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2015-2014 膜片式差压表

JB/T 12015-2014 膜片式差压表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3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08:52:40



相关搜索: jb 差压 片式 12015

内容简介

JB/T 12015-2014 膜片式差压表 ICS 17.100 N11 备案号:45908—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0152014
膜片式差压表
Diaphragm type differential pressure gauge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015—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包装与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顺序及项目之间间歇时间附录B(资料性附录)差压表与平衡阀组的安装、拆卸及更换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仪表安装型式
4
f

9
10
图1 连接螺纹尺寸,图2平衡阀组安装示意图C.1 后背板安装... 图C.2 横管子卡子安装,图C.3 竖管子卡子安装..
2
6
10 10
表1 仪表差压测量范围表2 连接螺纹尺寸... 表3 仪表示值基本误差限表4 仪表耐静态压力值 JB/T1201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上海赛途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上海减压器厂
有限公司、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红旗仪表有限公司、西安特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书华、牛晓勇、白大成、王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2015—2014
膜片式差压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膜片式差压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波纹膜片为弹性敏感元件的差压压力表(以下简称仪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0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214.3一200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第3部分:机械影响 GB/T2548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5528压力表标度及分划 JB/T9252 :工业自动化仪表指针指示部分的基本型式、尺寸及指针的一般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膜片式差压表diaphragmtypedifferentialpressuregauge 以波纹膜片作为测量敏感元件,可直接测量、指示两个相关压力之间差值的压力表。
3.2
差压(Ap) differential pressure 两个相关压力之间的差值。
3.3
静态压力 staticstatepressure 差压表允许承受的最大静态压力,即指高压腔和低压腔两侧同时施加相同的最大允许压力(在正常
工作范围内的最大允许压力值)。 3.4
高压端 highpressure 标有“+”或“H”符号的一端,即为差压表的高压连接端。
3.5
低压端lowpressure 标有“_”或“L”符号的一端,即为差压表的低压连接端。
3.6
压力平衡阀组 pressure equalizingvalve
1 JB/T12015—2014
通过高压阀门与低压阀门及中间阀门三者之间的相互切换,来实现高压气源和低压气源之间的相通与断开的组合(复合)阀门组。
4产品分类
4.1 仪表外壳公称直径
仪表外壳公称直径分为100mm、150mm。 4.2 仪表的精确度等级
仪表的精确度等级分为1.6级、2.5级。 4.3 仪表的差压测量范围
仪表的差压测量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仪表差压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
kPa
MPa
0~6、0~10、0~16、0~25、0~40、0~600~0.1、0~0.16、0~0.25、0~0.4、0~0.6、0~1、0~1.6、0~2.5 4.4 4连接螺纹
仪表安装用连接螺纹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2的规定。
N
-
图1 连接螺纹尺寸表2 连接螺纹尺寸
接头尺寸
L mm 20
di mm 6
D M20×1.5
注1:当对仪表接头螺纹有特殊要求时,用户与厂商协商解决。 注2:为方便与平衡阀间的连接,不推荐采用锥管螺纹。
5 要求
5.1 正常工作条件 5.1.1 仪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30℃~70℃。 2 JB/T12015—2014
5.1.2仪表应与压力平衡阀组配合使用。 5.1.3仪表一般使用压力(差压)部分至测量上限值的2/3。 5.1.4仪表被测工作介质为气体或非黏稠液体。 5.2参比工作条件
在下列条件下,仪表的示值基本误差、来回差、零点、指针偏转平稳性及轻敲位移应符合有关条款的规定。
