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180. 10 E11 备案号:37588—20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901-2012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
海底检波点二次定位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fshor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eabed receiver positioning
2012—08—23发布
2012-12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901—201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Ⅱ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O
资料收集 5二次定位技术适用条件 6设备、软件测试 7二次定位技术要求和指标 8质量控制 9
X
资料整理与交付参考文献·
SY/T 690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大港物探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浩林、叶苑权、王吉锟,张洪军,王厚常,王瑞星、李东顺。
1
SY/T6901—2012
海上地囊资料采集海底检波点二次定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地震资料采集海底检波点二次定位技术的应用条件、资料收集、设备与软件测试、技术指标、现场质量控制、资料整理与上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将检波器置于海底的海上地资料采集二砍定位的全过程,内陆河网,湖泊地震资料采集二次定位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769陆上地震勘探辅助数据P1/90格式 SY/T6290地震勘探辅助数据SPS格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二次定位positioning 海上地庭资料采集时,由于受水深,海流、潮汐等因素的影响,检波器沉放到海底的实际位置与
设计点位有一定的偏差,为获得检波器的实际坐标,所进行的定位工作。 3.2
声波二次定位 acoustic positioning 利用声波测距原理获得检波器在海底实际坐标的定位方法。
3.3
初至波二次定位firstbreak positioning 利用地霆记录初至时间计算检波器在海底实际坐标的定位方法。
4资料收业
4.1收集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条件、作业参数、设备配备等资料。 4.2收集海图、水深数据、海底地形、潮汐等资料,了解海水流速、温度、含盐度、水上和水下设施、渔业情况。 4.3收集与使用二次定位技术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及要求等。
1
SY/T 6901—2012
5二次定位技术适用条件
5.1声波二次定位技术适用条件:
a)采集设备适合使用应答器; b)海况条件有利于声波信号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5.2初至波二次定位技术适用条件:
a)当不具备声波二次定位条件时,宜采用初至波二次定位: b)单炮记录品质好,初至易于拾取。:
6设备、软件测试
6.1声波二次定位系统要求 6.1.1采集项目施工前应将声波定位系统送到有专业资质的检定单位或部门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声波二次定位系统应提供有效检定合格证书:当没有专业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对声波二次定位系统进行检定时,其使用单位应制定企业标准:对声波二次定位系统进行自校准。 6.1.2施工前,将投人使用的应答器抽样3%5%的数量,对声波定位系统进行标定测试,标定误差不大于2m 6.2初至波二次定位软件要求 6.2.1提供初至波二次定位软件认证或授权等方面的证书或资料。 6.2.2提供与声波二次定位系统的定位效果对比或检测资料。
7二次定位技术要求和指标
7.1声波定位技术要求和指标 7.1.1采用声波二次定位时,应配备海水声速测量,实时定位等设备。 7.1.2相邻应答器间隔不大于300m.应答器与所要定位检波器的距离不得超过1m 7.1.3有应答器的检波器或电缆沉放到海底稳定后,方可进行声波二次定位工作。 7.1.4 每个应答器要求有4个以上的有效观测值。 7.1.5 定位仪应实时测量换能器的坐标。 7.1.6 没有返回信号的应答器不能连续超过3个,单线(束)应答率应不低于80%。 7.1.7 每月测定声波在施工水域中的传播速度。 7.1.82 没有声波定位数据的检波点位置,可通过数据插值的方法求取。 7.2初至波二次定位技术要求和指标 7.2.1 采用实时定位激发接收的地震数据。 7.2.2单炮记录初至清楚,极性一致。 7.2.3采样间隔不大于2msc 7.2.4待定位检波点所在接收线两侧的炮数分别不少于10炮,炮点方位和炮检距分布均勾。
2
SY/T6901--2012
8质量控制
8.1声波二次定位现场质量控制 8.1.1 应答器使用前,应按标推对应答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投人使用。 8.1.2每个应答器投放前,应进行编号、标识。并对其所放置的桩号和理论设计坐标进行提前设置。 8.1.3 在接收线端点需要布设应答器。 8.1.4 定位船航速不超过9.2km/h(5kn) 8.1.5 当某一应答器工作不正常时,应做好记录,在收排列后及时更换。 8.1.6 施工期间,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检波点偏移时,应再次进行定位。 8.1.7 当对排列多次定位时,应提交相应的实时定位成果。 8.2# 初至波二次定位处理质量控制 8.2.1 拾取初至时,应查看道头信息,浏览初至时间,以保证初至时间的推确性。 8.2.2对二次定位的结果应通过近偏移距初至拟合或线性动校正等方法检查定位坐标的准确性。
9资料整理与交付
9.1一-条(束)测线施工结束后,提供一套SPS格式的检波点二次定位数据文件。具体数据的格式应符合SY/T5769或SY/16290的要求。 9.2声波二次定位原始数据应分测线整理。 9.3初至波二次定位过程资料保存至采集项目室内处理结束。 9.4资料交付的有关标识内容和格式参照SY/T5314的规定执行。
SY/T6901—2012
参 考文 献
[1] SY/T5314—2011 陆上石油地霞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
中
z10z-1069 L/xs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海上地震资料采集
海底检波点二次定位技术规程
SY/T6901—2012
骨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
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贵任公司排版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丰
880×1230毫米16开本.75印张15千字印1-10HHO 2013年2月北京第1版2013年2月北京第1次印削
书号:155021·6864定价:12.元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BZ00210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