂测试
按GB/T11547规定的方法测定,试液选择乙醇(分析纯),浸泡温度选择23℃土2℃,浸泡时间选择48h,试样尺寸为60mmX60mm。浸泡、冲洗和擦拭后,在符合GB/T2918的环境条件下平衡放置2h,按照表3中的性能要求进行检测。 6.5.2耐酸测试
按GB/T11547规定的方法测定,试液选择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分析纯),浸泡温度选择23℃士 2℃,浸泡时间选择48h,试样尺寸为60mm×60mm。浸泡、冲洗和擦拭后,在符合GB/T2918的环境条件下平衡放置2h,按照表3中的性能要求进行检测。
5
HG/T5675—2020
6.5.3耐碱测试
按GB/T11547规定的方法测定,试液选择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分析纯),浸泡温度选择23℃士2℃,浸泡时间选择48h,试样尺寸为60mm×60mm。浸泡、冲洗和擦拭后,在符合GB/T2918的环境条件下平衡放置2h,按照表3中的性能要求进行检测。 6.6耐候性 6.6.1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规定的方法测定,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设定为100℃,测定时间为500h。试验结束后,在符合GB/T2918的环境条件下平衡放置2h,按照表3中的性能要求进行检测。 6.6.2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规定的方法测定,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设定为一40℃,测定时间为500h。试验结束后,在符合GB/T2918的环境条件下平衡放置2h,按照表3中的性能要求进行检测。 6.6.3高温高湿试验
按GB/T2423.3规定的方法测定,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设定为80℃、相对湿度设定为90%,测定时间为500h。试验结束后,在符合GB/T2918的环境条件下平衡放置2h,按照表3中的性能要求进行检测。 6.6.4冷热循环试验
按GB/T2423.4规定的方法测定,恒温恒湿试验箱高温设定为60℃、低温设定为一20℃,循环试验100次。试验结束后,在符合GB/T2918的环境条件下平衡放置2h,按照表3中的性能要求进行检测。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表4规定的检验频次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表4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
检验频次每轴每批次 6个月
收卷质量、表观质量、厚度、厚度极差、附着力、全光线透过率、雾度、6值、光泽度水接触角、耐化学性耐候性
7.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a)
b)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1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