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040.20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Steel castings by sand castingVisual examination method of surface quality
(ISO 11971:2020 Steel and iron castings—Visual testing of surface quality
MOD)
2021-06-01实施
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9428—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测方法检测结果·
1
2
5
6检验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附录C(资料性附录)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比对照片
6
..:
GB/T 3942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971:2020《铸钢铸铁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本标准与
ISO11971:2020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其他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B。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相比,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ISO11971:2020的名称,由《铸钢铸铁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修改为《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界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使标准内容和标准名称相吻合。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共享铸钢有限公司、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浙江英洛华装备制造有限
公司、河北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连山铸造有限公司、东莞德威铸造制品有限公司、承德荣茂铸钢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定、孙守凯、杜应流、陈敬文、李永新、苏文、洪启燕、蒋晖、王伟冉、侯先龙、 姚少勇、刘东信、帅德军、李孟涛、黄华、李春华、李宝治、张家东、张海军、王景荣、王井会、乔木
1
GB/T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造的铸钢件表面质量的目视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的铸钢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11铸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比对照片 comparator 用于比对和评价被检测铸件的不同表面外观和表面不连续的一组照片。
4检测方法
4.1人员资质
4.1.1检验人员应具备开展目视检测的能力。 4.1.2检验人员应每年进行视力检查,视力检查的结果需满足如下要求:
a)在不小于30cm距离内,一只或两只眼睛的近视力应能读出Jaejer1号或TimesNewRoman
4.5号或同样大小字符(高为1.6mm); b)检验人员应具有足够的色觉,能够辨别和区分目视检测所涉及的颜色或灰度的差别。
4.2 2表面状况
被检测表面应清洁,无任何影响目视检测的物质。在进行目视检测前,铸件宜经过喷砂、喷丸等表面清洁处理。
4.3 观察条件
目视检测应在照明度不小于10001x的条件下进行。特定条件下,也可用手提照明灯辅助照明
4.4操作方法 4.4.1 目视检测时,眼睛距离被检测铸件的距离应小于600mm,视线与待检测平面之间的夹角应不小
.
GB/T39428—2020
于30° 4.4.2检测较大的平面时可借助直角尺、卷尺、卡板等检测工具。当检测部位不利于直接观察时,可使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倍的光学辅助仪器进行检测。 4.4.3 参照附录C的比对照片,对铸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不连续进行比对评定
5检测结果
5.1 比对照片 5.1.1 表1给出了铸件表面质量的五种缺陷类型,每种缺陷类型又包括不同等级。各缺陷等级的比对照片参考附录C。
表1 铸件表面质量缺陷的分类
铸件外观
比对照片图 C.1 图 C.2 图 C.3 图 C.4 图 C.5
缺陷类型表面粗糙度机械处理表面非金属夹杂
表面质量较好 BM1 XM1 Z1 QK1 HF1
表面质量较差
BM2 XM2 Z2 QK2 HF2
BM3 XM3 Z3 QK3 HF3
BM4 XM4
表面外观
表面不连续
气孔焊缝
注:字母十数字代表不同类型表面缺陷的具体等级。例如,“BM1”表示表面粗糙度1级
5.1.2 :比对照片均为指定铸件表面任意一个110mm×150mm面积的实际尺寸的图样实例,用于对同等面积的铸件表面进行评定。 5.2 比对结果
表2给出了可供选择的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等级。
表 2 表面质量等级
各等级对应的比对照片的等级
铸件外观
缺陷类型
2 BM3 XM3 Z2 QK2 HJ2
0 BM1 XM1
1 BM2 XM2 Z1 QK1 HJ1
3 BM4 XM4 Z3 QK3 HJ3
表面粗糙度机械处理表面非金属夹杂
表面外观
表面不连续
气孔焊缝
注:0级适用于特殊的铸件。
2
GB/T 39428—2020
6 检验报告
如果需方在询价及订货时有要求,供方应该做好记录并提供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铸件状态及标识号;检测人员姓名;
一
一本标准编号;一一每个检测区域表面质量的类型及等级;一检测日期。
3
GB/T 39428—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0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见表A.1。
表A.1 本标准与IS0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序号 1 前言 2 一 3 1范围 4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术语和定义 7 3.1比对照片 8 9 4检测方法 10 4.1人员资质 11 4.1.1 12 4.1.2 13 4.2表面状况 14 4.3观察条件 15 4.4操作方法 16 4.4.1 17 4.4.2 18 4.4.3 19 5检测结果 20 21 22 5.1比对照片 23 5.1.1 24 表1 25
对应ISO11971:2020标准章条编号
本标准章条编号
前言简介 1.1 1.2 2参考规范 3术语和定义
4订货信息 5检测方法
一
5第一段 5第二段 6接受等级 6 a) 6 b) 一 6第一段、第二段表1、表2 6第三段
4
