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10 J62 备案号:51953—2015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517.2—2015
等温锻造液压机 第2部分:精度
Isothermal forging hydraulic pressPart 2: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5-10-10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517.2—2015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检验说明... 精度检验 4.1 工作台上平面及滑块下平面的平面度 4.2 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4.3 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4.4 由偏心引起的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面的倾斜度附录A(资料性附录) 导轨总间隙值,
1 2 3 4
.........! ...+
JB/T 12517.2—2015
前言
JB/T12517《等温锻造液压机》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一第2部分:精度。 本部分为JB/T1251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
究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隋岩、侠习梅、王玉山、马立强、李森、李贵闪、郝雪峰、吴树亮、刘辉、张
毅。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517.2—2015
等温锻造液压机 第2部分:精度
1范围
JB/T12517的本部分规定了等温锻造液压机的精度检验。 本部分适用于等温锻造液压机(以下简称液压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923—2009 锻压机械精度检验通则
3 检验说明
3.1 工作台面是总装精度检验的基准面。 3.2 精度检验前,液压机应调整水平,其工作台面纵横向水平度误差不应超过0.20/1000 3.3 装有移动工作台的,须使其处在液压机的工作位置并锁紧牢固。 3.4精度检验应在空运转和满负荷运转试验后分别进行,以满负荷运转试验后的精度检验值为准。 3.5 精度检验应符合GB/T10923的规定,也可采用其他等效的检验方法。 3.6 :精度检验工具应符合GB/T10923的规定。 3.7在检验平面时,当被检测平面的最大长度L≤1000mm时,不检测长度1为0.1L;当L>1000mm 时,不检测长度/=100mm。 3.8工作台上平面及滑块下平面的平面度允许在装配前检验。 3.9在总装精度检验前,滑块与导轨间隙的调整原则:应在保证总装精度的前提下,导轨不发热,不拉毛,并能形成油膜。附录A中推荐的导轨总间隙值仅作为参考值。 3.10 液压机的精度按其用途分为I级、ⅡI级,可根据其产品的用途选择精度级别,级别见表1。
表1 用途精密制件普通制件
等级 I级 IⅡI级
型式框架式
四柱式、框架式
3.11本部分规定的检验程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程序,为了拆装检验工具和检测方使便,允许按任意次序进行检测。 3.12 2在精度检测过程中,不允许对影响精度的机构和零件进行调整。 3.13 3各检验项目的公差,须按第4章规定的公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JB/T12517.2—2015
4精度检验
4.1工作台上平面及滑块下平面的平面度 4.1.1检验方法 4.1.1.1用平尺、量块检验
此方法一般用于长度尺寸小于或等于1600mm的平面。 在被检平面上选择相距最远的、b、c三点作为测量基准(零位标记),将三个等高量块放在这三
点上,这些量块的上表面确定了与被检平面相比较的理想的基准平面,如图1a)所示。
将平尺放在α和c点的量块上,被检平面的e点处放一可调量块,使其与平尺的下表面接触,再将平尺放在b和e点的量块上,在d点处放一可调量块,使其与平尺的下表面接触,这时,a、b、c、d 点的量块的上表面都已处在同一平面内,将平尺放至任意两点的量块上即可测得被检测面上各点的偏差,如图1a)所示。
对于中心有孔的平面,可通过孔周围的过渡点按同样方法测量,如图1b)所示。
Li
L
b
O
d
6
a)
b)
图1
4.1.1.2用水平仪检验
此方法一般用于长度尺寸大于1600mm的平面。 检验应符合GB/T109232009中5.3.2.4.1的规定。 用水平仪检验时,由两条直线OmX和OO'Y确定测量基准面。 直线OX和OY最好选择呈互相垂直并分别平行于被检平面的轮廊边。检验从被检平面上的角点O
沿OX方向开始,按GB/T10923一2009中5.2.1.2.2的方法沿OA和OC线测定,然后沿O'A"、O"A"、:和CB线测定(见图2)。
将测得数值进行数据处理,便可得到被检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4.1.2公差
工作台上平面及滑块下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4.1.3检验工具
平尺、等高量块、可调量块、水平仪、桥板。
2
JB/T12517.2—2015
M
M
M*
B
1
Li
图 2 表2 公 差
工作台面有效尺寸长度 L>1 000 mm~2 000 mm
等级
L≤1000 mm 0.01 mm+ 0.03
L>2 000 mm
0.015 mm+ 0.04 L
0.05
1000 L 0.045 W
I级
0.02 mm+
1000 L 0.075 1000
1000 0.06 1000 L
IⅡI级注:L,为测量范围,L=L-2l,L,最小值为200mm。
0.02 mm+
0.03 mm+
0.04 mm
L
1000
4.2 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4.2.1 检验方法
在工作台上可用支撑棒支撑在滑块下平面中心位置(支撑滑块自身的重量),指示表坐于工作台上,按左右及前后方向四条线上测量,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测定值(见图3)。
测量点:在行程下限和行程下限前二处进行测量。对角线方向不测。 注:支撑棒与滑块下平面接触的部位,须选用铰接方式支撑(支撑处有孔时,可用垫板覆盖后进行支撑)。
3
4.2.2 公差
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4.2.3 3检验工具
支撑棒、指示表。
en
JB/T12517.2—2015
图 3 表3 公 差
工作台面有效尺寸长度 L>1 000 mm~2 000 mm
等级
L≤1 000mm
L>2 000 mm
0.06 L
0.10
0.08
I级
0.02 mm+
0.03 mm+
L2
0.04 mm+
L2
1000
1000 0.12
1000 0.15
0.04 mm+ 0.09 L2
II级注:Lz为测量范围,Lz=L-2l,L,最小值为200mm。
0.06 mm+
L2
0.08 mm+
L
1000
1 000
1000
4.3 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4.3.1检验方法
在工作台面上中央处放一直角尺(下面可放一平尺),将指示表紧固在滑块下平面上,并使指示表测头触在直角尺上,当滑块上下运动时,在通过中心的左右和前后方向分别进行测量,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测定值(见图4)。
测量位置在下极限前二范围内。
N
4.3.2 公差
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4
JB/T12517.2—2015
图4 表4 公 差
工作台面的有效长度 L>1000mm~2000mm
等级
L≤1000mm
L>2 000 mm
,0.015,
0.015,
0.015
I级
0.01 mm+
0.02 mm+
0.03 mm+
100 L 0.025
100 L 0.025 100 L
100 L 0.025 100 L
ⅡI级注:L,为滑块行程, 最小值为20mm。
0.03 mm+
0.04 mm+
0.05 mm+
L
100
4.3.3 检验工具
直角尺、平尺、指示表。 4.4 由偏心引起的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面的倾斜度 4.4.1检验方法
在工作台面上,用带有铰接的支撑棒(支撑棒仅承受滑块自重,支撑棒长度任意选取)依次分别支撑在滑块下平面的左右和前后支撑点上,用指示表在各支撑点旁及其对称点分别按左右(2×L4)和前后(2×Ls)方向测量工作台上平面和滑块下平面间的距离,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测定值。但对角线方向不进行测量(见图5)。
测量位置为行程的下限和行程下限前处。 注:L4、Ls为自滑块中心起至支撑点的距离,L L=- L (L为工作台台面长边尺寸),L Ls Ls(L为工作台台面短边尺寸)。
1
4.4.2 公差
由偏心引起的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面的倾斜度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4.4.3 检验工具
支撑棒、指示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