a)周围环境温度为20℃土5℃; b)仪表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垂直安装); c)负荷均匀变化; d)高压端单侧加压,另一低压端通大气压。
5.3基本误差
仪表的基本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其值应在表3规定的示值基本误差限内。
表3仪表示值基本误差限
基本误差限(以量程的百分比计)
精确度等级
零点 ± 1.6 ±2.5
测量范围90%以上部分
测量范围其余部分
±2.5 ±4.0
±1.6 ±2.5
1.6 2.5
5.4回差
仪表示值回差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5.5指针偏转的平稳性
在测量过程中,仪表的指针不应有跳动和停滞现象。 5.6轻敲位移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上,用手指轻敲(使指针能自由摆动)表壳时,指针指示值的变动量应不大于示值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1/2。 5.7温度影响
当使用环境温度偏离20℃土5℃时,仪表的示值误差(包括零点)分别不应超过下式规定的范围:
4=±(8+KAt)...
.(1)
式中: 4一环境温度偏离20℃土5℃时的示值允许误差值,表示方法与示值基本误差相同,%; 8——5.3条规定的示值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K—温度系数,其值为0.1%/℃ △t—温差,即2-t,单位为摄氏度(℃); t2——5.1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的任意值,单位为摄氏度(℃); t——当t高于25℃时为25℃,低于15℃时为15℃。
3 JB/T12015—2014
5.8 3耐静压
仪表双端同时受压时,能承受表4(可选)所示的静压压力。
表4仪表耐静态压力值
仪表耐受静压值 直MPa
4、10、20
5.9指示装置 5.9.1零点标度线位置
仪表的零点标度线位置应位于标度的左端。 5.9.2标度 5.9.2.1仪表标度线的型式和比例应符合JB/T5528的规定,其长标度线采用半粗线,对2.5级仪表允许采用粗线。粗线宽度应不大于1.2mm。仪表的中标度线和短标度线的宽度应不大于粗线宽度的1/3。 5.9.2.2无止销仪表的零标度线在标度盘上标示的范围应不大于除测量范围90%以上部分外的其余部分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2倍。 5.9.3指针
仪表应使用可调零指针,指针应符合JB/T9252的规定。 5.9.4指针与标度盘平面的距离
仪表指针与标度盘平面的距离应为1mm~3mm。 5.10外观
仪表的可见部分应无明显的瑕疵、划痕,接头螺纹应无明显毛刺和损伤;标度、标示等应清晰、正确和完整。 5.11耐工作环境振动性能
仪表能承受GB/T17214.3—2000中规定的V.H.3振动等级的振动。 5.12抗运输环境性能
仪表在包装、运输条件下应能承受GB/T25480的规定。其中: a)高温、低温和相对湿度项目不要求做; b)自由跌落高度为100mm。
6试验方法
仪表的试验顺序及各试验项目之间的间歇时间按附录A进行。 6.1试验条件
按5.2参比工作条件。 注:出厂检验可不在参比温度条件下进行,但在参比工作条件下仪表仍应符合5.3~5.6的规定。
4 JB/T12015—2014
6.2试验仪器
试验用标准仪器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不大于被检仪表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1/4。 6.3检验点
以标有数字的标度线作为检验点。 6.4测试方法
采用被检仪表与标准仪器相比较的方法进行测试。 6.5示值基本误差检验 6.5.1试验时由零均匀缓慢地增加气压,检验第一个检验点(增加负荷时示值)后至下一检验点然后平稳减小气压回至该检验点检验(减小负荷时示值),并按以上方法依次检验以下各检验点直至测量上限。 6.5.2 检验时各检验点应进行两次读数,一次是在负荷平稳到达检验点的压力值(即轻敲仪表表壳前)时进行,另一次是在轻敲仪表表壳后进行。 6.5.3示值基本误差应在正反行程中,轻敲前后各检验一次,检验轻敲前、后示值与标准仪器示值之差均应符合5.3的规定。 6.6回差检验
在6.5的检验中,检验轻敲后同一检验点增加负荷与减小负荷时示值之差。测量上限不检验回差。 6.7零点误差检验
在6.5的检验中,负荷为零时目测被检仪表指针轻敲后所处的位置,指针应位于零点标度线内。 6.8指针偏转平稳性检验
由零均匀缓慢地增加负荷至测量上限,再均匀缓慢地减小负荷至零,观察仪表指针偏转的平稳性。 6.9轻敲位移检验
在6.5的检验中,考察同一检验点轻敲前与轻敲后示值之差。 6.10温度影响试验
将仪表放入恒温箱中,逐渐降(升)温度至本标准5.1.1规定的温度范围下(上)限值,并使仪表承受测量上限3/4的负荷,待温度稳定且保持不少于3h后,进行温度影响示值误差试验。 6.11耐静压试验
将仪表与平衡阀组连接,打开平衡阀组的高压阀门、低压阀门及中间阀门(若平衡阀组为五阀组,五阀组的两个排渣阀不能打开),同时向高压端和低压端加压至表4所示静压值,保持30min,去掉负荷后须在30min内按6.56.9检验。
仪表与平衡阀组的连接应符合图2的规定。 仪表与平衡阀组的安装、拆卸方法按附录B进行。
6.12指示装置检查
用目视方法检查。
5
上一章:GB/T 36539-2018 显微镜 提供给用户的信息 下一章:JB/T 12014-2014 洁净型压力表

相关文章

JJG(津)03-2018 微差压表 JJF(京)63-2018 微差压表 JJG(粤)020-2013 指针式微差压表 JJG(黑)02-2019 指针式微差压表 JJG(鄂)30-2014 微差压表检定规程 JJF(京) 63-2018 微差压表校准规范 JJG(津) 03-2018 微差压表检定规程 JJG(鄂) 30-2014 微差压表检定规程