ICS 71.040.20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Steel castings by sand castingVisual examination method of surface quality
(ISO 11971:2020 Steel and iron castings—Visual testing of surface quality
MOD)
2021-06-01实施
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9428—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测方法检测结果·
1
2
5
6检验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附录C(资料性附录)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比对照片
6
..:
GB/T 3942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971:2020《铸钢铸铁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本标准与
ISO11971:2020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其他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B。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相比,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ISO11971:2020的名称,由《铸钢铸铁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修改为《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界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使标准内容和标准名称相吻合。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共享铸钢有限公司、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浙江英洛华装备制造有限
公司、河北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连山铸造有限公司、东莞德威铸造制品有限公司、承德荣茂铸钢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定、孙守凯、杜应流、陈敬文、李永新、苏文、洪启燕、蒋晖、王伟冉、侯先龙、 姚少勇、刘东信、帅德军、李孟涛、黄华、李春华、李宝治、张家东、张海军、王景荣、王井会、乔木
1
GB/T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造的铸钢件表面质量的目视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的铸钢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11铸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比对照片 comparator 用于比对和评价被检测铸件的不同表面外观和表面不连续的一组照片。
4检测方法
4.1人员资质
4.1.1检验人员应具备开展目视检测的能力。 4.1.2检验人员应每年进行视力检查,视力检查的结果需满足如下要求:
a)在不小于30cm距离内,一只或两只眼睛的近视力应能读出Jaejer1号或TimesNewRoman
4.5号或同样大小字符(高为1.6mm); b)检验人员应具有足够的色觉,能够辨别和区分目视检测所涉及的颜色或灰度的差别。
4.2 2表面状况
被检测表面应清洁,无任何影响目视检测的物质。在进行目视检测前,铸件宜经过喷砂、喷丸等表面清洁处理。
4.3 观察条件
目视检测应在照明度不小于10001x的条件下进行。特定条件下,也可用手提照明灯辅助照明
4.4操作方法 4.4.1 目视检测时,眼睛距离被检测铸件的距离应小于600mm,视线与待检测平面之间的夹角应不小
.
GB/T39428—2020
于30° 4.4.2检测较大的平面时可借助直角尺、卷尺、卡板等检测工具。当检测部位不利于直接观察时,可使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倍的光学辅助仪器进行检测。 4.4.3 参照附录C的比对照片,对铸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不连续进行比对评定
5检测结果
5.1 比对照片 5.1.1 表1给出了铸件表面质量的五种缺陷类型,每种缺陷类型又包括不同等级。各缺陷等级的比对照片参考附录C。
表1 铸件表面质量缺陷的分类
铸件外观
比对照片图 C.1 图 C.2 图 C.3 图 C.4 图 C.5
缺陷类型表面粗糙度机械处理表面非金属夹杂
表面质量较好 BM1 XM1 Z1 QK1 HF1
表面质量较差
BM2 XM2 Z2 QK2 HF2
BM3 XM3 Z3 QK3 HF3
BM4 XM4
表面外观
表面不连续
气孔焊缝
注:字母十数字代表不同类型表面缺陷的具体等级。例如,“BM1”表示表面粗糙度1级
5.1.2 :比对照片均为指定铸件表面任意一个110mm×150mm面积的实际尺寸的图样实例,用于对同等面积的铸件表面进行评定。 5.2 比对结果
表2给出了可供选择的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等级。
表 2 表面质量等级
各等级对应的比对照片的等级
铸件外观
缺陷类型
2 BM3 XM3 Z2 QK2 HJ2
0 BM1 XM1
1 BM2 XM2 Z1 QK1 HJ1
3 BM4 XM4 Z3 QK3 HJ3
表面粗糙度机械处理表面非金属夹杂
表面外观
表面不连续
气孔焊缝
注:0级适用于特殊的铸件。
2
GB/T 39428—2020
6 检验报告
如果需方在询价及订货时有要求,供方应该做好记录并提供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铸件状态及标识号;检测人员姓名;
一
一本标准编号;一一每个检测区域表面质量的类型及等级;一检测日期。
3
GB/T 39428—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0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见表A.1。
表A.1 本标准与IS0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序号 1 前言 2 一 3 1范围 4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术语和定义 7 3.1比对照片 8 9 4检测方法 10 4.1人员资质 11 4.1.1 12 4.1.2 13 4.2表面状况 14 4.3观察条件 15 4.4操作方法 16 4.4.1 17 4.4.2 18 4.4.3 19 5检测结果 20 21 22 5.1比对照片 23 5.1.1 24 表1 25
对应ISO11971:2020标准章条编号
本标准章条编号
前言简介 1.1 1.2 2参考规范 3术语和定义
4订货信息 5检测方法
一
5第一段 5第二段 6接受等级 6 a) 6 b) 一 6第一段、第二段表1、表2 6第三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