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180 K41 备案号:40565-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749.4—2013 代替JB/T7067—2002
调压器 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 Voltage regulators-Part 4: Column type voltage regulators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749.4—2013
次
目
前言范围.
III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型号、冷却方式标志。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 4.1产品型号.. 4.2冷却方式标志 4.3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 5 使用条件 6 技术要求 6.1 结构. 6.2 允许偏差
6.3 绝缘水平 6.4 温升 6.5 操动机构, 6.6 输出电压范围 6.7 输出电压不对称度 6.8 输出电压特性 6.9 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 6.10 调压时间, 6.11 电刷火花. 6.12 过载能力, 6.13 声级水平 6.14 寿命 7试验.
..
7.1 试验的一般要求 7.2 试验项目 7.3 试验方法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机技术文件图1 单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图2 三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图3 空载输出电压特性曲线U20-f(S) 图4 空载试验接线图(单相)图5 负载试验接线图(单相)图6 相互负载法温升试验接线图(单相)表1 干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表2 油浸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表3 最小电气间际和爬电距离
13
中
12
JB/T8749.42013
表4 4主电路导线(或母线)的色标及排列顺序表5其他部位的温升限值表6过载能力表7例行试验表8 型式试验表9 特殊试验
00010000000000000001
V
S
·E中
.8 8
II
JB/T8749.4—2013
前言
JB/T8749《调压器》分为以下8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第2部分:感应调压器:第3部分:接触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第5部分:磁性调压器;第6部分:感应稳压器;第7部分:接触稳压器;第8部分:柱式稳压器。
本部分为JB/T8749《调压器》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7067—2002《柱式调压器》,与JB/T7067—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技术内容与JB/T8749.1《调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协调一致;对干式调压器负载损耗的参考温度进行了调整:对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有关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增补:对声级水平规定了明确的指标:对其他有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少量的调整和修改。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森普电器研究所、淄博市博山调压器有限
责任公司、上海电压调整器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荣泰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同乐电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许开平、章忠国、张国立、蒋光祖、刘麒、刘爽、王延珠、穆群、朱家庆、谢春波、 俞荣。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067—1993,JB/T7067—2002。
III
JB/T8749.4--2013
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
1范围
JB/T8749的本部分规定了柱式调压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冷却方式标志、产品规格、性能参数、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机技术文件等。
本部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500V及以下、额定频率为50Hz、连续工作、无级调节的干式自冷和油浸式自冷柱式调压器(柱式铁心)。
额定容量或电压规格未列入本部分的柱式调压器,可参照本部分的有关条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8749.1—2007调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
3术语和定义
JB/T8749.1一2007中第3章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柱式调压器 column type voltageregulator 通过改变电刷与柱状绕组磨光表面的接触位置来改变一次、二次绕组的匝数比,以达到调压目的的
调压器。 3.2
输出电压范围及额定输出电压output voltage rangeand rated output voltage 调压器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压,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至额定负载(功率因数为0.8滞
后)时输出电压最大值之间的范围。输出电压规定达到的最大值即为额定输出电压。 3.3
负载损耗loadloss 调压器电刷处于额定输入电压二分之一位置,输出端短路,于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电压,当短路
电流等于额定输出电流时,输入端所吸取的并校正到参考温度(见JB/T8749.1一2007中7.1)后的有功功率。 3.4
电刷火花brushspark 调压器电刷与绕组磨光表面接触处在调节输出电压时所产生的火花。
3.5
触点温升temperaturerise of contact 电刷与绕组磨光表面接触处的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
JB/T8749.4—2013
4产品型号、冷却方式标志、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
4.1产品型号
调压器的产品型号按JB/T8749.1—2007中4.2的规定。 4.2 冷却方式标志
调压器的冷却方式标志按JB/T8749.1—2007中4.3的规定。 4.3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 4.3.1额定值
调压器的额定值应符合JB/T8749.1一2007中4.4的规定。 4.3.2绕组联结图
调压器一般制造成单相或三相单元产品,并利用多台单元产品组合成容量较大的单相或三相产品。 单相、三相调压器的绕组联结图应符合图1或图2的规定。
Ao
Oa
输入
输出
Xo
图1 1单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
b
输 Bo
Co 00
图2三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
4.3.3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
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或表2的规定。 表1和表2中按频率50Hz设计的调压器,允许在频率60Hz下运行,但调压器仍按频率50Hz及
相应的性能参数进行考核。
2
JB/T8749.4—2013
表1: 干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
额定频率 额定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范围 额定输出电流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空载电流
额定容量 kVA
相数
W 200 2.50 320 420 530 700 900 1180 1500 11.8 2000 13.2
A 2.5 2.8 3.2 3.5 4.0 6.3 7.0 8.0
V
W 110 120 130 140 150 280 300 330 530 560 170 180 200 220 250 420 450 500 800 850
V
A 64 80 100 126 160 200 252 320 400 500 33.6 42.3 53.7 67.1 84.6 107 134 168 215 269
Hz
16 20 25 31.5 40 50 63 80 100 125 25 31.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50
220
0~250
1
1.3 1.4 1.6 1.7 1.9 3.6 4.0 4.5 5.0 7.0
300 400 500 650 850 1 120 1400 1800 2 500 3 150
380
0430
50
3
表2# 油浸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额定频率 额定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范围 额定输出电流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空载电流
额定容量
kVA 相数 Hz 25 31.5 40 50 63
W 500 650 850 1 120 3.3
A 1.8 2.2 2.6
W 80 100 120 140 160 260 300 2 200 6.5
V
A 100 126 160 200 252 320 400 500 640 800 53.7 67.1 84.6 107
V
3.7 5.6
1400 1 800
220
0~250
50
1
80 100 125 160 200 40 50 63 80
7.5
330 480 560 130 150 180 200
3 000 4 000 11.2
13.2 1.0 1.2 1.5
5000 800 1 000 1 250 1 600 1.8
0~430
380
50
3
3
JB/T8749.4—2013
表2(续)
额定频率 额定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范围 额定输出电流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空载电流 Hz
额定容量 KVA 100
相数
V
V
A 134 168 215 269 336 423
W 250 400 450 500 700 800
W 2 000 2800 3 550 3.5 4500 4.5 6 000 6.0 7500
A 2.0 3.0
125 160 200 250 315
50
380
3
0~430
7.0
5 使用条件
调压器的使用条件除应符合JB/T8749.12007中第5章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户内使用; b)不能并联运行。
技术要求
6.1 结构 6.1.11 总则
调压器的端子标志应与图1或图2一致。 结构除应符合JB/T8749.1一2007中6.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6.1.2 接触可靠性
调压器在整个调压范围内,电刷与绕组的接触压力必须均匀,接触良好,没有断电现象。 6.1.3 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调压器各带电回路之间、带电零部件与接地零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3 的规定值。
表3 3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设备最高电压Um (方均根值)
额定电流不大于63A
额定电流大于63A 最小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mm
最小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mm
V Um≤60 60
mm 2 3 4 6 8 10 14
mm 3 4 6. 00 10 14 20
3 4 6 80 10 14 20
4 6 8 10 14 20 2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